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文屋

位置:首頁 > 練習題 > 

.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 ……以天下之廣,四海之眾,千端萬緒,須合變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籌畫,於事穩便,方可奏...

練習題3.28W

問題詳情:

.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 ……以天下之廣,四海之眾,千端萬緒,須合變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籌畫,於事穩便,方可奏...

.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以天下之廣,四海之眾,千端萬緒,須合變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籌畫,於事穩便,方可奏行。豈得以一日萬機,獨斷一人之慮也。且日斷十事,五條不中,中者信善,其如不中者何?以日繼月,乃至累年,乖謬既多,不亡何待!——《貞觀政要·政體》

材料二 自秦始皇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漢、唐、宋因之,雖有賢相,然其間所用者多有小人專權亂政。我朝罷相,設五府、六部……分理天下庶務,彼此頡頏不敢相壓,事皆朝廷總之,所以穩當。——《明史記事本末》

請回答:

 (1)據材料一、二,指出唐太宗與明太祖在丞相作用上的看法有何不同?各是怎樣做的?(10分)

 (2)綜合上述材料,比較唐朝、明朝皇權與相權關係的異同。(10分)

【回答】

 (1)唐太宗認為設定宰相有利於提高*的行政效率,可避免因君主決策失誤而亡國。做法:宰相等先集體議政,皇帝最後決斷。明太祖認為設定宰相是**的根源,應集權於皇帝一身。做法:廢丞相,*各部門分理政務,互不統屬,皇帝總攬大權。(10分)

(2)同:最高決策權都在皇帝手中,相權的存廢都服從於*主義*集權*的需要。異:唐太宗把皇權和相權協調起來,注意發揮宰相的參政輔佐作用;明太祖把君主*與宰相制相對立,從制度上廢除相權,以保*皇權的絕對權威。(10分)

知識點:古代*的*制度 明清君主*制度的加強

題型:綜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