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文屋

位置:首頁 > 練習題 >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8~9題。再經胡城縣①杜荀鶴去歲曾經此縣城,縣民無口不冤聲。今來縣宰加朱紱②,便是...

練習題5.85K

問題詳情: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8~9題。再經胡城縣①杜荀鶴去歲曾經此縣城,縣民無口不冤聲。今來縣宰加朱紱②,便是...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8~9題。

再經胡城縣①

杜荀鶴

去歲曾經此縣城,縣民無口不冤聲。

今來縣宰加朱紱②,便是生靈血染成。

    【注】①胡城縣:故城在今安徽阜陽縣北。②朱紱(fú):系官印的紅*絲帶,唐詩中多用以指緋衣。唐制五品服淺緋,四品服深緋。

  8.這首詩表現了詩人什麼樣的感情,請具體說明。(6分)

  9.你認為這首詩最突出的表現手法是什麼,請簡要分析。(5分)

【回答】

 8.本詩表達了對當權者的怨憤、譴責及對百姓的深切同情。(3分)百姓無不滿含冤屈,縣境之內民不聊生,一年之後縣令卻得到升遷,加官晉爵。兩次經過胡城縣的所見所聞,使詩人對塗炭生靈的縣令、讓縣令得到升遷的在位者充滿怨憤,對處於水深火熱中的百姓產生深切的同情。(3分)(意思對即可)

    9.對比手法。(2分)描述了胡城縣官吏與百姓截然不同的生活境況,百姓流血,官員升遷,對比鮮明,突出了百姓生活的艱*悲慘和*酷吏的殘忍以及官場的汙濁。(3分)(如有其他*,只要能指出手法,結合詩歌分析,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給分)

    【詩歌鑑賞】

再經胡城縣

杜荀鶴

去歲曾經此縣城, 縣民無口不冤聲。

今來縣宰加朱紱, 便是生靈血染成。

題目是“再經胡城縣”,詩人自然會由“再經”而想到“初經”。寫“初經”的見聞,只從縣民方面落墨,未提縣宰;寫“再經”的見聞,只從縣宰方面著筆,未提縣民,這就給讀者打開了馳騁想象的天地。如果聽信封建統治階級所謂“愛民如子”之類的自我標榜,那麼讀到“縣民無口不冤聲”,只能設想那“冤”來自別的方面,而不會與縣宰聯絡起來;至於縣宰呢,作為縣民的“父母官”,必然在為縣民伸冤而奔走號呼。讀到“今來縣宰加朱紱”,也准以為“縣宰”由於為縣民伸冤而得到了上司的嘉獎,然而出人意料的是,詩人在寫了“初經”與“再經”的見聞之後,卻對縣宰的“朱紱”作出了“便是生靈血染成”的判斷,這真是石破天驚,匪夷所思!

結句引滿而發,對統治者的揭露與鞭撻不留餘地,這與常見的含蓄風格迥乎不同。但就藝術表現而言,詩中卻仍然有含而不露的東西在,因而也有餘味可尋。“縣民無口不冤聲”既然是“去歲”的見聞,那麼縣民喊的是什麼冤以及喊冤的結果如何,詩人當然記憶猶新,但沒有明寫。縣宰加朱紱”既然是“今來”的見聞,那麼這和縣民喊冤的結果有什麼聯絡,詩人當然很清楚,但也沒有明寫。而這沒有明寫的一切,又都是讀者迫切需要知道的,這就造成了懸念。最後,詩人才把縣宰的朱紱和縣民的鮮血這兩種顏*相同而*質相反的事物出人意外地結合在一起,寫出了驚心動魄的結句。那讀者迫切需要知道、但詩人沒有明寫的一切,就都見於言外,獲得了強烈的藝術效果。

縣宰未加朱紱之時,權勢還不夠大,腰桿還不夠硬,卻已經逼得“縣民無口不冤聲”;如今因*冤民而贏得了上級的嘉獎,加了朱紱,嚐到了甜頭,權勢更大,腰桿更硬,他又將幹些什麼呢?詩人也沒有明寫,然而弦外有音,讀者的心怎能不為之震動?

知識點:

題型:未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