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文屋

位置:首頁 > 名人語錄 > 

汪曾祺經典語錄

汪曾祺經典語錄

汪曾祺,*蘇高郵人,1920年3月5日出生,*當代作家、散文家、戲劇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 被譽為“抒情的人道主義者,*最後一個純粹的文人,*最後一個士大夫。” 汪曾祺在短篇小說創作上頗有成就,對戲劇與民間文藝也有深入鑽研。作品有《受戒》《晚飯花集》《逝水》《晚翠文談》等。

1935年秋,汪曾祺國中畢業考入**縣南菁中學讀高中。1939年夏,從上海經*、越南到昆明,以第一志願考入西南聯大*文學系。1950年,任*市文聯主辦的《*文藝》編輯。1961年冬,用毛筆寫出了《羊舍一夕》。 1963年,發表的《羊舍的夜晚》正式出版。1981年1月,《異秉》在《雨花》發表。1996年12月,在*作家協會第五次全國代表大會上被推選為顧問。

1997年5月16日上午10點30分因病醫治無效去世,享年77歲。 


經典語錄

一棵木香,爬在架上,把院子遮得嚴嚴的。密匝匝的細碎的綠葉,數不清的半開的白花和飽漲的花骨朵,都被雨水淋得溼透了。

有些東西,本來不吃,吃吃也就習慣了。也就是口味這個東西是沒有定*的。有些東西,自己儘可不吃,但不要反對旁人吃。不要以為自己不吃的東西,誰吃,就是豈有此理。一個人口味要寬一點,雜一點。對食物如此,對文化或者其他的東西也是一樣。

有毛的不吃撣子,有腿的不吃板凳,大葷不吃死人,小葷不吃蒼蠅

油條兩股拆開,切成寸半長的小段。拌好豬肉(肥瘦各半)餡。餡中加鹽、蔥花、薑末。如加少量榨菜末或醬瓜末、川冬菜末,亦可。用手指將油條小段的窟窿捅通,將肉餡塞入、逐段下油鍋炸至油條挺硬,肉餡已熟,撈出裝盤。此菜嚼之酥脆。油條中有*,略有*味,比炸春捲味道好。 這道菜是本人首創,為任何菜譜所不載。很多菜都是饞人瞎琢磨出來的。

大紅袍不易得,據說武夷山只有幾棵真的大紅袍樹。功夫茶的茶具很講究,但我只見過描金細瓷的小壺、小杯,好茶須有好茶具,一般都是湊起來的。張岱《紅樓夢》櫳翠庵妙玉拿出來的也是各*各樣的茶杯。符文說“玉書碨”、“孟臣罐”、風爐和“若深甌”合稱”烹茶四寶“。”四寶“當然也是湊集起來的,並非原配,但稱”四寶“,也可以說是”一套“了。

一個文藝工作者、一個作家、一個演員的口味最好雜一點,從*的豆汁到廣東的塘蝨都嚐嚐

我第一次吃西施舌是在青島順興樓席上,一大碗清湯,浮著一層尖尖的白白的東西,初不知為何物,主人曰是乃西施舌,含在口中有滑嫩柔軟的感覺,嘗試之下果然名不虛傳,但覺未免唐突西施。高湯氽西施舌,蓋僅取其舌狀之水管部分。若郁達夫所謂"長圓的蚌肉",顯系整個的西施舌之軟體全入釜中。

有些人燙了澡(他們不怕燙,不燙不過癮),還得擦背、捏腳、修腳,這叫“全大套”。還要叫小夥計去叫一碗蝦子豬油蔥花面來,三扒兩口吃掉。然後咕咚咕咚喝一壺濃茶,腦袋一歪,酣然睡去。洗了“全大套”的澡,吃一碗滾燙的蝦子湯麵,來一覺,真是“快活似神仙”。

茶葉多是別人送的,喝完了一筒,再開一筒,喝完了碧螺春,第二天就可以喝蟹爪水仙。

當年雲南大學成立了一個曲社,定期舉行“同期”。同期之後多半要進行聚一次餐。所謂“聚餐”,是到翠湖邊一家小吃鋪去吃一頓餡兒餅,費用公攤。不到吃完,帳已經算得一清二楚,誰該多少錢。掌櫃的直納悶,怎麼算的這麼快?他不知道算賬的是許寶騄先生。許先生是數論專家,這點小九九還在話下!許家是崑曲世家,他的曲子唱的細緻規矩是不難理解的,從俞平伯先生文中,我才知道他的字也寫得很好。

我則有點像董日鑄,以為“濃、熱、滿三字盡茶理”。

“我捨不得你,但是我得走。我們,和你們人不一樣,不能湊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