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文屋

位置:首頁 > 練習題 > 

(一)論述類文本閲讀(9分,每題3分) 閲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   儒家最關心的是羣體生存秩序問題。羣...

練習題1.01W

問題詳情:

(一)論述類文本閲讀(9分,每題3分) 閲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   儒家最關心的是羣體生存秩序問題。羣...

(一)論述類文本閲讀(9分,每題3分)

  閲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

    儒家最關心的是羣體生存秩序問題。羣體生存秩序在觀念領域中的反映。即所謂的“人倫”或廣義的“倫理”,其實就是一套社會規範及其制度。這套制度規範,儒家稱之為“禮”。一部《周禮》 ,其實就是一整套社會規範建構和制度安排。 在這個意義上,儒學就是“禮學”。

    對於儒家的“禮”,社會上甚至儒學界內部都存在着認識上的嚴重誤區,這導致當前儒學復興中普遍存在着嚴重的問題,就是往往用前現代的社會規範及其制度來評判現代*的社會生活方式和現代人的行為方式。這是由於人們未能明白,在周孔孟荀的原典儒學中,作為社會規範及其制度的“禮”既具有普遍*和永恆*,又有特殊*和變動*。

    一個簡單的事實是,任何社會羣體都需要一套社會規範及其制度,都需要一套“禮”,就此而論,“禮”是普遍的、永恆的。孔子指出:“無禮則亂。” 荀子講得更為具體:“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則不能無求,求而無度量分界,則不能不爭,爭則亂,亂則窮。先王惡其亂也,故制禮義以分之”。因此,孔子要求人們“克己復禮” ,即剋制個體的情慾、而遵守社會羣體的規範及其制度。“不學禮,無以立” ,即是説,一個人如果不遵守社會規範及其制度,就無法在社會上立足,必定為這個羣體所不容。這一點直到現代自由社會依然是成立的,因為自由的保障是法治,而法治意味着作為一種社會規範的法律及其制度成為社會的最高規則,即沒有任何人或組織可以凌駕於法律之上。

    如果僅僅這樣理解“禮”,那還是偏頗的,因為不同歷史時代的不同生活方式需要不同的社會規範及其制度,這就意味着“禮”具有特殊*和變動*。《論語》記載,子張問:“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於夏禮,所損益可知也;周因於殷禮,所損益可知也;其或繼周者,雖百世可知也。”孔子的意思是説:夏、商、週三代的“禮”有所不同;都是根據當時的實際情況進行增加或刪減的。確實,*社會的制度規範經過三個最大的歷史形態——宗族王權社會的制度規範、家族皇權社會的制度規範、個體民權社會的制度規範。在這些大的社會形態中,還存在着許多具體的社會規範及其制度的局部變革。在這個意義上,儒學本質上是“*”的。孔子的這個思想概括為“禮有損益”。對於現存既有的制度規範體系、即“禮”的系統來説,所謂“損”就是去掉一些舊的內容,所謂“益”就是增加一些新的內容,結果就是一個新的倫理*體系。而具有極強的保守*、對擾*和排他*的基本教義派的最大問題,就是不懂得孔子所講的“禮有損益”的道理。

(摘編自黃玉順《論“生活與哲學”與“生活的儒學”》)

1.下列關於原文內容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

  A.所謂的“人倫”或廣義的“倫理”,是羣體生存秩序在觀念領域中的反映,實質上就是一套社會規範及其制度。

  B.認為“禮”具有普遍*和永恆*,是基於任何社會羣體都需要一套社會規範及其制度,這樣一個簡單的事實,所以“禮”就是我們現代社會的規範和制度。

  C.社會及儒學界內部對儒家“禮”認識上的嚴重誤區,容易導致當下人用前現代的社會規範及其制度來評判現代*的社會生活方式與現代人的行為規範的問題。

  D.“不學禮,無以立”,強調的是,個體要想立足於社會,就必須遵守社會規範及其制度。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3分)                  (    )

  A. 儒家最關心的是羣體生存秩序問題,而“禮”則是關於羣體生存的一套社會規範及其制度所以,在某種意義上説儒學就是“禮學”。

  B.“禮”需要變動,而不是一成不變的,因此一旦沿襲舊禮,毫無疑問就會對社會羣體造成傷害。

  C.荀子認為,人為了滿足慾望就會爭搶,爭搶就會引發混亂,因此需要制定“禮”,這和孔子的“無禮則亂”一樣,都強調了“禮”的重要*。

  D.“殷因於夏禮”“周因於殷禮”,從孔子的觀點來看,殷、周都是根據當時的實際情況對前代舊禮進行增加或刪減的結果。

3.根據原文內容,下列説法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

  A.“儒學本質上是‘*’的”,這一論斷得以確立的主要依據是,“禮”在三個最大的歷史形態內部都存在着具體的局部變革。

  B.基本教義派具有極強的保守*、對擾*和排他*,不懂得對原有的制度體系進行去舊增新而成就一個新的倫理*體系的道理。

  C.法治是自由的保障,法治及其制度是法治社會的最高規則,任何人或組織要想在社會上立足,都必須遵守法制。

  D.“克己復禮”能保障個體被羣體容納。“禮有損益”能構建新的倫理*體系,二者在維護社會羣體秩序中發揮着重要作用。

【回答】

1.B.“禮就是我們現代社會的規範和制度”錯誤,根據文章意思,“禮”在不同歷史時代的不同生活方式是不同的。

2B.(“一旦……就”説法過於絕對)。

3.A(主要依據應該是三個最大的歷史形態之間的最本質的變革)

知識點:論述類文本閲讀

題型:選擇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