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文屋

位置:首頁 > 練習題 > 

二、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題。(35分)王猛,字景略,北海劇人也。少貧賤,以鬻畚為業。猛博學好兵書,謹重...

練習題3.33W

問題詳情:

二、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題。(35分)王猛,字景略,北海劇人也。少貧賤,以鬻畚為業。猛博學好兵書,謹重...

二、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題。(35分)

王猛,字景略,北海劇人也。少貧賤,以鬻畚為業。猛博學好兵書,謹重嚴毅,氣度雄遠。細事不幹其慮,自不參其神契,略不與交通。是以浮華之士鹹輕而笑之。猛悠然自得,不以屑懷。

少遊於鄴都,時人罕能識也。惟徐統見而奇之,召為功曹,遁而不應。遂隱於華*山。懷佐世之志,斂翼待時,候風雲而後動。桓溫入關,猛被褐而詣之,談當世之事,捫蝨而言,旁若無人。溫察而異之,問曰:“吾奉天子之命,率銳師十萬,杖義討逆,為百姓除殘賊,而三秦豪傑未有至者,何也?”猛曰:“公不遠數千裡,深入寇境,長安咫尺而不渡灞水,百姓未見公心故也。”溫默然無以酬之。溫之將還,賜猛車馬,拜*督護,請與俱南。猛還山諮師,師曰:“卿與桓溫豈並世哉!在此自可富貴,何為遠乎?”猛乃止。

苻堅將有大志聞猛名招之一見便若平生語及廢興大事異符同契若玄德之遇孔明也。及堅僭位,以猛為中書侍郎。時始平豪右縱橫,劫盜充斥,乃轉猛為始平令。猛下車,明法峻刑,澄察善惡,禁勒強豪。鞭殺一吏,百姓上書訟之,有司劾奏,檻車徵下廷尉詔獄。堅親問之,曰:“為政之體,德化為先,在任未幾而殺戮無數,何其酷也!”猛曰:“臣聞宰寧國以禮,治亂邦以法。陛下不以臣不才,任臣以劇邑,謹為明君翦除凶猾。始殺一奸,餘尚萬數,若以臣不能窮殘盡暴,肅清軌法者,敢不甘心鼎鑊,以謝孤負。酷政之刑,臣實未敢受之。”堅謂群臣日:“王景略固是夷吾、子產之儔也。”於是赦之。猛鎮冀州,堅遣猛於六州之內聽以便宜從事,簡召英俊,以補關東守宰,授訖,言臺除正。俄入為丞相,猛宰政公平,流放屍素,拔幽滯,顯賢才,外修兵革,內崇儒學,勸課農桑,教以廉恥,無罪而不刑,無才而不任。堅嘗從容謂猛曰:“卿夙夜匪懈,憂勤萬機,若文王得太公,吾將優遊以卒歲。”其見重如此。   

猛*剛明清肅,於善惡尤分。微時一餐之惠,睚眥之忿,靡不報焉,時論頗以此少之。                                                   (節選自《晉書·王猛傳》)

5.下面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

A.苻堅將有大志/聞猛名/招之一見/便若平生/語及廢興大事/異符同契/若玄德之遇孔明也/

B.苻堅將有大志/聞猛名/招之/一見便若平生/語及廢興大事/異符同契/若玄德之遇孔明也/

C.苻堅將有大志/聞猛名/招之/一見便若平生/語及廢興大事/異符同契若/玄德之遇孔明也/

D.苻堅將有大志/聞猛名/招之一見/便若平生/語及廢興大事/異符同契若/玄德之遇孔明也/

6.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僭”是超越本分的意思。“僭位”是指越分竊據上位。文中“及堅僭位”意思是說苻堅登上皇位並不是合法的。

B.《禮記·樂記》:“武王克殷,反商,未及下車,而封黃帝之後於薊。”後稱初即位或到任為“下車”。“猛下車,明法峻刑”中“下車”指王猛剛到任。

C.“便宜從事”指可斟酌情勢,不拘規制條文,不須請示,自行處理。“堅遣猛於六州之內聽以便宜從事”一句可見苻堅對王猛的信任。

D.“言臺除正”一句中的“臺”指“尚書檯”,有官吏任免的權利。“授訖,言臺除正”是說王猛對官吏有罷免權力,某官任職後,王猛只要上報尚書檯就可以除去官吏的正式任命。

7.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

A.王猛對事情有個人見解。如他與桓溫交談時,指出桓溫沒有得到關中地區豪傑的原因,是桓溫沒有渡過灞水到長安,老百姓沒有看到桓溫的心思。

B.王猛是既有判斷力又能接受建議的人。如徐統徵召他,他逃走不*;他本打算輔佐桓溫,但在老師的建議下沒去,最終選擇了苻堅。

C.王猛深得苻堅賞識。王猛曾因殺一小吏而受到苻堅親自審問,但他認為殺人確有酷政之嫌,但這也是為政的需要,最終苻堅稱讚他是管仲、子產那樣的人。

D.王猛也有缺點。他對善與惡也尤其分明,即使受人一餐飯這樣的小恩惠也要報答,但小小的怨恨他也要報復,這一點為人輕視。

8.把文中劃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20分)

⑴桓溫入關,猛被褐而詣之,談當世之事,捫蝨而言,旁若無人。

⑵猛宰政公平,流放屍素,拔幽滯,顯賢才,外修兵革,內崇儒學,勸課農桑。

【回答】

5.B本題考查文言斷句。首先應將句子迴歸文字,結合語境理解大意,這句話的大意是:苻堅有統一天下的大志,聽說王猛的名望後,召見他,一見面就如平素知己,談論歷代興亡大事,好像不同的符牌卻刻有相同的符文一樣,所見相同,就如劉備遇到了諸葛亮。然後再根據句中的一些斷句標誌進行斷句,本句主要藉助句中的名詞及動詞進行斷句,比如“苻堅”“大志”“猛”“名”“平生”“廢興大事”“玄德”“孔明”,動詞“有”“聞”“招”“見”“語”“若”“遇”等。斷完之後還要重新讀一遍,看有無講不通的地方或者違反情理的地方。

6.D“言臺除正”中的“除”是“任命”的意思。 “授訖,言臺除正”是說王猛可以先授予某人官職,然後只要上報尚書檯正式行文任命即可。

7.C在原文中為“酷政之刑,臣實未敢受之”對於“酷政之刑”這件事 “未敢受”就是不能接受。帶入原文一比較就可以發現C項錯誤。

8.⑴桓溫入關的時候,王猛穿著粗布衣服去拜見他,談論天下的大事,邊捉蝨子邊談,好像旁邊沒有人似的。(其中“被”“詣”“捫”各1分 ,整句句意通順1分,共4分)

⑵王猛治理政事公平,流徙放逐了不盡職的官員,提拔隱居而未被任用的人才,重用賢能的人才,對外加強*備,對內崇尚儒學,鼓勵督促百姓從事耕織。(其中“宰”“屍素”“拔”“幽滯”“勸課”各1分,整句句意通順1分,共6分)

【參考譯文】

王猛字景略,北海郡劇縣(今山東省壽光縣)人。年幼時家境貧寒,以賣畚箕為生。學識廣博,好讀兵書,謹慎穩重嚴肅堅毅,氣概雄強高遠,不為瑣事縈懷,若不是志趣相投之人,根本不與交往,因此浮華之士都輕視與嘲笑他。但王猛悠然自得,不把這些放在心上。

王猛年輕的時候到鄴都遊歷,當時很少有人能賞識他。只有徐統見到他認為他很奇特,召他做功曹。他逃避沒有*,於是隱居在華*山。王猛胸懷輔佐帝王創業的大志,收斂了羽翼等待時機,觀察形勢然後行動。桓溫入關的時候,王猛穿著粗布衣服去拜見他,談論天下的大事,邊捉蝨子邊談,好像旁邊沒有人似的。桓溫看著他,覺得他是個奇才,問道:“我奉皇上的命令,率領精銳的*隊十萬人,主持正義*叛逆,為百姓剷除凶暴的奸人,可是三秦大地的英雄豪傑沒有人前來歸附,這是為什麼呢?”王猛說:“您不怕千里路遠,深入奸人橫行的地方,離長安只有咫尺之遙,卻不渡過灞水,老百姓不知道您的心思的緣故啊。”桓溫黯然不語,沒有應對的話。桓溫即將撤*的時候,賞賜給王猛車馬,授予他*督護的官職,請他和自己一起到南方去。王猛回到山裡向老師請教這件事,老師說:“你和桓溫難道能同時建功立業?在這裡就可以得到富貴,為什麼要遠行呢?”王猛於是沒有去。

苻堅有統一天下的大志,聽說王猛的名望後,召見他,一見面就如平素知己,談論歷代興亡大事,好像不同的符牌卻刻有相同的符文一樣,所見相同,就如劉備遇到了諸葛亮。到了苻堅登上皇位,任命王猛做中書侍郎。當時始平縣地方豪強不守法度,任意胡為,搶劫與偷盜紛行,於是就調任王猛為始平縣令。王猛到任之初,宣示法令,嚴刑治理,明察善惡行為,嚴厲約束地方豪強。因以鞭刑處死一個官吏,百姓上訴控告他,有關官員也上奏*劫,詔令用刑車將他押送交廷尉立案追究。符堅親自審問他,說:”當政的根本,是以道德感化作為首選,你到任不久卻殺人無數,這是多麼的殘暴啊!”王猛說:“我聽說主管一個安寧的國家當用禮治,而治理一個*的國家當用法治。陛下不認為我無能,把政務繁難的縣交給我治理,我當為賢明的君主除去凶惡和姦猾之徒。剛殺了一個奸賊,其餘的尚有上萬,如果陛下認為我不能除盡凶暴之徒,維護法律制度,我豈敢不甘心受刑,為我辜負了陛下而謝罪。但因殘暴施政的罪名所受的刑罰,我實在不敢承受。”苻堅對眾大臣說:“王景略確實是管仲、子產那樣的人啊!”於是赦免了他。王猛鎮守冀州,苻堅任憑王猛在六個州之內斟酌事勢所宜,可自行處理而不必上奏,選拔任用才能傑出者,用來補充關東地區的郡守和縣令的缺員,授職之後,只要上報臺*正式行文任命即可。不久,入朝擔任宰相,王猛治理政事公平,流徙放逐了不盡職的官員,提拔隱居而未被任用的人才,重用賢能的人才,對外加強*備,對內崇尚儒學,鼓勵督促百姓從事耕織,進行正直和知恥的教育,沒有人有罪卻不被刑懲的,沒有人有才卻不被任用的。苻堅曾經悠然地對王猛說:”你日夜勤勞,毫不怠惰,為日常紛繁的政務擔憂、*勞,有了你,我就如周文王得到了姜太公一樣,將可以終年悠閒自得了。”王猛就是如此地被看重。

王猛*情剛毅明察清正嚴肅,對於善與惡尤其分明。地位低下時,受人一餐飯這樣的小小的恩惠,沒有不報答的;怒目相視這樣的小小的怨恨,沒有不報復的。當時的輿論因此相當地輕視他。

知識點:人物傳記類

題型:文言文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