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文屋

位置:首頁 > 練習題 > 

19.根據下面的材料,自選角度,自擬題目,自選文體,聯絡實際,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某節目主持人在談到時...

練習題7.35K

問題詳情:

19.根據下面的材料,自選角度,自擬題目,自選文體,聯絡實際,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某節目主持人在談到時...

19.根據下面的材料,自選角度,自擬題目,自選文體,聯絡實際,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

某節目主持人在談到時下人們的閱讀狀況時說到:“喜歡是和能力相關的,一個人能力有限,他能喜歡的東西也少。在我們還沒有足夠能力去喜歡之前,先要在不喜歡中提升自己的能力。而很多人的現狀是,找不到自己喜歡的,又放棄了自己不喜歡的,所以就失去了提升自己的機會。”

這段話引發了你怎樣的思考?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回答】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興趣是人們活動強有力的動機之一,它能調動起人的生命力,使大家熱衷於自己的事業而樂此不疲。人對自然產生興趣,就能引發出對事物的體驗,對問題的思索;人對生活產生興趣,就能引發因好奇而實踐,因驗*而發現。古往今來,許多成就輝煌的成功人士,他們的事業往往萌生於青少年時代的興趣中,延著興趣開拓的道路走下去,找到了自己事業成功的路徑。

被喻為“科學巨人”的牛頓在蘋果樹下看書時,從一個蘋果成熟落下而引發了聯想。試想一個蘋果掉下來是一件怪事嗎?不,它很常見。誰也沒有去注意它,因為我們覺得沒有什麼大驚小怪的,它不掉下來難道飛上去嗎?正是牛頓對這個我們不在意的問題有了濃厚的興趣,既而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

著名科學家達爾文,因一次考察,對某島上動物外型的異樣產生興趣。也許我們會奇怪一陣子,就逐漸淡忘,但達爾文卻不罷休,進入更深一層的研究,用了22年時間寫成了《物種起源》一書,提出進化論。*了多年以來“世界上的一切生物都是上帝創造的”這個亙古不變的說法。如果不是興趣促使他鍥而不捨地探討,也許我們至今仍在信奉著神的創造。

這正驗*了孔老夫子的一句話:“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有一家雜誌曾用“終日計算,冥思苦想”為標題介紹了楊振寧的物理研究。楊振寧因此不大高興,他對人們說:“尤其不同意的是這個“苦”字,什麼叫苦?自己不願意做,又因為外界的壓力非做不可,這才叫苦。研究物理是沒有苦的概念的,物理學是非常引人入勝的。只要我對物理學有了興趣,我就會被它那不可抗拒的力量所吸引。”

確實,同樣從事研究的兩個人,一個是“我希望能學”,另一個是“希望我能學”,主動與被動間會產生截然不同的效果。據心理學家驗*,人若擁有良好的心態與強烈的求知熱情,他的靈感便會一觸即發,如泉眼般源源不斷,那麼結果也會事半功倍;反之,用一張愁眉苦臉面對探討,就像一部機器,沒有想法,說不定方案不僅未能得出,還可能弄巧成拙。由此可想,為什麼我們身邊經常發生一些慘不忍睹的案件?因被逼學習而跳樓,結束大好的青春年華;因被逼練鋼琴而寧肯自砍手,擺脫約束獲得自由。而熱愛者善於發現其中的奧祕,幾乎一離開就要生病。這就是“有興趣”與“無興趣”的最大區別。

人是健忘的,總會丟三落四、忘這忘那,但是對於感興趣的事物,卻像烙上了印,永遠銘記於心。生活中,人會對美麗的風景過目不忘;人會對喜歡的物品清楚瞭解……這都是興趣愛好在起著作用。不管是生活,還是學習,當你對它充滿興趣,你就會發現,記住它是一件多麼簡單的事情。

人的成功需要正確的引導,那最好的老師就是興趣,它推動著人們主動地去開拓進取,促使我們學會發現身邊的大小事。無論是遼闊寬廣的大地,還是浩瀚無垠的海洋;無論是形形**的人生,還是生生不息的物種,它們都存在著千千萬萬個“為什麼”,等著我們洋溢著滿懷的興趣去發掘其中的道理。

【解析】

試題分析:這是一道材料作文題,材料講述了主持人有關能力與喜歡的關係,材料中主持人的話語認為,培養興趣、堅持學習、要擁有追求,不斷的磨練和提升自己的能力,才能成功。對於主持人的話,可同意這位主持人的話。也可不同意主持人的話。然後結合著現實生活中很多人以不喜歡作為不學習、不追求的藉口,最後無所成就的社會現象分析喜歡與能力的關係。顧名思義,喜歡可理解為興趣,喜歡是需要先提高能力的,不深入學習就能喜歡的往往也很膚淺。而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對於不喜歡的事物,即便掌握了也無快樂感、成就感,而且學習、追求的過程中也會事倍功半。因此也可從興趣與愛好等角度立意。

考點:能寫論述類、實用類和文學類文章。能力層級為表達運用 E

知識點:材料作文

題型: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