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文屋

位置:首頁 > 經典語錄 > 

《往事並不如煙》經典語錄

《往事並不如煙》經典語錄
《往事並不如煙》一書是章伯鈞次女章詒和的回憶,但它不是完整的回憶錄。作者把看到的、記得的和想到的記錄下來,一共寫了六篇,涉及八個人。書中描述史良、儲安平、張伯駒、聶紺*、康同璧、羅隆基等的起落沉浮。書中所描摹的每一個人都非人物史記似的有始有終,對人物的年經事緯也並不是拿著社會價值的尺度來丈量的。此書亦是一群經歷舊社會——新*的知識分子悲劇命運的真實寫照。此書被外界認為是建國以來*大陸文壇最好的作品之一,兼具文學與歷史價值,且在*、*等海外華人圈引發強烈迴響。

經典語錄

寂靜的我獨坐在寂靜的夜,那些生活的影子便不期而至,眼窩裡就會湧出淚水,提筆則更是淚流不止,毫無辦法,已成疾。因為,一個平淡的詞語,常包藏著無數寒夜裡的心悸。我想,能夠悲傷也是一種權利。

近代*之敗,敗在熱衷權力的人太多,始終忠於理想的人太少。發動批判的人如不能自我批判,他一定是把批判當作獲取權力的另一種形式。

他有頭腦,但不要他思考;他有精力,但不要他出力;他有才能,但不要他施展。“對我們的處分,哪裡是戴上一頂帽子?我們的生命力正在受到侵犯。”

走在曲折的小徑,便想起第一次在這裡見到的儲安平:面白,身修,美丰儀。但是,我卻無論 如何想象不出儲安平的死境。四顧無援、遍本鱗傷的他,會不會像個苦僧,獨坐水邊?在參透了世道人心、生死榮辱,斷絕一切塵念之後,用手抹去不知何時流下的涼涼的一滴淚,投向了湖水、河水、塘水、井水或海水?心靜如水地離開了人間。總之,他的死是最後的修煉。他的死法與水有關。絕世的莊嚴,是在巨大威脅的背景下進行的。因而,頑強中也有脆弱。

儘管詩詞創作的方法與技巧很多,但其要則只有兩條。一是諳熟掌故,二是精通格律,而要做到這兩條,唯一的辦法是強記。

要做一個真正的人,最起碼的條件和最終的要求就是表裡如一,始終如一。無論生憂患之中,還是處落魄之境,無論自幼至長,還是自長至老,在這個問題上應無一刻的鬆動

最優秀的人,往往是最固執的。

我一向以為人老了,簡單的衣食住行,都是無比的沈重與艱難,他們的內心自不會再有熾熱之情或刻骨之思,但我面前的史良,以憂傷表達出的至愛,令我感動不已。脆弱的生命隨時可以消失,一切都可能轉瞬即空,歸於破滅,惟有死者的靈魂和生者的情感是永遠的存在。

我想,這些昔日貴族活在今天,日子太難,心也太苦。康同璧常說自己的處世原則是“以不變應萬變”,然而,現實卻在逼迫她們做出“順適”。出於教養,也出於經驗,她們的“順適”往往表現為一種不自覺其努力的努力……努力的核心內容便是:忍。在雲詭波譎、世事不勝其變幻的年頭,誰都得忍。普通老百姓,以其渺小而忍。那麼,康氏母女所代表的老派家庭的忍,又體現出什麼呢?是閱歷太多、見事太明的無可奈何?還是抹殺自己、無損於人的智慧生存?

是的,脆弱的生命隨時可以消失,一切都可能轉瞬間即空,歸於破滅,惟有死者的靈魂和生者的情感是永遠的存在。

標籤:經典語錄 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