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文屋

位置:首頁 > 練習題 > 

5.下列文學文化常識的相關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A.“戰國四君子”是指戰國時期以禮賢下士而聞名於世的四...

練習題2.19W

問題詳情:

5.下列文學文化常識的相關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A.“戰國四君子”是指戰國時期以禮賢下士而聞名於世的四...

5.下列文學文化常識的相關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

A.“戰國四君子”是指戰國時期以禮賢下士而聞名於世的四位公子,分別是魏國信陵君魏無忌、楚國春申君黃歇、齊國孟嘗君田文、趙國平原君趙勝。他們收養幾千門客,對內維護自己的勢力以對付政敵,對外與敵國作*、*事上的鬥爭。

B.“君子六藝”在古代有兩種說法,一是始於周朝的貴族教育體系要求學生掌握的六種基本技能,即禮、樂、騎、御、書、數。一是指儒學六經,即《詩》《書》《禮》《義》《樂》《春秋》六種經書。《師說》中“六藝經傳皆通習之”指的是後者。

C.唐代把南北朝以前的樂府詩統稱作“古樂府”。初唐詩人白居易、元稹是新樂府運動的倡導者,他們繼承杜甫“歌詩合為事而作”的傳統,明確提出“感於哀樂,緣事而發”的主張,繼承了古樂府“即事名篇,無復依傍”的現實主義精神。

D.清代何惟棣《論詩》中自注“昔人稱太白、長吉、義山為三李”。“三李”即“詩仙”李白(字太白)、“詩鬼”李賀(字長吉)、“詩魔”李商隱(字義山)。其中,李白與杜甫合稱“大李杜”,晚唐詩人李賀與杜牧並稱“小李杜”。

【回答】

A

【解析】

試題分析:B“騎”改為“*”,《義》改為《易》。C“中唐”詩人白居易、元稹,杜甫“即事名篇,無復依傍”的傳統,明確提出“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的主張,繼承了古樂府“感於哀樂,縁事而發”的現實主義精神。D“詩魔”白居易的雅號,李商隱與杜牧並稱“小李杜”。

【考點定位】識記文學常識。能力層級為識記A。

【名師點睛】文學常識的考核主要集中的中外中的作家、作品,文學現象、文學流派,文體知識等。重點記憶課本涉及到的和經典閱讀中列出的作品。平時注意積累,理出線索,形成體系。

知識點:作家作品

題型:選擇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