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文屋

位置:首頁 > 名人語錄 > 

柏拉圖經典語錄

柏拉圖經典語錄

柏拉圖(希臘語:Πλάτων,英語:Plato,約公元前427年 --- 公元前347年),是古希臘時期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也是西方文化中最偉大的思想家和哲學家之一。他和老師蘇格拉底,學生亞里士多德並稱為希臘三大哲學家。曾到過埃及、小亞細亞和義大利南部從事*活動,企圖實現他的貴族*理想。在哲學上建立了歐洲哲學史上第一個龐大的客觀唯心主義體系。公元前387年在阿加德米體育館附近設立了一所學園,此後執教40年,直至逝世。他一生著述頗豐,其教學思想主要集中在《理想國》和《法律篇》中。柏拉圖是西方客觀唯心主義的創始人,其哲學體系博大精深,對其教學思想影響尤甚。

柏拉圖出身於雅典貴族,青年時從師蘇格拉底。蘇氏死後,他遊歷四方,曾到埃及、小亞細亞和義大利南部從事*活動,企圖實現他的貴族*理想。公元前387年活動失敗後逃回雅典,在一所稱為阿加德米(Academy)的體育館附近設立了一所學園,此後執教40年,直至逝世。他一生著述頗豐,其教學思想主要集中在《理想國》(The Republic)和《法律篇》中。

柏拉圖認為,每門學科均有其獨特的功能,凡有所學,皆會促成*格的發展。理*的訓練是柏拉圖教學思想的主要特*。在教學過程中,柏拉圖始終是以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為最終目標的。在《理想國》中,他多次使用了“反思”(reflection)和“沉思”(contemplation)兩詞,認為關於理*的知識唯有憑藉反思、沉思才能真正融會貫通,達到舉一反三。

公元前398年 柏拉圖與其他蘇格拉底的弟子紛紛離開雅典到外地避風,到過西西里、義大利、埃及。 公元前392年 35歲,在這前後,撰寫早期對話:《申辯》、《克力同》、《遊敘弗倫》、《拉齊斯》、《呂西斯》、《查米迪斯篇》。 公元前387年 40歲,回到雅典,開始個人講學,或說此年建立學園,此前後撰寫對話:《普羅塔哥拉》、《美諾》、《尤息德謨斯篇》。又中期著作:《理想國》、《會飲》、《斐得若》、《費多》等最具戲劇*的對話。

柏拉圖(希臘語:Πλάτων,英語:Plato,大約公元前423年∕428年---大約公元前347年∕348年),原名亞里斯多克勒斯 Aristokles,後因強壯的身軀和寬廣的前額,改名為柏拉圖(在希臘語中,Platus一詞是“


經典語錄

不知道自己的無知,乃是雙倍的無知。

懶惰是怯懦的兒子,而疏忽是懶惰的兒子。

我們一直尋找的,卻是自己原本早已擁有的;我們總是東張西望,唯獨漏了自己想要的,這就是我們至今難以如願以償的原因。

We have been looking for, but it is her original already have; We always look in all directions, but missed you want, this is the reason why we still difficult to achieve. 我們一直尋找的,卻是自己原本早已擁有的;我們總是東張西望,唯獨漏了自己想要的,這就是我們至今難以如願以償的原因。

當美的靈魂與美的外表*地融為一體,人們就會看到,這是世上最完善的美。

當事物狀況最佳時,最不易被其他事物改變或影響。例如,強壯的身體不易受飲食或勞累的影響而發生改變;健康的植物也不易受陽光、風、雨等的影響而發生改變。人的心靈不也是一樣的嗎?最勇敢、最智慧的心靈是最不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擾和影響而改變的。

人生的態度是,抱最大的希望,盡最大的努力,做最壞的打算。

財富與貧窮,一個是奢華和懶惰之母,另一個是卑劣與惡毒之母,而兩者都是不知滿足的源頭。

The object of education is to teach us to love what is beautiful. 教育的目標是教會我們愛美。

有些常識的人都會記得,眼睛的困惑有兩種,也來自兩種起因,不是因為走出光明,就是因為走進光明所致,不論是人體的眼睛或是心靈的眼睛,都是如此。記得這些事的人,當他們看到別人迷茫、虛弱的眼神,他們不會任意嘲笑,而會先詢問這個人的靈魂是否剛從更明亮的生命走出來,因為不適應黑暗而無法看清周遭;或是他剛從黑暗走入光明,因為過多的光芒而目眩。他會認為其中一個人的情況與心境是快樂的,並對另一個人產生憐憫。或是,他可能會有心情嘲笑從幽冥走進光明的靈魂,但這總比嘲笑從光明世界回到黑暗洞穴的人更有道理。

一群被迫生活在洞穴裡的人,無法走出洞穴,於是只能通過外界的事物留在洞穴中的一面牆壁上的影子來了解外部世界。

那些做正義事的人並不是出於心甘情願,而僅僅是因為沒有本事作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