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文屋

位置:首頁 > 練習題 >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題。①溫造,字簡輿。*嗜書,不喜為吏,隱王屋山。壽州刺史張建封聞其名,書*招禮,造欣然...

練習題2.43W

問題詳情: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題。①溫造,字簡輿。*嗜書,不喜為吏,隱王屋山。壽州刺史張建封聞其名,書*招禮,造欣然...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題。

①溫造,字簡輿。*嗜書,不喜為吏,隱王屋山。壽州刺史張建封聞其名,書*招禮,造欣然曰:“可人也!”往從之。建封雖諮謀,而不敢縻以職事。及節度徐州,造謝歸下邳,慨然有高世心。建封恐失造,因妻以兄子。

②時李希烈反,攻陷城邑,天下兵鎮*相撼,逐主帥自立,德宗患之。以劉濟方納忠於朝,密詔建封擇縱橫士往說濟,佐其必。建封強署造節度參謀,使幽州。造與濟語未訖,濟俯伏流涕曰:“僻陋不知天子神聖,大臣盡忠,願率先諸侯效死節。”造還,建封以聞,詔馳駟①入奏。天子愛其才,問造家世及年,對曰:“臣五世祖大雅,外五世祖李,臣犬馬之齒三十有二。”帝奇之,將用為諫官,以語洩乃止。復去,隱東都。

③長慶初,以京兆司錄為太原幽鎮宣諭使,召見,辭曰:“臣,府縣吏也,不宜行,恐四方易朝廷。”穆宗曰:“朕東宮時聞劉總,比年上書請覲,使問行期,乃不報。卿為我行喻意,毋多讓。”因賜緋衣。至范陽,總橐郊迎。造為開示禍福,總懼,矍然若兵在頸,由是籍所部九州入朝。還,遷殿中侍御史。

④興元*亂,殺節度使李絳,眾謂造可夷其亂,文宗亦以為能,乃授檢校右散騎常侍、山南西道節度使,許以便宜從事。帝慮其勞費,造曰:“臣計諸道戍蠻之兵方還,願得密詔受約束,用此足矣。”許之。命神策將董仲質、河中將溫德彝、邰陽將劉士和從造。而興元將衛志忠、張丕、李少直自蜀還,造喻以意,皆曰:“不敢二。”乃用八百人自從,五百人為前*。既入,前*呵護諸門。造至,欲大宴,視聽事,曰:“此隘狹,不足饗士。”更徙牙門。坐定,將卒羅拜,徐曰:“吾欲聞新*去主意,可悉前,舊*無得進。”勞問畢,就坐,酒行,從兵合,卒有覺者,欲引去,造傳言叱之,乃不敢動。即問*中殺絳狀,志忠、張丕夾階立,拔劍傳呼曰:“悉殺之!”圍兵爭奮,皆斬首,凡八百餘人。親殺絳者,醢②之;號令者,殊死。取百級祭絳,三十級祭死事官王景延等,餘悉投之漢*。監*楊叔元擁造靴祈哀,造以兵衛出之。詔流康州。叔元,始激兵亂者也,人以造不戮為恨。以功加檢校禮部尚書,賜萬縑賞其兵。

⑤後入為兵部侍郎,以病自言,出東都留守。卒,年七十,贈尚書右僕*。

(選自《新唐書》,有刪節)

【注】①駟,此指驛馬。②醢[hǎi]古代的一種酷刑,把人殺死後剁成肉醬。

9.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而不敢縻以職事            縻:束縛

B.逐主帥自立,德宗患之      患:以……為擔憂

C.恐四方易朝廷              易:輕視

D.卒有覺者,欲引去          覺:睡覺

10.下列各項古代文化常識錯誤的一項是(    )

A.社稷:社,古代指穀神,即農業之神;稷,指土地之神。古時的君主為了祈求國事太平,五穀豐登,每年都要到郊外祭祀土地和五穀神,社稷也就成了國家的象徵

B.古詩文中經常提到“歲寒三友”,它們是鬆、竹、梅。

C.四書指《論語》《孟子》《大學》《中庸》。五經指《詩》《書》《禮》《易》《春秋》。

D.古代官場用語都有特定的說法:官員剛到任叫下車;大臣年老請求辭官退休叫乞骸骨。

11.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溫造儘管自幼喜好學習,不喜歡做官,過著隱居的生活,卻心甘情願到壽州刺史張建封身邊做了官。

B.唐德宗面對李希烈等人的叛亂,密詔張建封挑選縱橫士勸說表達效忠的劉濟,溫造被選中,並很好地完成了任務。

C.長慶初年,溫造以太原幽鎮宣諭使的身份,為劉總分析了他的處境,讓劉總幡然頓悟,歸順了朝廷。

D.節度使李絳被殺,溫造前往*隊處理事務,他利用智謀查找出了凶手,並對他們進行了嚴懲。

12.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建封恐失造,因妻以兄子。

(2)朕東宮時聞劉總,比年上書請覲,使問行期,乃不報。

【回答】

9.D

10.A

11.A

12.

(1)張建封擔心失去溫造,於是把兄長之女嫁給溫造為妻。

(2)我在東宮時,聽說劉總請求入覲,等到我即位,連年上書不斷,派人問入覲行期,卻不予答覆

【解析】

9.

試題分析:D覺:發覺,察覺,覺醒。本題的答題思路是:先利用朗讀時語音的不同或停頓辨析。一個詞的詞義和語音之間是有一定的關聯的。一個詞它的語音不同,這個詞所表示的詞義也必然會有所不同。再利用上下文語境辨析。詞義不是單一的,它具有多義*,但當這個詞語放到具體的語句中時,它的意義大都會單一化。因此,在具體的語句中,一個詞的確切意義可以辨析出來。最後,比較互*法。通過詞與詞之間意義的關係和多義詞諸義項的關係對比,較其異,*其同,達到探求和判定詞義的目的。

推斷文言實詞的方法:(1)記憶解詞法。識記是理解的基礎,課本出現的常用文言文實詞的基本詞義一定要牢記,在考試過程中才能將知識遷移,轉化為能力。(2)語境解詞法。詞不離句,句不離篇。詞的多個義項只有在語境中才能得到過濾,沒有語境,有時便無法分析詞的含義。推斷詞語含義,要結合句子本身的語言環境,有時甚至要通觀整段文字、整篇文章的大語言環境。另外,文言實詞重點還在於平時的分類積累、記憶,以上方法只能是同學們在記憶不牢、拿捏不準的時候,嘗試運用。

考點: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能力層級為理解B。

10.

試題分析:A社,古代指土地之神;稷,指穀神,即農業之神。

考點:識記文學常識。能力層級為識記A。

11.

試題分析:A跟隨壽州刺史,卻沒有做官,“建封雖諮謀,而不敢縻以職事”。解答此類題的思路是:先抓住題幹,讀全讀準。在閱讀題目時,須讀全、讀準題幹,切忌走馬觀花。所謂讀全,就是對題幹中的所有要求要一個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謂讀準,就是要準確地把握題幹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選對的還是選錯的,是概括內容還是分析觀點。只有對題幹作全面、準確的分析理解,才能準確地答題。再把選項放回原文,查對正誤。特別是在時間、地點、官職,人物的行為、實效方面,應仔細查對原文的詞句,全面理解,綜合分析,兩者間的差別正是把握全文的關鍵所在。對似是而非處,要有借題解文的意識。

考點: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12.

試題分析:此類題目在翻譯時首先要找出關鍵字或句式進行翻譯,一般為直譯,除一些帶有比喻*的詞語然後再整體翻譯,並按現代漢語的規範,達到詞達句順。

翻譯文言文時,應注意以下幾點:(1)學會語法分析推斷。梳理主幹,劃分成分,落實語法功能。將句子主幹梳理好,可以幫助我們理清句子成分,從而判斷詞*、詞類活用和特殊句式等現象,以達到準確翻譯的目的。(2)組詞造句推斷詞義。文言文中很多單音節實詞的含義在現代漢語中由一個雙音詞來表示。在由單音節向雙音節轉換的過程中,又多以同義合併或反義合併或反義並列為構詞特徵。據此,我們可使用組詞方式猜讀難懂詞義。 (3)相似語言結構推斷。古漢語講究語言的工整對仗。文言文中整句較多,駢偶常見。在相似的語言結構中,出於對應位置上的詞語,往往具有相同、相近、相對的特點,據其一可推知其他。(4)語境分析推斷。翻譯既要聯絡句子本身的語言環境,又要聯絡整段文字、整篇文章的大語境。

考點:理解並翻譯文中的句子。能力層級為理解B

【參考譯文】

溫造,字簡輿。溫造*情喜好學習,不喜歡應試做官,隱居王屋山。壽州刺史張建封聽說他的名聲,致書信錢財聘請他,溫造欣然對家人說:“這是位了不起的人。”於是至壽州跟從張建封。張建封雖然凡事都請教他,但不敢以職任束縛他。等到張建封授節彭門,溫造回到下邳,有超脫塵世之心。張建封擔心失去溫造,於是把兄長之女嫁給溫造為妻。

此時李希烈謀反,攻陷郡邑。天下各城鎮掌握兵權者,隨之心猿意馬,大多驅逐了主帥,自立主帥,德宗因此憂懼。恰值范陽劉濟表示竭誠效忠,於是密詔張建封挑選才識謀略卓異之人前往遊說,輔佐他一定成功。張建封強行委任溫造為節度參謀,派他出使幽州。溫造同劉濟談話語未了,劉濟俯伏流涕道:“濟偏處遠郡,不知天子神聖,大臣竭盡忠誠。甘願在諸將領之先,以死報效朝廷。”溫造回,張建封將他的名字呈報朝廷。德宗喜歡他的才能,下詔乘驛馬至京師。天子喜歡他的才能,問溫造的家世和年齡,溫造答道:“臣五世祖溫大雅,外五世祖李責力。臣犬馬之年三十又二。”德宗認為是個奇才,欲用為諫官,因言語間洩露意圖而未成。又離開,隱於東都。

長慶初,溫造京兆府司錄的身份被任命為太原幽鎮宣諭使,皇上召見他,溫造推辭說: “我不過是府縣跑腿小吏,初任要職,不宜擔當使者身份前往,恐怕天下輕視朝廷。”皇上說:“我在東宮時,聽說劉總請求入覲,等到我即位,連年上書不斷,派人問入覲行期,卻不予答覆。卿前去替我說明意圖,不要多加辭讓了。”於是賜給溫造緋衣。溫造到范陽,劉總攜弓帶箭在郊外迎接,溫造便宣佈聖旨,講明禍福得失,劉總害怕,彷彿兵刃加於脖頸之上一般,從此率領自己所部九州歸順朝廷。等到到溫造出使還朝,調任殿中侍御史。

興元*叛亂,殺節度使李絳,眾人認為溫造能夠平定*,文宗也認為它能,便授以檢校右散騎常侍、山南西道節度使,許諾他可以便宜從事。皇上考慮他*勞費神,溫造奏道:“臣估計諸道征伐蠻方之兵已返回,望賜臣密詔,使諸道之兵受臣調遣,使用這些*隊便足夠了。”皇上答應他,命令神策行營將領董重質、河中都將溫德彝、郃陽都將劉士和皆聽從溫造指揮。興元都將衛志忠、張丕、李少直從蜀地回,溫造把意圖和他們說了,都說“不敢有二心。”於是用八百人為衛隊,五百人為前*。進入興元府衙,前*分守諸門。溫造下車,他們打算置辦宴席,主管官員在廳堂設定帷帳,溫造說:“此處狹隘,不足以宴饗士卒。”再移到衙門,坐定之後,興元將士羅列而拜,溫造慢慢說:“我欲詢問新*去留的打算。可都往前,舊*不得混雜在中間。”慰問完畢,命興元兵坐下,溫造便令人抬著酒巡行。衛兵的包圍隨即合攏。酒席上有先察覺的,想離去,溫造傳令呵叱,於是不敢動。溫造便詰問殺害李絳的情節。衛志忠、張丕夾階而立,拔劍呼喊“殺”。四周包圍的兵士一齊衝上,總共八百餘人。那些親手誅殺李絳的,碎屍百段,發號司令者斬屍三段,其餘一律斬首。用其中一百個首級祭李絳,三十個首級祭王景延等,並拋屍*中。監*楊叔元在座,慌忙起身哀求,抱著溫造的靴子請求饒命,溫造派衛兵將他拖出去,等候朝廷發落。敕旨楊叔元流放康州。楊叔元,是開始激起兵亂的人,人們以溫造不殺他為遺憾。溫造因功加授檢校禮部尚書,賜萬匹綢緞賞賜他的士兵。

後入朝任兵部侍郎,因疾請求出任東都留守。病逝,時年七十,追贈右僕*。

知識點:人物傳記類

題型:文言文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