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文屋

位置:首頁 > 經典語錄 > 

《親和力》經典語錄

約翰·沃爾夫岡·馮·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1749—1832),*世紀德國偉大的文學家,出生於法蘭克福的一個富裕市民家庭。大學時學習法律,當過短時期的律師。年輕時曾經夢想成為畫家,但在看到著名畫家的作品時,覺得自己無論如何努力都不可能與他們相提並論,於是開始專注於文學創作。主要作品有詩劇《浮士德》、書信體小説《少年維特的煩惱》、教育小説《威廉·邁斯特》、長篇小説《親和力》和自傳《詩與真》等。《少年維特的煩惱》是他的成名作。作為“狂飆突進運動”的主將,他的作品充滿了反叛精神。

《親和力》經典語錄

楊武能,1938年出生於重慶,祖籍武隆縣*口鎮,故號*口譯翁。1978年考入*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師從馮至教授研究歌德,與歌德結下不解之緣。楊武能艱苦治學半世紀,於歌德研究、譯介有多建樹。其主編的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歌德文集》(14卷),榮獲*圖書獎,是我國百年來套真正意義上的歌德作品多卷集。國內外學術界公認楊武能為郭沫若、馮至之後一代歌德學者的傑出代表。憑着研究、譯介歌德以及德語文學的突出貢獻,2000年獲得德國總統授予的德國國家功勛獎章,2001年獲得終身成就獎*質的洪堡學術獎金,2013年獲得*歌德研究領域的高獎歌德金質獎章,成為三大獎集於一身的唯一一位*學人。


經典語錄

如果一個人試圖擺脱某種禍害,那他總是清楚地知道自己的目的;但如果一個人總想着得到比自己已經擁有的更好的東西,那他就是相當盲目的。

困難越增長我們離目的就越近。

一個人做了一件壞事,他必然害怕,不管他如何防範,事情總會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與此相同,那些暗中做了好事的人,必然也會有一天,這些善舉被眾人所知。

傾吐心裏話,這出自天*;聽取別人説心裏話,正如所説的,這出自教養。

置身於希望和恐懼之間,一顆可憐的心,總是需要一顆星來指引的,即使他不能向它奔去,他也能望得到的。

怨恨會帶上偏見,愛情就更是如此。

與婦女的交往是構成良好習慣的要素。

自願的依附是最美好的感覺,沒有愛是做不到這點的。

偉大的人總是通過一種弱點與他們所處的世紀連在一起。

巨大的*是不治之症。能夠醫治他們的,卻格外使它們變得危險。

我們習慣於把人看得過於危險,實際上並不那麼嚴重。

我們都極為高興地瞻望未來,這是因為我們想通過默默的希望,從動盪在未來之中的偶然那裏,引導出對我們有利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