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文屋

位置:首頁 > 練習題 >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5-8題。保護*耕作背後的環境壓力有關專家指出沙塵暴的源頭主要是塵源,它主要來自農田和退化...

練習題3.13W

問題詳情: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5-8題。保護*耕作背後的環境壓力有關專家指出沙塵暴的源頭主要是塵源,它主要來自農田和退化...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5-8題。


保護*耕作背後的環境壓力


有關專家指出沙塵暴的源頭主要是塵源,它主要來自農田和退化的草地,而不是沙漠。傳統耕作方式一般需要通過翻耕、耙蘑將土地整得細碎、平整,令地表乾淨整潔。這種地塊下雨時容易產生徑流,冬春季節遇到大風時容易發生風蝕,成為沙塵暴的主要塵源。


傳統農業對秸稈的處理一般採取焚燒、收割或打碎秸稈後再翻地耙平等方法。焚燒秸稈不僅汙染環境,也是對資源的浪費,而將秸稈收割或打碎都要使用機器,耗費大量能源。收割過後,地表失去作物的保護,進入“裸露休閒”狀態。而農田土壤表面幾釐米的土是最肥的,乾燥的土壤很容易被風颳走,這不僅白白浪費資源,也造成環境汙染。


把秸稈賣給造紙廠或作為燃料,這樣做從經濟效益上看比堆在地裡好。秸稈不還田會使土地變得越來越貧瘠。為了保*產量,就只好增加化肥使用量,導致我國農業生產中單位面積的化肥用量是世界上最多的。過多地施用化肥還導致糧食品質下降。因此,從全域性、長期考慮,治理沙塵暴的花費要比利用秸稈帶來的效益多得多。


已開發國家早在幾十年前,就已經開始使用一種叫做保護*耕作的方法。核心是不翻耕土地,地表有秸稈覆蓋,免耕播種。所以,保護*耕作無須做耕地、耙地、清理秸稈這些工作,節省了耕地耙地所消耗的成本。在產量方面,採用保護*耕作,平均可增加10%左右。雖然產量增長在地區之間、作物種類之間存在差異,但至少不會減產。


實施保護*耕作不僅可以增加產量、節約成本,按每個農戶7畝地、每畝地能增產節本100元計算,一年能夠增加的收入為700元。“最大的好處還是在環境效益上。實施這一技術後,水分利用率平均增加12%,農田揚塵減少50%以上。”


上世紀90年代初,我國開始在山西省進行系統的保護*耕作試驗。2002年,農業部在西召開全國第一次保護*耕作現場會,啟動保護*耕作示範工程,目前,示範縣數量已經發展到167個,面積超過了1000萬畝。


為改善*市生態環境、迎接2008年*奧運會,從2006年到2008年,*市所有耕地都將逐步使用保護*耕作法。


然而,即使在現在,讓農民接受保護*耕作技術仍然有難度。免耕播種後,種子已經發芽出苗,而且長得很好。可是有的農民仍然會把秸稈揀出來燒掉。問起原因,他們也答不上來,只是說“放在地裡難看”。


結合國內外的成功經驗,老百姓從接觸到接受並且自覺實施保護*耕作,一般需要5到7年甚至更長一些的時間。


我國實施保護*耕作應該有政策的引導和扶持。首先要轉變農民的思想意識,而這需要較長時間的政策引導;第二,我們要解決實施保護*耕作的手段,也就是機器的問題,因為保護*耕作將大量秸稈留在地表,如果沒有機器作業,最終很難被農民接受,因此,必須結合我國農村地塊小、拖拉機動力小、農民經濟條件差的現實,創新設計方法,研發適合我國國情的免耕播種機;第三,國家還應鼓勵農機大戶購買保護*耕作所需的機器。


5.下面對“傳統耕作方式”的缺點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 將土地整得細碎平整,冬春季節容易發生風蝕,成為沙塵暴的主要塵源。


B. 導致農業生產對化肥的依賴程度增加;而增加化肥使用量,降低了糧食品質。


C. 把秸稈賣掉或作為燃料,雖然有一定的經濟效益,但容易造成土地貧瘠。


D. 將秸稈焚燒、收割或者打碎後再翻地,都會造成環境汙染、資源浪費、能源耗費。


6. 面對“保護*耕作法”本質特點的解說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A. 用保護*耕作技術進行耕種,可以增加糧食產量10%左右,從而增加農民的收入。


B. 實施保護*耕作技術可以節約處理秸稈、購買化肥、灌溉用水的費用,降低生產成本。


C. 保護*耕作技術要求不翻耕土地,地表有秸稈覆蓋,免耕播種。


D. 採用保護*耕作技術,水分利用率增加,農田揚塵減少,有良好的環境效益。


7. 下列說法與原文不相符的一項是


A. 將秸稈留在地裡,能很好地保護土壤,使土壤不致進入“裸露休閒”狀態,並有助於保持土地的肥力。


B.採用保護*耕作法耕種,可以使作物產量增加,雖然產量增長因各地情況不同而有差異。


C. 在保護*耕作示範縣出現農民覺得“秸稈放在地裡難看”而要把它們拔掉的現象,主要原因是農民文化素質較低,不容易接受新事物。


D. 採用保護*耕作法的主要價值在於大量減少農田揚塵,截斷沙塵暴部分塵源,從而降低沙塵暴的強度和頻率。


8. 根據原文提供的資訊,以下推斷正確的一項是


A. *市將用三年時間逐步使所有耕地都使用保護*耕作法,到2008年奧運會期間,*的空氣質量將得到根本*提升。


B. 我國保護*耕作法的研究已經走過由試驗到有167個示範縣的歷程,結合國內外的成功經驗,全國大部分耕地採用保護*耕作法已是指日可待。


C. 如果國家制定相關政策,積極引導、扶持、推廣保護*耕作法,並扶持保護*耕作機具的研究、生產和購買,將使農民逐步自覺實施保護*耕作。


D. 在保護*耕作示範縣,作物產量增加,農田揚塵減少,農民生活質量和當地空氣質量都有明顯提高。

【回答】

5.D.“都會造成環境汙染、資源浪費、能源耗費”以偏概全。


6.C.其他三項都是運用保護*耕作法的結果。答非所問。


7.C.主要原因是農民觀念沒有跟上。能用保護*耕作法耕種,說明他們能接受新事物。


8.C.(A.“*的空氣質量將得到根本*提升”誇大結果; B.“全國大部分耕地採用保護*耕作法已是指日可待”誇大結果。D.“農民生活質量和當地空氣質量都有明顯提高。”無中生有。

知識點:單元測試

題型:未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