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文屋

位置:首頁 > 經典語錄 > 

《這個動盪的世界》經典語錄

《這個動盪的世界》經典語錄

美國猶太人艾倫•格林斯潘,響噹噹的大人物,他是美國第十三任聯邦儲備委員會主席,任期跨越6屆美國總統。在他人生的巔峰時刻,他被稱為全球的“經濟沙皇”、“美元總統”,無論走到哪裡,都會在紅地毯上受到國家元首一般的接待。他的公文包裡藏著美國乃至全球“經濟引擎”的祕密,人們稱他為偉大的經濟學大師、預言家、魔術師……美國的一家媒體在1996年美國總統選舉時說道:“誰當美國總統都無所謂,只要讓格林斯潘當美聯儲主席就可以了。”

然而,在格林斯潘盛大謝幕前後,對他的批評聲不絕於耳;次貸危機爆發之後,各種質疑更是層出不窮。人們開始追問格林斯潘主政期間的種種失策,贈予他一連串新的“頭銜”:機會主義者、諂媚者、兩面派……然而,事實呢?真相在哪裡?幸好,大人物終於說話了。

格林斯潘,“我為什麼沒有預測到2008年的金融危機”

任美聯儲主席長達18年半的格林斯潘,曾被廣泛讚譽幫助了美國經濟騰飛的格林斯潘,好像突然之間在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被拉下了聖壇。轉瞬之間,大人物成了歷史的罪人,世界經濟的*盤手竟是一介莽夫,一片片撻伐甚至責罵之聲傾瀉而下——諾獎得主保羅•克魯格曼甚至直言不諱地稱格林斯潘是“世界上最糟糕的前央行行長”。而這時,格林斯潘在想什麼,他又在做什麼?格林斯潘的這本新作《動盪的世界:風險、人*與未來的前景》也許就是這兩個問題的最佳*。

建立在虛幻之上的繁榮遲早會崩坍,大人物格林斯潘又如何不知。經過數年的縝密思維與研究分析,現在他開始反擊了。在《動盪的世界》這本書中他聲稱,在這場經濟危機發生前,幾乎所有人都堅信已有的金融風險管理系統能夠防止金融體系的崩潰,然而,悲劇還是發生了。原因是什麼?


經典語錄

二十多歲的人,可以是驚世才華正初露頭角,可以是碌碌凡人卻胸有成竹,而心理學家告訴我們:如果我們執意將他當作”孩子”,他,也就眾望所歸地變成一個”孩子”。

對*的批判從哪裡來?如果*指的是大多數人的意見,那麼批判當然得來自少數人。*的基本原則固然是“服從多數”,可是有一個不可或缺的下半句:“尊重少數”。在迷信*、民粹主義越來越盛行的十年中,“服從多數”成為信條,“尊重少數”卻被輕易遺忘。權威*和*是明顯而易見的,“多數”的*卻往往隱於無形,因為可能批判它的人,本身或許就屬於那多數而不察覺自己的霸道和粗暴。但是多數如果踐踏“尊重少數”的原則,它就是另一個形式的*集團,徹底違背了*的基本精神。

道德、宗教、烏托邦,種種高貴的理念,原來都是人類願望的投*,但藉助於投*作用,鏡子裡外的世界其實是相反的。

一次*筆會,使我再度看見人為自己的理想所做的種種努力;支撐那個理想的原動力,我想,就是那在柳條間漂浮的鵝黃乳鴨所牽動的,人心中對生命的歡喜與敬重。然而在人笨拙的努力中,我更看見了難以克服的障礙:與理想並存的,是人的自私、狹隘、弱肉強食……。詩人即使拎起了皮箱,他所唾棄的罪惡並不因而停止。

年輕時發生在我們身上使我們一夜之間突然長大的那些事情,不管願不願意,在發生的那一刻即已成為我們自己的一部分。日後在我們以為早已擺脫或相忘的時候,它就在我們最漫不經心的一瞥中突然湧現,竟然已經成為我們看出去的眼瞳。

標籤:動盪 經典語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