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文屋

位置:首頁 > 練習題 > 

(10分)北宋時期,王安石發動了旨在改革北宋建國以來積弊的一場改革,但並未處理好具體實行的問題以及與反對者的關...

練習題2.24W

問題詳情:

(10分)北宋時期,王安石發動了旨在改革北宋建國以來積弊的一場改革,但並未處理好具體實行的問題以及與反對者的關...

(10分)北宋時期,王安石發動了旨在改革北宋建國以來積弊的一場改革,但並未處理好具體實行的問題以及與反對者的關係,所以當時和後人對其變法褒貶不一。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司馬光)請更張新法,曰:“……王安石不達政體,專用私見,變亂舊章,誤先帝任使,遂至民多失業,閭里怨嗟。……斂免役錢,寬富而困貧,以養浮浪之人,使農民失業,窮愁無告。”

——《續資治通鑑長編》

材料二 《宋史·王安石傳》記載,王安石曰:“變風俗,立法度,最方今之所急也。”上以為然……據家貲高下,各令出錢僱人充役……以東、西、南、北各千步,當四十一頃六十六畝一百六十步為一方。歲以九月,佐分地計量,驗地*好,分為五等。以地之等,均定稅數。

材料三 梁啟超在《*六大*家——王荊公》中把王安石比作*的克倫威爾,說他以“不世出之傑,而蒙天下之垢”,稱王安石是“三代下求完人,惟公庶足以當之矣”。……梁啟超對變法的結論是“實國史上,世界史上最有名譽之社會*”。

材料四 (王安石變法)首先利息並不低。王安石定的標準是年息二分,即貸款一萬,借期一年,利息二千。這其實已經很高了,而各地還要加碼。……利息高不說,手續還麻煩。……道道手續,都要給胥吏衙役交“好處費”……地方官就更是硬*攤派了。當然,層層攤派的同時,還照例有層層加碼。於是,不但貧下中農,就連富裕中農和富農、地主,也得“奉旨貸款”。結果,老百姓增加了負擔,地方官增加了收入。

——易中天《談王安石變法》

請回答:

(1)據材料一,司馬光對王安石變法態度如何?據材料二分析其所持態度的原因。(3分)

(2)梁啟超對王安石變法態度如何?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其原因。(5分)

(3)據材料四概括易中天的觀點。這種觀點對嗎?為什麼?(7分)

【回答】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依據材料分析理解問題的能力。第(1)問依據材料一中的“寬

富而困貧”“使農民失業”等關鍵語可以判斷出其反對變法的態度,依據材料二中“分地計量”、“以地之等,均定稅數”等有效資訊可知其反對變法的原因;第(2)問依據材料三及所學知識歸納概括;第(3)問要依據材料四歸納概括易中天的觀點,對其觀點的評價可自由發揮,言之成理即可。

*:(1)反對。實行免役法和方田均稅法等措施,觸動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

(2)肯定。因為梁啟超主張實行君主立憲制的改革,目的是為變法制造輿論。

(3)觀點:變法幫了*的忙。(意思相近即可)

第一種*:不正確。因為評價改革要放到當時特定的時代中去,從當時來看,變法是必要的,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至於*,這不是王安石變法本身造成的,*的根源是由封建君主*制度決定的。第二種*:有一定道理。因為在新法推行過程中,出現了用人不當的現象,危害了百姓的利益,引起*的反抗,這是變法失敗的原因之一。(*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知識點:歷史上的重大改革 王安石變法

題型:綜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