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文屋

位置:首頁 > 造句 > 

“馬一浮”造句,怎麼用馬一浮造句

造句1.2W

另一方面,據六藝判教展示了馬一浮的文化史觀,表明了他對以往文化成果的宏觀考察和價值抉擇。

孟嘗的合浦還珠,馬一浮的蔑視*貴,陳春瀾的捐資辦學等等,都是上虞素有濃厚“崇德”之風的生動、鮮明體現。

胡蘭成晚年給朱天文寫信,談到書法:“書法與能樂及劍道等同,必有師承。*清末以來的大書法家有康有為、李徐、馬一浮、李叔同、吳昌碩、鄭孝胥等幾位,及我的先師周承德先師。”。陸灝

已識乾坤大,猶憐草木青。長空送鳥印,留幻與人靈。馬一浮

宴席開始之前,面對馬一浮、陳叔通等耆碩,***不要服務員來擺放碗筷,而是特地讓年紀較輕的粟裕來擺放餐具,以示對馬一浮等耆碩的尊重。

面對傳統文化風雨飄零的慘淡局面,為重新喚起國人對傳統文化的信心,馬一浮悉心發掘併為弘揚儒學傳統之現代價值而努力實踐。

我同馬一浮先生只見過一面,不能深知,嚴格説沒有資格談他。可是想到另一種情況:馬先生生於清光緒八年(1882),比魯迅先生小一歲,他們都是紹興人,並且一同應過縣試,馬先生名列案首(榜上第一),魯迅先生屈居二百幾十名;後來兩人走了不同的路,魯迅先生是“其命維新”,馬先生是“仍舊貫”,因而聲名就大異,魯迅先生是家喻户曉,馬先生則名限於親友弟子間,並將漸漸為人遺忘。馬先生也是一代學者,就説限於舊學吧,許多方面造詣都相當高,而且一生潔身自好,為人亦多有可取。像這樣一位先輩,名不為人所知也未免可惜,所以決定提起筆,記下自己所知的一點點。

作為現代新儒家早期思想的代表人物,馬一浮先生提出了以儒家“六藝之學”統攝天下諸學的主張。

馬一浮造句

回到現代,宗儒馬一浮,大儒竺可楨,名賢章學誠、馬寅初、陳春瀾、經叔平、金近、謝晉。

馬一浮不認同諸子百家出於王官之學的説法,他認為,由於學習六藝者各有所偏重,往熟悉的方面一路,於是都僅得六藝之一二,不及其餘,因此形成各有得失的諸子百家。

標籤:馬一浮 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