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文屋

位置:首頁 > 練習題 > 

(13分)近代*工業化不是對西方生產方式的原樣移植,存在著一條立足本土、工農結合、土洋結合進而現代化的道路。...

練習題3.32W

問題詳情:

(13分)近代*工業化不是對西方生產方式的原樣移植,存在著一條立足本土、工農結合、土洋結合進而現代化的道路。...

(13分)近代*工業化不是對西方生產方式的原樣移植,存在著一條立足本土、工農結合、土洋結合進而現代化的道路。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真正成為*工業化推動者的是清*,它以洋務派為代表。他們無論是辦*事工業,還是民用工業,其主導產業為鋼鐵、礦產、鐵路……即當時所謂的“機器礦路”。這是符合工業發展本身規律的,這些產業部門亦能對整個國民經濟產生影響。……此外,*午戰爭前,……廣大的手工業者和工場主起了切實的和重要的作用。他們使*工業化的發展方式有了自己本身的特徵。

                                     ——許紀霖、陳達凱主編《*現代化史》第一卷

    材料二  西洋棉貨的大量進口與沿海大城市新式紡織廠的興起,使得鄉村各種副業生產的相對利益發生巨大變化。機紗之供應誘匯出一些新的手工業,例如針織品及編花邊。不過,最主要的影響是使農戶把用於手工紡紗的勞動力移至手工織布。……隨著手工紡紗衰落同時發生的是手工織布的勃興。新式織布機為手織機提供了許多改良的啟示,結果手工織布的生產率有了顯著的提高,……儘管有洋布與國產機織布的強烈競爭,手工織布始終未喪失其為最有利的農村副業的資格。

                                     ——趙岡、陳鍾毅《*棉紡織史》

    材料三  1913及1930年*機器紗線產量及消費量統計表 (單位 :磅 )

1913年

1930年

本國紗線產額

200 000 000

982 070 800

進口紗線額

358 000 000

22 616 000

出口紗線額

43 987 064

機器織機消費量

15 000 000

206 913 532

手工織機消費量

543 000 000

753 786 204

                                ——摘編自彭南生《*早期工業化程序中的二元模式》

請問答:

(1)據材料一,歸納*工業化起步階段的發展特點。結合所學知識,簡要分析洋務運動對近代*工業化的主要影響。(5分)

(2)近代工業化對傳統農村經濟具有解構與重建的雙重作用。據材料二,指出*自然經濟解體的具體表現,概括近代工業化對農村副業生產帶來的有利變化。(4分)

(3)據材料三,分析這一時期我國棉紡織業各部門的發展狀況。綜合以上材料,請你簡要談談從近代*工業化歷程中得到的借鑑價值。(4分)

【回答】

(13分)

(1)特點:封建*主導;側重發展重工業;機器生產和手工生產並存。(3分)

主要影響:開啟了*近代工業化的步伐;客觀上刺激了民族資本主義工業的產生。(2分)

(2)具體表現:家庭棉紡織業的“紡”與“織”分離。(1分)

有利變化:新的手工業行業增多;生產技術得到革新;手工織布的競爭力得到提升。(3分)

(3)發展狀況:機器紡紗業有了長足發展,基本實現自給;機器織布業和手工織布業共同發展;手工織布業的消紗量占主導地位。(2分)

借鑑價值:工業化建設要立足國情;工業化要與傳統產業協調發展。(2分)

知識點:近代*經濟結構的變動與資本主義的曲折發展

題型:綜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