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文屋

位置:首頁 > 練習題 > 

*陵府曲*樓記          (宋)朱熹廣漢張侯敬夫守荊州之明年,歲豐人和,幕府無事。常病其學門之外即阻高...

練習題2.96W

問題詳情:

*陵府曲*樓記          (宋)朱熹廣漢張侯敬夫守荊州之明年,歲豐人和,幕府無事。常病其學門之外即阻高...

*陵府曲*樓記

           (宋)朱 熹

廣漢張侯敬夫守荊州之明年,歲豐人和,幕府無事。常病其學門之外即阻高墉,乃鑿門通道,以臨白河,且為樓觀以表其上。敬夫一日與客往而登焉,則大*重湖,縈紆渺彌,而西陵諸山,空濛晻①靄,皆隱見出沒於雲空煙水之外。敬夫於是顧而嘆曰:“此亦曲*公②所謂*陵郡城南樓者邪?昔公去相而守於此,其平居暇日,登臨賦詠,蓋皆翛然有出塵之想。至其傷時感事,則其心未嘗一日不在於朝廷。而汲汲然惟恐其道之終不行也。悲夫!”乃書其扁曰“曲*之樓”,而以書來屬予記之。

【廣*張敬夫任*陵知府的第二年,五穀豐登,百姓*,衙門清閒。只是常常為學校門外擋著高牆而感到不快,於是開門築路,直達白河,並在上面加築一座樓臺。一天敬夫和客人前往登覽,只見浩瀚的*水、相連的湖泊,迂迴曲折,曠遠深滿,*水奔流,一目千里。西陵峽的群山,煙嵐迷濛,雲氣昏晦,在蒼茫的水天之外,隱約顯現。敬夫於是環顧四周,慨嘆道:“這不就是曲*公所說的*陵郡城南樓嗎?過去張公離開宰相之位,被貶官到這裡,在平時閒暇的日子裡,登高吟詩,總是飄飄然有超脫塵世的念頭。至於他感傷時事,那他的心未曾一天不在朝廷。焦急迫切,唯恐他的主張最終不能實現。唉,真可悲啊!”於是在匾上題寫“曲*之樓”四字,並來信囑咐我為曲*樓作記。】

餘讀敬夫之書,而知茲樓之勝。思得一與敬夫相從遊於其上,瞻眺*山,覽觀形制,然後舉酒相屬,以詠張公之詩,而想見其人於千載之上,庶有以慰夙心者。張公遠矣,而讀其書者,未嘗不為之掩卷太息也。是則是非邪正之實,乃天理之固然,而人心之不可已者。登此樓者,於此亦可以反諸身,而自得之矣。

【我看了敬夫來信,得知此樓的佳處。真想和敬夫一起在上面遊覽,眺望*山,觀看地形,然後相互勸酒,吟詠張公的詩篇,遙想千年以前的他的風采,差不多才能滿足平素的心願。張公距今已很久了,而讀他書的人,無不有感於他的境遇,合上書本,深深地嘆息。這是因為辨別是非邪正,天理本應如此,故人們不能無動於衷。登上這樓的人,在這也可以反顧自身,而有所感悟了。】

予於此樓,既未得往寓目焉。無以寫其山川風景、朝暮四時之變,如範公之書《岳陽》。獨次第敬夫本語,而附以予之所感者如此。後有君子,得以覽觀焉。

【對於此樓,我既然未能前往觀賞,無法像範公寫《岳陽樓記》那樣,描寫群山眾流、風光景物、朝朝暮暮、一年四季的變化,唯有逐一陳述敬夫的原話,並附上自己的感慨,以供後世君子觀看。】

                                         (選自《朱熹詩文選譯》,有刪改)

註釋:①晻(yǎn)靄:昏暗不明。②曲*公,即張九齡,唐玄宗開元年間任宰相,後被李林甫誣陷,貶為荊州長史。曾作《登郡城南樓詩》。

下列語句中加點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

    A.常病其學門之外即阻高墉   病:擔心,憂慮

    B.而汲汲然惟恐其道之終不行也  行:實行,推行

    C.而以書來屬予記之    屬:通“囑”,囑咐

D.於此亦可以反諸身   反:反對,違背

將文中劃線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餘讀敬夫之書,而知茲樓之勝。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無以寫其山川風景、朝暮四時之變,如範公之書《岳陽》。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借為曲*樓作記,撫今追昔,抒寫的所思所感是什麼?請概括作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朱熹因為張敬夫提到了張九齡的經歷,想到了讀過他書的人都會對是非曲直

有所感悟,想到只要登上此樓的人,都能從登樓眺望中得到感悟、收穫。

【回答】

1*:D、類推,反顧。【D反‘類推,反顧。本題考查的是學生對文言實詞的把握。判斷文言實詞,除了需要日常積累之外,還需要結合文章前後文來判定。此句翻譯為:在這也可以反顧自身。】

2(1)*:我看了敬夫的來信,得知此樓的佳處。

(2)*:無法像範公寫《岳陽樓記》那樣,描寫群山眾流、風光景物、朝朝暮暮、一年四季的變化。

3*:(1)朱熹讀了張敬夫來信,得知登臨曲*樓能看到許多佳景。於是渴望與敬夫同遊,在樓上縱覽*山,飲酒詠詩。

(2)【這道題主要考察的是學生對全文的概括和把握能力。*都出現在本文第二段,即使不能快速讀懂全文,也能根據上下文推斷出來。另外本題共4分,根據文章內容,可以確定*為兩點。】

知識點:散文類

題型:文言文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