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文屋

位置:首頁 > 練習題 >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題目。曹劌論戰十年春,齊師伐我。公將戰。曹劌請見。其鄉人曰:“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劌...

練習題1.69W

問題詳情: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題目。曹劌論戰十年春,齊師伐我。公將戰。曹劌請見。其鄉人曰:“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劌...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題目。

曹劌論戰

十年春,齊師伐我。公將戰。曹劌請見。其鄉人曰:“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劌曰:“肉食者鄙,未能遠謀。”乃入見。問:“何以戰?”公曰:“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對曰:“小惠未遍,民弗從也。”公曰:“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對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對曰:“忠之屬也。可以一戰。戰則請從。”

公與之乘。戰於長勺。公將鼓之。劌曰:“未可。”齊人三鼓。劌曰:“可矣。”齊師敗績。公將馳之。劌曰:“未可。”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齊師。

既克,公問其故。對曰:“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

1.解釋下列加點的詞語。

⑴又何間焉(        )                ⑵小大之獄(        )

⑶神弗福也(        )                ⑷望其旗靡(        )

2.用現代漢語翻譯文中畫線的句子。

⑴忠之屬也。可以一戰。

                                                                               

⑴     彼竭我盈,故克之。

                                                                               

3.下列對文章內容和寫法分析不當的一項是(        )

A.魯莊公看重衣食、祭祀等因素對戰爭勝負的影響,由此可以看出其人格的卑鄙。

B.曹劌對人心向背的重視,對進攻和追擊時機的把握,都表現出他的深謀遠慮。

C.文中的對話描寫很精*,人物語言極具個*,符合人物的身份、地位、*格

D.本文緊扣“論戰”,詳寫戰前準備和戰後論述,略寫戰爭過程,材料剪裁得當。

4.曹劌與連結材料”中的燭之武在強敵入侵時,表現出不同的救國態度和精神品質。請結合選文和“連結材料”,作簡要分析。

【連結材料】晉、秦國鄭①。鄭文公②使燭之武③見秦君,武辭焉。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過也。然鄭亡,子亦有不利焉!”遂許之。

【注】①晉、秦、鄭:都是春秋時期的諸侯國。②鄭文公:鄭國國君。③燭之武:鄭國養馬官,有謀略。

                                                                                             

                                                                                             

                                                                                              

【回答】

1.①參與   ②古今異義詞,案件  ③賜福,保佑  ④倒下 2.①(這)是盡職分之類的事情,可以憑藉(這個條件)打一仗。  ②他們的士氣已經消失而我*的士氣正旺盛,所以才戰勝了他們。 3.A 4.①曹劌具有卓越的*事智謀和指揮才能,能在瞬息萬變的戰爭中沉著、冷靜、果斷地號令*隊,曹劌就是長勺勝戰的權威和統帥。文中多記曹劌簡短、果敢的言行:“請見”“問戰”“請從”、於戰鬥中兩置可否……這一系列活動表現出一名出身下層而深謀遠慮的謀士的精明幹練。以曹劌與“鄉人”的對比突出曹劌抗敵禦侮的責任感和護衛宗國的*熱忱。從曹劌與魯莊公的對比中,以莊公的駑鈍、浮躁反襯曹劌的機敏、持重。②燭之武臨危受命,他在鄭文公一番誠意和透徹的分析下,拋開個人感傷和利益,承擔起關係國家生死存亡的重任,體現了燭之武的深明大義。

【解析】

1.本題考查對文言實詞的理解能力。考生要根據課內的積累並結合語境,認真分析,確認詞義。 ①句意為:你又何必參與其間呢?間:參與; ②句意為:大大小小的訴訟案件;獄:古今異義詞,案件。 ③句意為:神是不會保佑您的。福:賜福,保佑; ④句意為:望見他們的*旗也已經倒下了。靡:倒下。

2.本題考查翻譯句子的能力。解答時一定要先回到語境中,根據語境讀懂句子的整體意思,然後思考命題者可能確定的賦分點,首先要找出關鍵實詞、虛詞,檢視有無特殊句式,運用“留”“刪”“調”“換”“補”的方法,直譯為主,意譯為輔。並按現代漢語的規範,將翻譯過來的內容進行適當調整,達到詞達句順。 ①句中重點的詞有:忠,盡力做好分內的事;屬,種類;可,可以;以,憑藉;

句意為:(這)是盡職分之類的事情,可以憑藉(這個條件)打一仗。 ②句中重點的詞有:彼,代詞,指齊*方面;盈,充沛,飽滿,這裡指士氣旺盛;故,所以;克,戰勝;句意為:他們的士氣已經消失而我*的士氣正旺盛,所以才戰勝了他們。

3.本題考查對文章內容和寫法分析的能力。 A.有誤,魯莊公看重衣食、祭祀等因素對戰爭勝負的影響,表現了他的目光短淺,而非人格的卑鄙。     BCD.正確;故選:A。

4.本題考查分析文章內容的能力。根據選文內容可知面對齊國的進犯,曹劌是主動請求晉見莊公的,作者記了他與“鄉人”的一番對話。鄉人善意地勸說他不要去參與“肉食者”的事,曹劌卻坦直地回答:“肉食者鄙,未能遠謀。”,曹劌表示出對“肉食者”的不信任並積極要求參與國家的決策。如今齊*壓境,曹劌與魯莊公圍繞“何以戰”的論題進行了嚴肅的對話。魯莊公心無成算,對曹劌鄭重的詢問作不出爽快切要的回答。他先提出“衣食”的分配,“弗敢專也,必以分人”;又說到神靈的祭祀,“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前者不是普遍施予民眾的實惠,無關戰事全域性;後者是例行的宗教*禮節,並非對民眾的真誠許諾,因此二者都為曹劌所否定。唯有最後在莊公提出治理訟獄“必以情”的一點,曹劌認為“忠之屬也”還算是盡心務實的一項,認定“可以一戰”,並隨即提出直接參戰的要求。 根據連線材料中的句子“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過也。然鄭亡,子亦有不利焉!”可知鄭文公前期並沒重用燭之武,由“遂許之”可知他答應了鄭文公出使秦國,由此分析即可得知*。

【連結材料參考譯文】   晉和秦聯合圍攻鄭國。鄭國國君鄭文公派燭之武去見秦君,燭之武推辭不去。鄭文公說:“我沒能及早重用您,現在因情況緊急而求您,是我的過錯。然而鄭過滅亡了,對您也不利啊!”燭之武就答應了這件事。

知識點:歷史事件類

題型:文言文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