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文屋

位置:首頁 > 練習題 > 

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明清徽州人口快速增長,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爲51.51口,遠高於全國平均數。徽州...

練習題1.18W

問題詳情:

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明清徽州人口快速增長,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爲51.51口,遠高於全國平均數。徽州...

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清徽州人口快速增長,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爲51.51口,遠高於全國平均數。徽州基本無大的耕作平原,山多地少是徽州土地資源的基本特徵,徽州不僅可耕田地少,而且田磽地瘠,不利農耕,而向山要田更加劇生存危機。從明代至清代中前期,徽州人均田地和全國總數相比,差距不斷拉大,故此,徽州人不斷向周邊地區移民;這時新儒賈觀及商業觀也擴散開來。徽州的九都616戶居民,爲士者14戶、務農者180戶、事工者48戶,經商者216戶,從事其他職業者24戶,職業不明者134戶,徽州其他地方基本也是這種狀況。

——摘編自徐國利《明清徽州人地矛盾問題再研究》

材料二  英國原本森林資源豐富,但由於工業的發展、大農場及家庭等對森林資源的大量消耗,到18世紀英國的森林資源嚴重短缺,出現了能源危機。但英國在18世紀透過技術改造和創新,發明了能夠高效利用本土豐富的煤炭資源的技術-改良蒸汽機,從而突破了制約經濟發展的瓶頸,實現了經濟的起飛。相當長時期內,人們過度相信“市場配置”在經濟執行中的作用,奉行自由放任政策,結果導致了嚴重的生態後果,最終又影響和制約了經濟的發展。環境問題需要公共權力的介入,這也是19世紀下半葉英國環境問題加重並開啓社會改革議程的歷史背景,從而推動走上經濟與生態的協調發展之路。

——摘編自滕海鍵《論經濟史研究的生態取向》

(1)根據材料一,概述明清時期徽州發展問題凸顯的原因。

(2)根據材料一、二並結合所學知識,簡析明清徽州與18世紀英國發展問題帶來的不同影響。

(3)根據材料二並結合所學知識,說明英國生態治理的經驗。

【回答】

(1)人口快速增長使人均耕地減少;山多地少的地理條件;向山要田破壞環境;長期的農業開發和發展。

(2)徽州:推動了人口流動;衝擊了傳統儒商觀念;客觀上促進了商業發展並形成商幫(徽商);人地矛盾加劇。

英國:推動了新技術的發明;探索了自由主義的新發展模式;促進了農業文明向工業文明的轉型(經濟結構調整);產生了新的環境問題。

(3)經驗:推動科技進步治理;*發揮主導作用;調整經濟發展方式。

【詳解】

(1)根據“明清徽州人口快速增長……遠高於全國平均數”得出人口快速增長使人均耕地減少;根據“山多地少是徽州土地資源的基本特徵”得出山多地少的地理條件;根據“向山要田更加劇生存危機”得出向山要田破壞環境;根據“田磽地瘠,不利農耕”得出長期的農業開發和發展。

(2)徽州:根據“徽州人不斷向周邊地區移民”得出推動了人口流動;根據“新儒賈觀及商業觀也擴散開來”得出衝擊了傳統儒商觀念;根據“徽州的九都616戶居民,……經商者216戶”得出客觀上促進了商業發展並形成商幫(徽商);根據“徽州人均田地和全國總數相比,差距不斷拉大”得出人地矛盾加劇。英國:根據“技術改造和創新”得出推動了新技術的發明;根據“奉行自由放任政策”得出探索了自由主義的新發展模式;根據“實現了經濟的起飛”得出促進了農業文明向工業文明的轉型;根據“導致了嚴重的生態後果”得出產生了新的環境問題。           

(3)經驗:根據“技術改造和創新”得出推動科技進步;根據“環境問題需要公共權力的介入”得出*發揮主導作用;根據“推動走上經濟與生態的協調發展之路”得出調整經濟發展方式。

知識點:生態保護、環境保護

題型:綜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