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文屋

位置:首頁 > 練習題 > 

42.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秦孝公用商君,壞井田,開阡陌,急耕戰之賞,雖非古道,猶以務本之故,傾鄰國...

練習題1.31W

問題詳情:

42.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秦孝公用商君,壞井田,開阡陌,急耕戰之賞,雖非古道,猶以務本之故,傾鄰國...

42.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秦孝公用商君,壞井田,開阡陌,急耕戰之賞,雖非古道,猶以務本之故,傾鄰國而雄諸侯。然王制遂滅……庶人之富者累鉅萬,而貧者食糟糠;有國強者兼州域,而弱者喪社稷。        ——《漢書·食貨志》

材料二 (太和)九年,(北魏孝文帝)下詔均給天下民田:……奴婢、牛隨有無以還受(露田)。……諸土廣民稀之處,隨力所及,官借民種蒔……諸地狹之處……樂遷者聽逐空荒,不限異州他郡,唯不聽避勞就逸。其地足之處,不得無故而移。……諸宰民之官,各隨地給公田,刺史十五頃,太守十頃,治中別駕各八頃,縣令、郡丞六頃。更代(離職)相付。賣者坐(處罰)如律。    ——《魏書·食貨志》

材料三 (宋神宗)與王安石論助役事,安石辯數甚力。上曰:“無輕民事,惟艱。”安石曰:“陛下固知有是說,然又須審民事不可緩。”上曰:“修水土誠不可緩。”安石曰:“去徭役害農,亦民事也。  豈特修水土乃為民事?如修水土非陛下能勝異論,則誰肯為陛下盡力?且議助役事已一年,須令轉運使、提點刑獄、州縣體問百姓,然後立法,法成又當曉諭百姓,無一人有異論,然後著為令,則其於民事,可謂不輕矣。”——《續資治通鑑長編》

(1)材料一是怎樣評價商鞅變法的?(4分)結合所學知識,簡述商鞅促進社會經濟發展的措施。(2分)

(2)根據材料二,概括授田的主要標準(2)。結合所學知識,簡述授田在當時的作用(4分)

(3)根據材料三,簡述王安石的觀點(2)。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其相應的改革措施。(2分)

(4)以上材料反映的共同主題是什麼?(1)根據材料回答,三次改革的側重點是什麼?(3分)

【回答】

42.(1)使秦國強大,改變了當時的*格局;造成貧富分化。統一度量衡、貨*等。

(2)人口和耕牛;人地比例;官員級別。(任意兩點即可)保*了*的財政收入,促進了農業生產的恢復與發展。

(3)百姓徭役負擔過重是重要的民事。募役法。

(4)發展經濟。商鞅變法側重於改革舊的土地制度,孝文帝改革側重於開墾無主荒田,王安石變法側重於緩解百姓過重的負擔。

知識點:歷史上的重大改革

題型:綜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