國文屋

位置:首頁 > 練習題 > 

(二)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3題。明僧紹,字承烈,平原鬲人也。祖玩,州治中。父略,給事中。僧紹宋元嘉中再...

練習題1.43W

問題詳情:

(二)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3題。明僧紹,字承烈,平原鬲人也。祖玩,州治中。父略,給事中。僧紹宋元嘉中再...

(二)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3題。

明僧紹,字承烈,平原鬲人也。祖玩,州治中。父略,給事中。僧紹宋元嘉中再舉秀才,明經有儒術。永光中,鎮北府闢功曹,並不就。隱長廣郡嶗山,聚徒立學。淮北沒虜,乃南渡*。明帝泰始六年,徵通直郎,不就。     升明中太祖為太傅,教闢僧紹及顧歡、臧榮緒以旍*之禮,徵為記室參*,不至。僧紹弟慶符為青州,僧紹乏糧食,隨慶符之鬱洲,住弇榆山,棲雲精舍,欣玩水石,竟不一入州城。建元元年冬,詔曰:"朕側席思士,載懷塵外。齊郡明僧紹標誌高棲,耽情墳素,幽貞之*,宜加賁飾。"徵為正員外郎,稱疾不就。其後與崔祖思書曰:"明居士標意可重,吾前旨竟未達邪?小涼欲有講事,卿可至彼,具述吾意,令與慶符俱歸。"又曰:"不食周粟而食周薇,古猶發議。在今寧得息談邪?聊以為笑。"   慶符罷任,僧紹隨歸,住*乘攝山。太祖謂慶符曰:"卿兄高尚其事,亦堯之外臣。朕雖不相接,有時通夢。"遺僧紹竹根如意,筍籜冠。僧紹聞沙門釋僧遠風德,往候定林寺,太祖欲出寺見之。僧遠問僧紹曰:"天子若來,居士若為相對?"僧紹曰:"山藪之人,正當鑿壞①以遁。若辭不獲命,便當依戴公②故事耳。"永明元年,世祖敕召僧紹,稱疾不肯見。詔徵國子博士,不就,卒。子元琳,字仲璋,亦傳家業。   僧紹長兄僧胤能玄言宋世為冀州刺史弟僧暠亦好學宋孝武見之迎頌其名時人以為榮。泰始初,為青州刺史。   慶符,建元初為黃門。僧胤子惠照,元徽中為太祖平南主簿,從拒桂陽,累至驃騎中兵,與荀伯玉對領直。建元元年為巴州刺史,綏懷蠻蜒,上許為益州,未遷,卒。

(選自《南齊書·明僧紹傳》,有刪改)

【注】①壞:同“坯”,屋的後牆;  ②戴公,宋元嘉年間的隱士。

9.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淮北沒虜                               沒:淪陷

B、卿可至彼,具述吾意                     具:全部

C、朕雖不相接,有時通夢                   相:互相

D、與荀伯玉對領直                         直:同“值”,值守

10.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3分)

A、教闢僧紹及顧歡、臧榮緒以旍*之禮       願以十五城請易璧

B、其後與崔祖思書曰                       與嬴而不助五國也

C、隨慶符之鬱洲                           師道之不傳也久矣

D、不食周粟而食周薇                       蟹六跪而二螯

1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僧紹長兄僧胤/能玄言宋世/為冀州刺史/弟僧暠亦好學/宋孝武見之迎/頌其名/時人以為榮

B、僧紹長兄僧胤/能玄言宋世/為冀州刺史/弟僧暠亦好學/宋孝武見之/迎頌其名時/人以為榮

C、僧紹長兄僧胤/能玄言/宋世為冀州刺史/弟僧暠/亦好學/宋孝武見之迎/頌其名時/人以為榮

D、僧紹長兄僧胤/能玄言/宋世為冀州刺史/弟僧暠/亦好學/宋孝武見之/迎頌其名/時人以為榮

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明僧紹出生於平原郡,有很高的儒學修養。最初,他在長廣郡一帶聚徒講學,後來淮北四州淪於北魏,他隨家族南下。

B、齊高帝認為明僧紹立志高遠,心*酷愛純樸,幽靜貞節的*守,下詔書表示要加以褒獎並授予官職,但是明僧紹藉口有病而不肯就職。

C、明僧紹跟隨弟弟明慶符住在*乘攝山時,聽聞佛教教徒釋僧遠有高尚的風範品德,於是前往定林寺拜訪,齊太祖因此得以與明僧紹見面。

D、齊太祖在做太傅之時,就曾經以旌旗*帛這樣的徵聘大禮去聘請明僧紹,後來贈送給他一支竹根如意,一頂筍籜冠。

13.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6分)

僧紹曰:山藪之人,正當鑿壞以遁。若辭不獲命,便當依戴公故事耳。(6分)

譯文:     

【回答】

9. 【*】C【解析】相:偏指一方,“他”

10. 【*】A:介詞,用【解析】B、與:動詞,給/動詞,結交,親附;C、之:動詞,到/助詞,主謂之間取消句子**; D、而:連詞,錶轉折/連詞,表並列

11. 【*】D   

12. 【*】C

【解析】齊太祖並沒有跟明僧紹見面,原文是“太祖欲出寺見之”。

(6分)【*】明僧紹說:“山野之人,正應當鑿牆挖洞來躲避。假如推辭得不到同意,就應當依照以前戴公的先例行事了。”(山藪:山深林密的地方,山藪之人即為山野之人;鑿壞以遁:鑿牆挖洞以躲避,也指隱居不仕;若辭不獲命:假如推辭得不到同意;故事:先例。每點1分。句子通順1分)【參考譯文2】:明僧紹字承烈,平原郡鬲縣人。祖父名玩,為州治中。父親名略,為給事中。

    宋元嘉年間明僧紹兩次舉為秀才,通曉經義,儒學造詣很深。宋永光年間,鎮北府徵召他為功曹,一概不就職。隱居在長廣郡的嶗山,聚徒講學。淮北陷落於敵手之後才南渡長*。宋明帝泰始六年,徵他為通直郎,不肯就任。

    宋順帝升明年間,齊太祖當時為太傅,教採用以旌旗*帛為禮品的徵聘大禮去聘請明僧紹及顧歡、臧榮緒等人,徵召明僧紹為記室參*,他也不來。明僧紹之弟明慶符,任青州刺史,明僧紹因為缺乏糧食,所以隨明慶符一起到鬱洲,住在弇榆山,棲雲精舍,喜歡賞玩水石,竟然一次也沒有進過青州城。齊高帝建元元年冬,詔書說:“朕輾轉反側地思念賢士,以懷想塵俗之外的隱者。齊郡明僧紹立志高遠,心*酷愛純樸,幽靜貞節的*守,應當加以褒獎。”徵召他為正員郎,明僧紹藉口有病而不肯就職。以後齊高帝在給崔祖思的信中說:“明居士立志值得敬重,我以前的旨意竟然沒有傳達給他嗎?天氣稍涼想舉辦講習之事,你可以到他那兒,把我的意思全部告訴他,令他和明慶符一塊兒回來。”又說:“伯夷、叔齊不吃周朝糧食卻採食周朝野菜,在古時候尚且受到人們議論,現今難道能息止這種議論嗎?姑且把它當做笑話罷了。”

    明慶符解除現任職務後,明僧紹跟著他返回,住在*乘攝山。齊太祖對明慶符說:“你的兄長高尚隱逸之事,這也是堯的方外之臣。朕雖然沒有與他直接交往,有時卻在夢中相通。”贈給明僧紹一支竹根如意,一頂筍籜冠。明僧紹聽說佛教教徒釋僧遠有高尚的風範品德,前往定林寺守候他。太祖想出寺廟去見僧紹。僧遠問明僧紹說:“天子如果到來,居士你怎樣和他相見?”明僧紹說:“山野之人,正應當鑿牆挖洞以躲避。假如得不到同意,便應當依照以前戴公的辦法行事了。”永明元年,齊世祖敕命召明僧紹,他藉口有病不肯相見。下詔徵聘他為國子博士,也不肯就任,去世。其子明元琳,字仲璋,也能繼傳家業。

   明僧紹的長兄明僧胤,能談玄說道,宋朝時為冀州刺史。明僧紹之弟明僧暠,也愛好學問,宋武帝見了他,親自迎接並頌揚其名聲,當時人認為這是很榮耀的事。宋明帝泰始初年,他任青州刺史。

    明慶符在齊高帝建元初年為黃門官。明僧胤之子明惠照,宋元徽年間,任齊太祖蕭道成的平南主簿,跟隨拒守桂陽,多次升官至驃騎中兵,與荀伯玉同為值班管領。齊高帝建元元年,為巴州刺史,對蠻蜓人採用綏靖懷柔政策,高帝答允讓他作益州刺史,(但他)還未升遷便去世了。

知識點:人物傳記類

題型:文言文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