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文屋

位置:首頁 > 練習題 > 

範純仁,字堯夫,仲淹次子。資*悟,八歲,能講所授書。皇祐元年進士,調知武進縣,以遠親不赴,易長葛,又不往。仲淹...

練習題9.44K

問題詳情:

範純仁,字堯夫,仲淹次子。資*悟,八歲,能講所授書。皇祐元年進士,調知武進縣,以遠親不赴,易長葛,又不往。仲淹...

範純仁,字堯夫,仲淹次子。資*悟,八歲,能講所授書。皇祐元年進士,調知武進縣,以遠親不赴,易長葛,又不往。仲淹曰:“汝昔日以遠為言,今近矣,復何辭?”純仁曰:“豈可重於祿食,而輕去父母邪?雖近,亦不能遂養焉。”父沒始出仕,以著作佐郎知襄城縣。兄純祐有心疾,奉之如父。賈昌朝守北都,請參幕府,以兄辭。宋庠薦試館職,謝曰:“輦轂之下,非兄養疾地也。”卒不就。襄城民不蠶織,勸使植桑,有罪而情輕者,視所植多寡除其罰,民益賴慕,後呼為“著作林”。兄死,葬洛陽。韓琦、富弼貽書洛尹,使助其葬,既葬,尹訝不先聞。純仁曰:“私室力足辦,豈宜慁①公為哉?”知襄邑縣。時旱久不雨,純仁籍境內賈舟,諭之曰:“民將無食,爾所販五穀,貯之佛寺,候食闕時吾為糴之。”眾賈從命,所蓄十數萬斛。至春,諸縣皆飢,獨境內民不知也。純仁*夷易寬簡不以聲*加人義之所在則挺然不少屈自為布衣至宰相廉儉如一所得奉賜皆以廣義莊前後任子恩多先疏族。嘗曰:“吾平生所學,得之忠恕二字,一生用不盡。以至立朝事君,接待僚友,親睦宗族,未嘗須臾離此也。”每戒子弟曰:“人雖至愚,責人則明;雖有聰明,恕己則昏。苟能以責人之心責己,恕己之心恕人,不患不至聖賢地位也。”建中靖國②改元之旦,受家人賀。明日,熟寐而卒。年七十五。詔賻白金三十兩,敕許、洛官給其葬,贈開府儀同三司,諡曰忠宣,御書碑額曰:“世濟忠直之碑”。

(選自《宋史·列傳第七十三》)

(注)①慁(hùn):打擾,擾亂。②建中靖國:是北宋徽宗趙佶的年號。

313.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

A.純仁*夷易寬簡/不以聲*加人/義之所在則挺然/不少屈/自為布衣至宰相/廉儉如一/所得奉賜/皆以廣義莊/前後任子恩/多先疏族

B.純仁*夷易寬簡/不以聲*加人/義之所在/則挺然不少屈/自為布衣至宰相/廉儉如一/所得奉賜/皆以廣義莊/前後任子恩多/先疏族

C.純仁*夷易/寬簡不以聲*加人/義之所在/則挺然不少屈/自為布衣至宰相/廉儉如一/所得奉賜/皆以廣義莊/前後任子恩/多先疏族

D.純仁*夷易寬簡/不以聲*加人/義之所在/則挺然不少屈/自為布衣至宰相/廉儉如一/所得奉賜/皆以廣義莊/前後任子恩/多先疏族

314.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

A.輦轂,本指皇帝出行乘坐的車駕,文中代指京城,有時也代指皇帝。

B.斛,古代量器名,亦是容量單位,容量原為每斛十鬥,後改為五斗。

C.改元,是指皇帝在位期間改換年號,每個年號開始的一年稱為元年。

D.諡,古人死後依其生前行跡而為之所立的帶有褒揚評價*質的稱號。

315.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範純仁天資聰穎,恪守孝悌之道。在八歲時就能講解他人傳授給他的文字,父親在世時不願離家為官,細心照料患有心疾的哥哥範純祐。

B.範純仁克己奉公,拒絕官方幫助。他哥哥去世時,洛陽府尹受當時政要韓琦、寓弼所託,希望能幫助範純仁*辦喪事,被範純仁嚴詞拒絕。

C.範純仁清廉節儉,秉持忠恕之道。認為“忠恕”二字是他平生所學的精華。立朝事君,接待僚友,親睦宗族,範純仁都始終秉持忠恕之道。

D.範純仁世濟忠直,終受皇帝嘉獎。他去世後受到朝廷優待,皇帝下令贈送治喪白金三十兩,追贈開府儀同三司的官職,皇帝親筆書寫碑額。

316.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勸使植桑,有罪而情輕者,視所植多寡除其罰。

(2)純仁籍境內賈舟,諭之曰:“民將無食,爾所販五穀,貯之佛寺,候食闕時吾為糴之。

【回答】

313.D

314.D

315.B

316.(1)(範純仁)鼓勵百姓讓他們種植桑樹,有罪但情節輕微的人,就看(或依據)所種植的桑樹的多少來減除對他們的處罰。

(2)範純仁登記境內的商船,告訴商船老闆說:“百姓將會沒有吃的,你們所販運的糧食,先儲存在佛寺中,等到短缺的時候我就來收購糧食。”

【分析】

313.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斷句的能力。解答此類題目,應先把句子代入原文,結合語境理解句子的大概意思,然後要注意一些常見的句尾、句首標誌*的詞語,句子結構的對稱,文中詞語充當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敘事內容的變化等。如本題中,“純仁*夷易寬簡,不以聲*加人,義之所在,則挺然不少屈。自為布衣至宰相,廉儉如一,所得奉賜,皆以廣義莊;前後任子恩,多先疏族”,這段話是說“範純仁*情平易寬容,不用嚴詞厲*待人,道義所在,就挺身而出並不畏縮。從平民到宰相,始終清廉節儉如一,所得俸祿賞賜,都用它來擴大義莊,先後因功績得以恩蔭子弟,大多先照顧遠親”,圈出句子中的名詞和代詞,如“純仁”“*”“聲*”“人”“義”“布衣”“宰相”“義莊”等,然後根據意思和語法關係進行排除,A項,“挺然”修飾“不少屈”,不應斷開。B項,“多”為“先疏族”的限定語,不應斷開。C項,“夷易寬簡”具體解說範純仁的品*,不應斷開。排除這三項,故選D項。

314.試題分析:此題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識的能力,文化常識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稱謂、官職的變遷、建築的名稱、年號、諡號、廟號、一些文書的名稱、官場的一些禮節、朝廷的一些機構、典章制度、行政區劃、還有一些避諱的說法等。平時注意積累,尤其是課本的註釋的相關內容,答題時還要注意*語境的含義作答。本題中,D項,“古人死後依其生前行跡而為之所立的帶有褒揚評價*質的稱號”錯誤,諡號並非都是帶有褒揚*質的,有美諡、平諡、惡諡之分。故選D項。

315.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學生對文字內容的理解和辨析。解答此類題目,考生應先明確題乾的要求,即選出“正確”還是“錯誤”的一項,然後依據人名、地名、官名、時間等提示*資訊快速找出選項對應的語句,再與選項進行比較分析。本題中,B項,“希望能幫助範純仁*辦喪事,被範純仁嚴詞拒絕”錯誤。原文表述為“兄死,葬洛陽。韓琦、富弼貽書洛尹,使助其葬,既葬,尹訝不先聞。純仁曰:‘私室力足辦,豈宜慁公為哉?’”洛陽尹是在範純仁安葬兄長之後才驚訝事先沒有聽說,可見,洛陽尹事先沒有提出要提供幫助,也就不存在“被範純仁嚴詞拒絕”一說了。故選B項。

316.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容,翻譯文言句子的能力。解答此類題目,首先拿到句子之後,應先回歸文字,然後分析句子中是否存在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短語,再按照不同的句式進行調、換、刪,再採取對譯法,逐字進行翻譯。本題中,第一句中,句首補出主語“範純仁”;“勸”,勸勉,鼓勵;“所植”,所字結構,所種植的桑樹,“植”,動詞,種植;“除”,減除;“其”,代詞,代“有罪而情輕者”。第二句中,“籍”,名詞作動詞,登記;“諭”,告訴;“貯之佛寺”,省略句,省略介詞“於”,應為“貯之(於)佛寺”;“闕”,通“缺”,短缺、缺乏,出處:諸葛亮《出師表》“愚以為宮中之事,事無大小,悉以諮之,然後施行,必能裨補闕漏”;“糴”,收購糧食。

【點睛】

文言斷句的基本原則:要通讀全文,仔細體會詞、短語以及句子之間的聯絡。要先易後難,把會斷的句子先斷開,逐步縮小範圍,直到把所有的句子都斷開。要重視內容,斷完後根據句子的含義、文章的內容再核對一遍。名詞斷句法。通讀全文,找出人名、地名、事物名、朝代名、國家名、官職名等。這些名詞常在句中作主語或賓語。然後考慮:什麼人,辦什麼事情,採用什麼方式,取得什麼結果等。(找動詞)文言句式中,主謂結構居多,但主語常省略。藉助句子成份,關鍵是抓住動詞,以動詞為中心,找前後結構關係,確定主幹,從而斷開句子。虛詞斷句法。①文言文中常見放在句首的發語詞有:夫、蓋、焉、惟、斯等等;②放在句尾的語氣詞有:也、矣、乎、哉、與(歟)、焉、耶(邪)等等;③以、於、為、則、而,往往用於句中,在他們的前後一般就不斷句;(“而”錶轉折而且後面為一個比較長和完整的句子時,“而”字前面要斷開)④有些複音虛詞大體上都位於一句話的開頭,這些詞前一般要斷句。比如:且夫、若夫、乃夫、已而、至若、於是、雖然、至於、是故、向使、縱使等等。⑤疑問語氣詞:何、胡、安、曷、奚、盍、焉、孰、孰與、何如、奈何、如之何、若之何等詞或固定結構之後,一般可構成疑問句,只要貫通上下文意,就可斷句。⑥複句中的關聯詞:雖、雖然、縱、縱使、向使、假使、苟、故、是故、則、然則、或、況、而況、且、若夫、至於、至若、已而、於是、豈、豈非,在它們的前面一般要斷開。對話標誌斷句法。文言文中對話、引文常常用“曰”“雲”為標誌,兩人對話,一般在第一次問答出現人名,以後就只用“曰”,而把主語省略。遇到對話,根據上下文判斷對話雙方,來斷句。語序句式斷句法.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和格式對文言文句讀有著非常大的幫助。文言文也是講究修辭的,頂真、排比、對偶、對稱、反覆是文言文中常見的修辭方法。句式整齊,四六句多,又是文言文的一大特點。利用這兩大特點,我們就可以比較好地斷句。

解答概括歸納文章內容這類題的方法是:①抓住題幹,讀全讀準。在閱讀題目時,須讀全、讀準題幹,切忌走馬觀花。所謂讀全,就是對題幹中的所有要求要一個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謂讀準,就是要準確地把握題幹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選對的還是選錯的,是概括內容還是分析觀點。只有對題幹作全面、準確的分析理解,才能準確地答題。②放回原文,查對正誤。特別是在時間、地點、官職,人物的行為、實效方面,應仔細查對原文的詞句,全面理解,綜合分析,兩者間的差別正是把握全文的關鍵所在。對似是而非處,要有借題解文的意識。

參考譯文:

範純仁,字堯夫,是范仲淹的次子。範純仁天資穎悟機敏,八歲時就能講解他人傳授給他的文字。皇祐元年中進士,被調任武進縣知縣,以遠離父母為由不去赴任;換為長葛縣知縣,他又不去任職。范仲淹說:“你過去拿路遠作為藉口,現在近了,又有什麼託辭?” 範純仁說:“怎麼可以看重俸祿,而輕易離開父母呢?即使路近,也不能就此奉養啊!”父親去世才出來做官,以著作佐郎身份擔任襄城知縣。哥哥範純祐有心疾,範純仁侍奉他像對待父親一樣。賈昌朝鎮守北都,邀請範純仁加入幕府,範純仁以哥哥有疾推辭。宋庠推薦他嘗試擔任館職,他辭謝說:“皇帝車駕之下的京師,不是我兄長養病的地方。”他最終沒有去任職。襄城百姓不養蠶織布,範純仁鼓勵百姓讓他們種植桑樹,有罪但情節輕微的人,就看(或依據)所種植的桑樹的多少來減除對他們的處罰,百姓更加信任愛戴他,後來把所種桑樹林稱作“著作林”。兄長去世,葬在洛陽。韓琦、富弼寫信給洛陽府尹,讓他幫助範純仁*辦喪事,安葬後,府尹奇怪事先沒有聽說。範純仁說:“私家力量能夠辦到的,怎可以打擾您呢?”擔任襄邑縣知縣,當時天旱很久沒有下雨,範純仁登記境內的商船,告訴商船老闆說:“百姓將會沒有吃的,你們所販運的糧食,先儲存在佛寺中,等到短缺的時候我就來收購糧食。”眾商人聽從命令,積蓄的糧食有十幾萬斛。到了春天,各縣都鬧饑荒,唯獨襄邑境內的百姓不知道。範純仁*情平易寬容,不用嚴詞厲*待人,道義所在,就挺身而出並不畏縮。從平民到宰相,始終清廉節儉如一,所得俸祿賞賜,都用它來擴大義莊,先後因功績得以恩蔭子弟,大多先照顧遠親。曾說:“我平生所學,得到了‘忠恕’二字,一生受益不盡,用它來在朝廷侍奉君上,對待同僚朋友,使宗族親近和睦,不曾有片刻離開這一點。”經常告誡子弟說:“人即使極為愚笨,要求別人卻嚴明;即使聰明,寬恕自己就會迷惑,如果能用要求別人之心來要求自己,寬恕自己之心來寬恕別人,不擔心達不到聖賢的境界,”建中靖國改元那天的早上,他還接受了家人的祝賀,第二天,就熟睡而逝,享年七十五歲。皇帝下詔贈送白金三十兩辦喪事,命令許、洛官府供給安葬費用,贈開府儀同三司,諡號“忠宣”,皇帝親筆題寫碑額:“世濟忠直之碑”。

知識點:*古代文學 元

題型:文言文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