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文屋

位置:首頁 > 練習題 >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後小題。蕭燧(1117—1193),字照鄰,臨**人。燧生而穎異,幼能屬文。紹興*年,...

練習題1.13W

問題詳情: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後小題。蕭燧(1117—1193),字照鄰,臨**人。燧生而穎異,幼能屬文。紹興*年,...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後小題。

蕭燧(1117—1193),字照鄰,臨**人。 燧生而穎異,幼能屬文。紹興*年,擢進士高第。授平*府觀察推官。時秦檜當國,其親黨密告燧,秋試必主文①漕臺,燧詰其故,曰:“丞相有子就舉,欲以屬公。”燧怒曰:“初仕敢欺心耶!”檜懷之,既而被檄秀州,至則員溢,就院易一員往漕闈,秦熺果中前列。秩滿,當為學官,避檜,調靜*府察推而歸。

燧未第時,夢神人示以文書,記其一聯雲:“如火烈烈,玉石俱焚;在冬青青,松柏不改。”已而果符前事。未幾,丁憂。三十二年,授靖州教授。孝宗初,除諸王宮大國小教授。輪對,論“官當擇人,不當為人擇官。”上喜,制《用人論》賜大臣。淳熙二年,累遷至國子司業兼權起居舍人,進起居郎。先是,察官闕,朝論多屬燧,以未歷縣,遂除左司諫。時宦官甘昪之客胡與可、都承旨王抃之族叔秬皆持節於外,有所依憑,無善狀,燧皆奏罷之。時複議進取,上以問燧,對曰:“今賢否雜揉,風俗澆浮,兵未強,財未裕,宜臥薪嚐膽以圖內治。若恃小康,萌驕心,非臣所知。”上曰:“忠言也。”因勸上正紀綱;容直言;親君子,遠小人;近習有勞可賞以祿,不可假以權。上皆嘉納。出知嚴州。產地狹財匱,始至,官鏹②.不滿三千,燧儉以足用。二年之間,以其羨補積逋,諸邑皆寬。上方靳職名,非功不予,詔燧治郡有勞,除敷文*待制,移知婺州。父老遮道,幾不得行,送出境者以千數。婺與嚴鄰,人熟知條教,不勞而治。歲旱。浙西常平司請移粟於產,燧謂:“東西異路‘不當與,然安忍於舊制坐視?” 為請諸朝,發太倉來振之。八年,召還,言:“*、浙再歲水旱,願下詔求言,仍令諸司通融郡縣財賦,毋但督迫。”十年,上言廣西諸郡民身丁錢之弊。事多施行。慶典霈澤。丁錢減半,亦自燧發之。紹熙四年卒,年七十七。(節選自《宋史•蕭燧傳》)

[注]①主文:主持考試。 ②鏹:成串的錢。

12.對下列句子中加橫線的次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丞相有子就舉,欲以屬公            屬:託付

B.檜懷之,既而被檄秀州              懷:銜恨

C.就院易一員往漕闈                  易:更換

D.察官闕,朝論多屬燧                闕:失職

13.以下各組句子中,全都表明蕭隧格盡職守的一組是(      )

①隧怒曰:"初仕敢欺心耶!"       

②論"官當擇人,不當為人擇官"

③有所依憑,無善狀,隧皆奏罷之     

④若恃小康,萌驕心,非臣所知

⑤官鏹不滿三千,隧儉以足用 ⑥為請諸朝,發太倉米振之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③④             D.②⑤⑥

14.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蕭燧天分很高,為官不畏權貴。他自幼能文,進士及第後進入仕途;其時秦檜當權,與其親黨密告蕭,要他主持秋試錄用其子秦熺,遭到蕭的拒絕。

B.蕭隧剛直敢言,所奏切中時弊。皇上向他徵詢意見,他乘便諷勸皇上親近君子疏遠小人,親信有功可賞賜財物卻不可賦予權力,得到皇上讚許採納.

C.蕭隧政績卓著,受到皇上嘉勉。嚴州面積狹小財物魔乏,他勤儉理政,以盈餘填補拖欠,各地都感到寬鬆;皇上升遷蕭隧的職位,調他去治理婺州。

D.蕭隧回到朝廷,仍關注各地大事。淳熙年間,*浙兩年水澇幹早,他奏請下詔諸司協助解決,又奏言廣西百姓深受身丁錢之害,建議大多得以施行。

15.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傭譯成現代漢語。

(1)今賢否雜糅,風俗澆浮,兵未強,財未裕,宜臥薪嚐膽以圖內治。

(2)隧謂:“東西異路,不當與,然安忍於舊治坐視?”

16.用“/”給下面畫橫線的句子斷句。

魚處水而生人處水而死彼必相與異其好惡故異也故先聖不一其能不同其事名止於實,義設於適,是之謂條達而福持。

——選自《莊子·至樂篇》

【回答】

12.D

13.C

14.A

15.(I)如今有德才和無德才的人混雜一道,風俗澆薄虛浮,兵力未強,財力未富,應當外薪嘗膽以求國內安定太平。

(2)蕭燧說:“東部西部不屬同路,按說不該給糧食,但哪能忍心片原管轄地區不管不問呢?”

16.斷句:魚處水而生/人處水而死/彼必相與異/其好惡故異也/故先聖不一其能/不同其事/

 譯文:魚在水裡才能生存,人入水裡就會淹死。人類與魚類互相不同(習*不同),他們的好惡本來就不一樣。因此前代的聖王不強求人與鳥類具有劃一的能力,也不會讓他們做同樣的事情。

【解析】

12.

試題分析:“察官闕,朝論多屬燧”的“闕”根據“察官”“朝論”等可判斷譯為“過失的地方”,句意為:蕭燧調查官員的過失,朝廷上的議論多數是蕭燧。

【考點定位】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能力層級為理解B。

【技巧點撥】文言實詞的考核一直是文言文閱讀重點考核的內容,課標卷近幾年有加大難得的趨勢,考的詞語一般在課本中沒有出現,要求學生根據文意進行推斷,答題時注意分析詞語前後搭配是否得當,如此題的選項D“察官闕,朝論多屬燧”的“闕”根據“察官”“朝論”等可判斷譯為“過失的地方”,句意為:蕭燧調查官員的過失,朝廷上的議論多數是蕭燧。

13.

試題分析:結合原文內容可知 ①是正直忠誠,⑤是勤儉樸素,⑥是體恤民情,心繫百姓。三句均不能表現“蕭燧恪盡職守”,不符合題意。判斷此型別題一定要看準題幹要求。

【考點定位】篩選文中的資訊。能力層級為C。

【技巧點撥】文言文資訊篩選的題目,大多是人物*格分析,答題時注意題乾的要求是“什麼人”的“什麼”品質,還要注意有沒有“直接表現”等字樣,注意運用排除法作答。此題的人物是“蕭隧”,品行是“格盡職守”,然後分析列出的各項①是正直忠誠,⑤是勤儉樸素,⑥是體恤民情,心繫百姓。故得出B項正確。

14.

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學生對文字內容的理解。可採用假設法與代入法,把句子放回到原文語境中,結合上下文,與選項所在相應段落進行比較。A項中“為官不畏權貴”一句沒有體現其“忠誠正直”的一面,且原文中不是“與其親黨密告蕭”,而是“其親黨密告燧”。

【考點定位】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名師點睛】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的題目是文言文必考的題目,錯誤選項的設定多以人物、事件、時間、地點的錯位為重點,答題時注意分析選項涉及到的上下文,注意核實這些情節。在閱讀題目時,須讀全、讀準題幹,切忌走馬觀花,放回原文,查對正誤。綜合分析,兩者間的差別正是把握全文的關鍵所在。對似是而非處,要有借題解文的意識。如此題選項A項中“為官不畏權貴”一句沒有體現其“忠誠正直”的一面,且原文中不是“與其親黨密告蕭”,而是“其親黨密告燧”。

15.

試題分析:主要重點詞語的翻譯:本題首先要找出關鍵字或文言特殊句式進行重點翻譯,除一些帶有比喻*的詞語,一般在直譯的基礎上,而後意譯。整句翻譯時,再按照現代漢語的語法要求,做到文通句順,表意準確。關鍵字:(1)賢否——有德才和無德才的人(形容詞活用為名詞),澆浮——澆薄虛浮,圖——圖求,治——安定太平(2)固定人名保留“隧”,與——給予,然——但是,安——哪裡、怎麼,坐視——不管不問。

【考點定位】理解並翻譯文中的句子。能力層級為理解B。

【技巧點撥】文言翻譯是文言文考的必考的內容。文言文的翻譯註意直譯,把句子中的每一個字都要落到實處,,不能翻譯的助詞等刪掉,省略的內容根據上下文補充,這樣才能做到不丟分。平時訓練時注意自己確定句子的賦分點,翻譯時保*賦分點的落實,如此題中的“圖”“治”“與”“然”等詞語的落實,注意特殊句式,如本題的省略句,本題還涉及到古今異義詞,如“作視”。詞類活用,“賢否”。還要注意翻譯完之後一定要注意對句子進行必要的整理,使句意通順。建議翻譯時打草稿。

16.

試題分析:本題考查文言斷句。文言斷句的前提是粗通大意,然後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職名、文言虛詞、句子結構以及語段中動詞的賓語或補語等斷句。“魚處水而生人處水而死彼必相與異其好惡故異也故先聖不一其能不同其事名止於實,義設於適,是之謂條達而福持”,這段話斷句的標誌有:動詞“生”“死”對仗,虛詞“也”,連詞“故”,藉助這些內容即可斷開。聯絡起來,這句話的意思是“魚在水裡才能生存,人入水裡就會淹死。人類與魚類互相不同(習*不同),他們的好惡本來就不一樣。因此前代的聖王不強求人與鳥類具有劃一的能力,也不會讓他們做同樣的事情”。

【考點定位】理解與現代漢語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層級為理解B。

【名師點睛】對於文言斷句型別的題目,不要急於答題,應當先誦讀這個篇段,通過誦讀,力求對全文的內容有個大體的瞭解,憑語感將能斷開的先斷開,逐步縮小範圍,然後再集中精力分析難斷處,遵循先易後難的原則。找虛詞、察對話 、依總分 、據修辭 、對稱 、反覆、辨句式。抓虛詞看位置:①“夫、惟、蓋、凡、竊、請、敬”等發語詞和表敬副詞,經常放在句首;句首的語氣詞“其、蓋、唯、盍、夫、且夫、若夫”等前面可斷句,常用於句首的相對*的嘆詞,如嗟夫、嗟乎、嗚呼等,前後都可斷句;有些常用在句首的關聯詞,如“苟”“縱”“是故”“於是”“向使”“然而”“無論”“至若”“是以”“繼而”“縱使”“然則”等前面大多可以斷句;常在句首的時間詞,如“頃之”“向之”“未幾”“已而”“斯須”“既而”“俄而”等,也可以幫助斷句。②“乎、哉、也、矣、歟、焉”等語氣詞經常放在句尾;句末語氣詞“也、矣、耶、哉、乎、焉、兮、耳、而已”等後面可斷句。③“以、於、為、而、則”等連詞經常放在句中。(2)對話、引文標誌: 文言文的對話、引文常常用“曰”、“雲”為標誌,兩人對話,一般第一次對話出現人名,以後就用“曰”而省略主語。關於利用虛詞斷句,這裡有一個口訣,或許對同學們斷句會有些幫助:“曰”後冒(:),“哉”後嘆(!),“夫”“蓋”大都在句前。 “於”“而”一般在句中,“矣”“耳”後面畫圓圈(。)“耶”“乎”經常表疑問(?),“也”“者”作用要停頓。或句(。)或逗(,)表情形,各人位置要記牢。如本題藉助動詞“生”“死”對仗,虛詞“也”,連詞“故”,藉助這些內容即可斷開。

【參考譯文】

蕭燧,字照鄰,臨**人。蕭燧天生聰明有奇才,小時就能寫文章,紹興*年,考中了進士。他被授予平*府觀察推官。當時秦檜當權,秦檜親黨密告蕭燧,秋試時當調他為考試官,蕭燧問其中的原因,那人說:“秦檜的兒子將要應舉,想把應舉之事託付給你。”蕭燧聽後大怒說: “剛做官,怎麼敢欺騙我的良心呢?”秦檜從此對蕭燧懷恨在心。不久蕭燧被貶到秀州,到了那裡官員多了,就另換一個官員前往漕闈,秦檜的兒子秦熺果然中了前名。任官期滿,應當做學官,為避開秦檜,調靜*府任觀察推官然後回來。

蕭燧進士沒有中榜時,夢見神人給他看檔案,記得其中一聯說:“好像烈火熊熊,玉石一同焚燬;冬天鬱鬱蔥蔥,松柏堅守不動”後來果然符合了前面的事。不久,服父喪。三十二年,授馬董州教授。孝宗初年,他被授予諸王宮大國小教授。召諸教官輪對,蕭燧針對當時任官制度,提出“官當擇人,不當為人擇官。”皇上非常高興,制定了《用人論》賜給各位大臣。淳熙二年,遷國子司業兼起居舍人,進為起居郎。

在此之前,蕭燧調查官員的過失,朝廷上的議論多數是蕭燧,因為他做過縣令的經歷,於是就任命為左司諫。當時的宦官甘昪的門客胡與可、都承旨王抃的族叔王秬在朝廷之外都拿著符節,他們行事依靠權勢,沒有好的表現,蕭燧給皇上上奏罷免了他們。當時複議錄取官吏的事,皇上因此就問蕭燧,他回答說:“如今有德才和無德才的人混雜在一起,風俗澆薄虛浮,兵力未強,財力未富,應當臥薪嚐膽以求國內安定太平。如果自恃一點小富裕,萌生驕奢心理,不是我所能明白的。”皇上說:“忠言啊!”由於勸諫皇上正紀綱,接納正直的諫言;親近正直有修養的人,遠離奸佞小人;帝王的親信有功勞的可以用俸祿來獎賞,不可以給權力。皇上都高興地採納了。他任職嚴州期間,嚴州土地狹小,財力睏乏,剛到嚴州時,官府錢不到三千串,蕭燧勤儉理政。兩年間,勵精求治,以盈餘填補拖欠,各地都感到寬鬆;當時皇上正吝惜授予官職名分,沒有功勞不授予官職,下詔說蕭燧治理郡縣有方,有功勞,授予他敷文*待制,調他去治理婺州。嚴州送行的百姓站滿了道路,蕭燧幾乎不能走,送出嚴州境外的達千人。婺州與嚴州相鄰,百姓非常瞭解嚴州的制度,蕭燧沒花多大力氣就治理好了。一年天旱,浙西常平司請求移粟給嚴州,蕭燧說:“東部西部不屬同路,按說不應該給糧食,但哪能忍心對原管轄地區不管不問呢?”為此向朝廷請求,發放皇糧來救濟百姓。八年,皇上詔書召回他,說:“*浙一帶一年兩次旱災,想下詔書以求進諫,仍令各主管部門寬鬆各縣賦稅,但不要催得太緊。”十年,皇上說廣西一帶百姓的丁稅很難收取。但蕭燧到後事情大多能夠執行。百姓感激皇恩浩蕩,這一帶丁稅減半,也是自蕭燧開始的。紹熙四年去世,終年七十七歲。

知識點:人物傳記類

題型:文言文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