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文屋

位置:首頁 > 練習題 > 

【*】三峽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至於夏水襄陵,沿溯阻...

練習題1.45W

問題詳情:

【*】三峽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至於夏水襄陵,沿溯阻...

【*】三峽

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至於夏水襄陵,沿溯阻絕。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白帝,暮到*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迴清倒影。絕巘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悽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乙】二翁登泰山

昔有二翁,同邑而居。甚友善。*翁之妻子去鄉,唯叟一人而已。一日,叟攜酒至乙翁第,二人對酌,不亦樂乎!乙翁曰:“向吾遠遊翼、雍,然未嘗登泰山,君有意同行乎?”*翁曰:“是山餘亦未登,然老矣,恐力不勝。”乙翁曰:“差矣,汝之言!曩者愚公年且九十而移山今吾輩方逾六旬何老之有!”*翁曰:“甚善!”翌日,二叟偕往,越錢塘,絕長*,而至泰*。夜宿,凌晨上山。乙翁欲扶之,*翁曰:“吾力尚可,無需相扶。”自日出至薄暮,已至半山矣。

【註釋】①第:房屋,宅子,家。②冀、雍:古代兩個州名,在今約山西、陝西、甘肅一帶。③曩:以往,過去,從前。

1.解釋加點的實詞。

⑴略無闕處(          )   ⑵屬引悽異      (          )

⑶二人對酌(          )   ⑷越錢塘,絕長*(          )

2.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⑴是山餘亦未登,然老矣,恐力不勝。

                                                                               

⑵自日出至薄暮,已至半山矣。

                                                                             

3.下列對【*】文理解表述有誤的一項是(     )

A.文章先寫山,後寫水,重點寫水,而水以夏季為盛,故先寫“夏水”。

B.第①段中作者用正面描寫與側面描寫突出山的高峻,第②段則只用正面描寫突出*流的洶湧。

C.“有時朝發白帝,暮到*陵”與李白的“朝辭白帝*雲間,千里*陵一日還”有異曲同工之妙。

D.結尾引用漁歌,既突出三峽山高嶺長的地形特點,又渲染三峽秋天淒涼的環境特點。

4.⑴《三峽》先寫山,後寫水。寫山,突出           、             的特點;寫水,則描繪不同季節的不同景象。

⑵《二翁登泰山》的故事給我們的啟示是                                。

【回答】

1.⑴通“缺”,中斷  ⑵延長  ⑶飲酒  ⑷橫渡

2.⑴水清,樹榮(茂盛),山高,草茂,趣味無窮。

⑵從太陽出山(早晨)開始登山,到傍晚時,(他們)已經到半山腰了。

3.B

4.⑴那山我也沒有登過,然而老了,恐怕力氣不夠。

⑵只要有鍥而不捨的精神和頑強的意志,就能戰勝客觀的困難。

知識點:散文類

題型:文言文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