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文屋

位置:首頁 > 練習題 > 

 (原創)和父親一起趕會①我小時候喜歡趕會。②所謂“趕會”,就是四鄉八鄰的人們約定俗成在同一天趕到同一個地方去...

練習題3.14W

問題詳情:

 (原創)和父親一起趕會①我小時候喜歡趕會。②所謂“趕會”,就是四鄉八鄰的人們約定俗成在同一天趕到同一個地方去...

 (原創)

和父親一起趕會

①我小時候喜歡趕會。

②所謂“趕會”,就是四鄉八鄰的人們約定俗成在同一天趕到同一個地方去買賣東西,小商小販乃至家有餘貨的農民天不亮就早早地趕去搶位擺攤,一條平靜的小街立刻就熱鬧起來。這種農村*,以出售農產品者居多,有販豬馬牛羊的,有賣各種勞動工具的,也有出售鍋碗瓢勺等日常生活用品的……對於遠離城市、物資匱乏的農民來說,趕會無異於盛大的節日。

③那時全國*都在學習背誦毛主席的“老三篇”。每逢趕會,老師便給我們這些剛學會識文斷字的學生娃下達“*任務”——與商販共同學習毛主席語錄,常常弄得商販左右為難、東躲*。我喜歡趕會的原因,既非為了完成老師佈置的“*任務”,亦非為了圖新鮮、看熱鬧,而是為了能夠得到父親的一點“犒勞”。春日趕會,父親會買上兩根油條遞到我的手上,那是對我被評上“五好學生”的獎賞。夏天趕會,父親便會從懷裡摸出幾枚硬*為我買一小塊被切成月牙狀的西瓜,那西瓜的甜味能數日不去。秋天趕會,父親破費地給我買上一碗熱騰騰的炒涼粉,看著我吃得津津有味的樣子,父親總會露出一臉幸福的笑容。

④但我也有落寞失望的時候。一次趕會,父親買了一隻豬崽後已身無分文。父親信誓旦旦地向我許諾:啥時候等咱家的豬娃兒長大了,給你買一碗粉條燉肉……那年秋天,我家的豬終於養大了,此時的父親卻骨瘦如柴。那時,少不更事的我還不知道父親得了絕症。父親得的是噎食病,每嚥下一口飯對父親而言都是一種痛徹肺腑的磨難。沒錢治病,父親就這麼苦苦地熬著、撐著。那天,父親艱難地推著那輛十分笨重的、輪子用木頭做就的獨輪車,我在前面緊緊地拉著牽繩,車上綁著的是一頭不住號叫的肥豬——我們要推到20裡外的集市上去賣掉它,以維持全家的生計。趕會的路上,父子倆歇息於一棵大槐樹下,父親用慈愛的目光看著我:“孩子,快點長大吧!長大了也好為我分擔一些憂愁……”那次趕會,父親果然沒有食言,真的到公社食堂給我買了一碗粉條燉肉,而他卻蹲在不遠處看著我,依然是一臉幸福的笑……

⑤一年之後,父親永遠地離開了我們。我再也沒有了依靠,幹各種農活便成了我當仁不讓的責任和義務……

⑥當春節再次臨近,我家養了一年的豬也長大了,我像父親那樣推著獨輪車,把豬送到集市上販賣。臨近黃昏,天上飄起了雪花,遠處不時傳來一陣噼噼**的鞭*聲。我攥著賣豬的錢來到公社食堂想買一碗粉條燉肉,以便驅走那刺骨難耐的寒冷。跨進食堂大門的那一刻,我突然憶起當年跟著父親趕會賣豬的情景,竟忍不住掉下淚來。想起父親的囑託,我不禁把雙腳又抽了回來。是的,如今我已長大,是該替母親分擔憂愁了。

⑦那一年,我15歲。

1.文中作者說趕會是為了得到父親的一點“犒勞”,閱讀文章說說他得到了哪些“犒勞”。【概括內容】

2.閱讀文章第③④段,完成下面的問題。【重點句子的作用】

(1) “但我也有落寞失望的時候”這句話有何作用?

(2)兩段後面都有“一臉幸福的笑”,這樣寫有何用意?

3.閱讀全文,說說“趕會”二字在文中有何作用。【理清思路,把握線索】

4.文章以“那一年,我15歲”結尾,你如何理解?【理解主旨】

【回答】

1.油條、月牙狀的西瓜、熱騰騰的炒涼粉、粉條燉肉。 

2.(1)承上啟下。引出下文的父親的許諾及兌現承諾。

(2)既表現了父親對“我”的慈愛和看著“我”正在成長的喜悅;又表達了“我”對父親濃濃的思念,與後文父親去世後“我”的無所依靠、落寞傷感形成鮮明對比。 

3.“趕會”在文中起到了線索的作用。從開頭“我”喜歡趕會,到“我”和父親一起趕會,再到最後“我”獨自趕會,“趕會”貫穿全文。 

4.這句話突出了文章的主旨。表面上是說自己的生理年齡,實際上強調的是自己心理長大的年齡。即強調在15歲那一年“我”知道了為母親分擔憂愁。

知識點:現代文學類文字閱讀

題型:現代文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