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文屋

位置:首頁 > 造句 > 

“真命題”造句,怎麼用真命題造句

造句2.14W

我們怎麼才能斷定一個語段的目的是打算說明還是打算說服別人呢?通常我們可以根據“Q因為P”這個形式提問,對於作者來說Q的身份是什麼,以此來做出區分。若Q是一個真實*需要建立的命題,那麼“因為P”可能給出了支援其為真的前提,這樣“Q因為P”就是一個論*。若Q是一個已知其為真,或至少在這個語境中其真是沒有疑問的命題,那麼“因為P”就可能是對為什麼Q成為真命題的闡釋,這樣“Q因為P”就是一個說明

真命題造句

金嶽霖等人力圖*歸納原則是永真命題,但未對可能命題作出語義解釋。

若非謊言則為真實,符號邏輯學的二元化,恐怕正是令我們對這個問題感到偏離日常的主因吧?因為我們的內心某處都希望相信一件事,相信這世上的確有既非真實也非謊言的存在。也因此,那個以偽命題為前提、基於偽命題而成立的真命題,我也為它取了一個不同於「真實」的名字。那就是「故事」。我存在於其中,卻也不存在其中。所有的故事都出自這個矛盾的前提。

羅素為解決休謨問題而提出歸納原則。金嶽霖等人力圖*歸納原則是永真命題,但未對可能命題作出語義解釋。

除了具有悖論*質的“不真不假命題”,還存在著具有半悖論*質的“不真命題”和“不假命題”。

標籤:造句 命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