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文屋

位置:首頁 > 練習題 > 

三峽酈道元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至於夏水襄陵,沿...

練習題2.19W

問題詳情:

三峽

酈道元

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至於夏水襄陵,沿溯阻絕。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白帝,暮到*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迴清倒影。絕巘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悽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的意思

①略無闕處  闕:            

②雖乘奔御風  奔:            

2.下列句中加點字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A.自三峽七百里中   自非亭午夜分

   B.雖乘奔御風       小大之獄,雖不能察

C.春冬之時         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

D.不以疾也         屬予作文以記之

3.把下面的文言句子譯成現代漢語。

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迴清倒影。

4.下列對文意理解表述有誤的一項是(  )

A.文章先寫山,後寫水,重點寫水,而水以夏季為盛,故先寫“夏水”。

B.第①段中作者用正面描寫與側面描寫突出山的高峻,第②段則只用正面描寫突出*流的洶湧。

C.“有時朝發白帝,暮到*陵”與李白的“朝辭白帝*雲間,千里*陵一日還”有異曲同工之妙。

D.結尾引用漁歌,既突出三峽山高嶺長的地形特點,又渲染三峽秋天淒涼的環境特點。

5.你認為是酈道元讓三三峽酈道元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至於夏水襄陵,沿...峽聞名於世,還是三峽得天獨厚的自然風光吸引了中外遊客?請說說理由。

【回答】

1【*】①闕:通“缺”,空缺。②奔:賓士的快馬。

2【*】B

3【*】在春、冬兩個季節,雪白的激流,比率的深潭,迴旋著清波,倒映著各種景物的影子。

4【*】B

5【*】

示例一:①我認為是酈道元讓三峽聞名於世。②酈道元的《三峽》文筆絢爛,語言清麗,描寫了三峽優美的自然風光,很多遊客都是通過文章才瞭解並關注三峽,慕名而去,盡興而歸。所以,我認為是酈道元讓三峽聞名。(①點1分,②點2分)

示例二:①我認為是三峽得天獨厚的自然風光吸引了中外遊客。②因為三峽風景優美,四季景*各異。到過的遊客無不驚歎於三峽自身的神奇秀美。美景不用大肆宣傳,喜歡遊玩的人會想方設法尋找美景觀賞。所以我認為三峽的聞名是靠自身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

知識點:散文類

題型:文言文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