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文屋

位置:首頁 > 練習題 >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後面各題。陳子昂,字伯玉,梓州*洪人。文明初,舉進士。時高宗崩於東都,將遷梓宮長安。於是...

練習題1.87W

問題詳情: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後面各題。陳子昂,字伯玉,梓州*洪人。文明初,舉進士。時高宗崩於東都,將遷梓宮長安。於是...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後面各題。

陳子昂,字伯玉,梓州*洪人。文明初,舉進士。

時高宗崩於東都,將遷梓宮長安。於是,關中無歲,子昂盛言東都勝塏,亦可營山陵。武后奇其才,召見金華殿。子昂貌柔野少威儀而佔對慷慨擢麟臺正字拱初詔問群臣調元氣當以何道子昂因是勸後興明堂太學,即上言:“臣願陛下為唐恢萬世之業,相國南郊,建明堂。乃月孟春,躬藉田、親蠶以勸農桑,養三老、五更以教孝悌,明訟恤獄以息淫刑,修文德以止干戈,察孝廉以除貪吏。”又言:“‘君子三年不為禮,禮必壞,三年不為樂,樂必崩’,奈何為天下而輕禮樂哉?願引胄子使歸太學,國家之大務不可廢已。”

    後召見,賜筆札中書省,令條上利害。子昂對三事。其一言:昔堯舜不下席而化天下,蓋黜陟幽明。陛下知難得人,則不如少出使。其二言:國家興衰,在縣令也。今吏部調縣令如補一尉,但計資考,不求賢良。故庸人皆任縣令,教化之陵遲,顧不甚哉!其三言:宜脩文德,去刑罰,勸農桑,以息疲民。蠻夷知*有聖王,必累譯至矣。

    於時,吐蕃、九姓叛。子昂上疏曰:“盜興則安北不全,甘、涼以往,蹺以待陷,後為邊患,禍未可量。此國家大機,不可失也。”其後吐蕃果入寇,終後世為邊患最甚。後復召見,使論為政之要,適時不便者,毋援上古,角空言。子昂乃奏八科:一措刑,二官人,三知賢,四去疑,五招諫,六勸賞,七息兵,八安宗子。俄遷右衛胄曹參*。雖數召見問政事,論亦詳切,顧奏聞輒罷。

聖歷初,以父老,表解官歸侍,詔以官供養。會父喪,廬冢次,每哀慟,聞者為涕。縣令段簡貪暴,聞其富,欲害子昂,家人納錢二十萬緡。簡薄其賂,捕送獄中。子昂之見捕,自筮,卦成,驚曰:“天命不佑,吾殆死乎!”果死獄中,年四十三。

唐興,文章承徐、庾餘風,天下祖尚,子昂始變雅正。所論著,當世以為法。大曆中,東川節度使李叔明為立旌德碑於梓州,而學堂至今猶存。

(節選自《新唐書·陳子昂傳》,有改動)

15.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

A.子昂貌柔/野少威儀/而佔對慷慨/擢麟臺/正字拱初/詔問群臣/調元氣當以何道/子昂因是勸/後興明堂/大學/

B.子昂貌柔野/少威儀/而佔對慷慨/擢麟臺正字/拱初/詔問群臣/調元氣當以何道/子昂因是勸/後興明堂大學/

C.子昂貌柔/野少威儀/而佔對慷慨/擢麟臺/正字拱初/詔問群臣/調元氣當以何道/子昂因是勸後興明堂大學/

D.子昂貌柔野/少威儀/而佔對慷慨/擢麟臺正字/拱初/詔問群臣/調元氣當以何道/子昂因是勸後興明堂/大學/

16.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山”“陵”都具有“高大、雄偉、永久”之義,君主之墓被喻為“山陵”,天子去世被稱為“山陵崩”。而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不祿”。

B.“三老五更”,為鄉官之名,由年老致仕而有經驗之鄉間耆老擔任,掌管教化,天子以父兄之禮養之。皇帝向三老五更示敬時,行跪拜之禮。

C.“蠻夷”是我國古代對華夏民族以外的其他民族的泛稱,包括南蠻和東夷;近代魏源提出“師夷長技以制夷”,其中的“夷”則是指西洋人。

D.“表”是古代的一種文體,是臣子寫給皇帝的書信、奏章,《出師表》、《陳情表》都是這種文體;“表”還可做動詞,是“以表上奏”的意思。

17.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項是(    )

A.陳子昂生*耿介,直言敢諫。唐高宗病逝於洛陽,武后執掌朝政,將遷梓宮歸葬長安。子昂聞後,上書極力陳說洛陽可建山陵,武后看後,嘆其才,授予他官職。

B.陳子昂心懷蒼生,體恤百姓。提出少派使臣勞乏百姓、多派賢良擔任縣令、讓百姓休養生息。武后也多次召見他詢問政事,言辭詳盡急切,最終總是付諸實踐。

C.陳子昂對天下有憂患意識,對邊防頗有遠見。他提出必須保全安北府,否則其日後成為邊患,災禍不堪設想。後來吐蕃果然入侵,成為後世最嚴重的邊患。

D.陳子昂引領初唐一代文風。他提倡文辭質樸、內容充實的風雅正道,其論著成為時人創作的法則,後人也給了他很高的評價,立旌德碑、建學堂紀念他。

18.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養三老、五更以教孝悌,明訟恤獄以息淫刑,修文德以止干戈,察孝廉以除貪吏。

(2)簡薄其賂,捕送獄中。子昂之見捕,自筮,卦成,驚曰:“天命不祐,吾殆死乎!”

【回答】

15.D

16.A

17.B

18.

(1)奉養三老五更來教導(百姓)孝敬父母、敬愛兄長,明察案件、謹慎判處來制止濫用刑罰,整治禮樂教化來停止戰爭,考察舉薦忠孝廉潔之士來清除*汙吏;

(2)段簡認為財物太少,把陳子昂抓去關進了監獄。陳子昂被捕時,自己占卜,卦象佔出後,驚駭地說:“天意不肯保佑,我大概要死了!”

【解析】

試題分析:

15.給文言文語段斷句,需要在通文意初斷句的基礎上,對不能斷開的字詞要研究前後語句的含義及聯絡,看看斷在哪裡語意才能明白,句子前後的聯絡往往都有標誌可尋,只要抓住了這些標誌,就可以輕鬆斷句,同時,需要掌握語句的大意,本句話的意思為:陳子昂外貌溫順質樸,儀容威嚴不足,但對答交談情緒激昂,被提升為麟臺正字。武則天垂拱初年,下詔書諮詢朝臣們:“該用什麼辦法調養國家元氣?”陳子昂乘機建議武后興辦明堂、太學。本題可據此得出*。

【考點定位】理解文中的句子。能力層級為理解B。

【名師點睛】本題考查文言斷句的能力,回答此題,要對所給語段進行分析。所給語段中,“擢”、“詔問”等是謂語,根據這一內容可以準確判斷層次,當然本題也可運用排除法較為簡單,根據貌怎麼樣,可以推知,*AC停頓有誤,而*B中“子昂因是勸”沒有實際意義, 所以不能單獨停頓,故選擇*為D。

16.此題考查對古代文學文化常識的識記,需要結合選項認真分析、判斷即可。A項,應為:大夫去世曰“卒”,士人去世曰“不祿”。

【考點定位】識記文學常識。能力層級為識記A。

【名師點睛】本題考查識記並理解文化常識的能力,需要積累諸多內容。此題要求掌握古代對人“死”的不同說法。天子死:崩,也叫“駕崩”、“山陵崩”、“歸西”、“駕鶴歸西”、“馭龍歸西”、“殯天”;諸侯或后妃死:薨(或薨逝、薨亡);大夫死:卒;士死:不祿;庶人:死。本題據此回答即可。

17.解答此類題時,閱讀一定要細緻,要回到原文中逐句比較。依據文意,力求明辨各選項表述的正誤。特別要注意其中的細微末節的毛病,例如事件的前後倒置,內容上的歸納不完整,中心概括上的無中生有,片面遺漏,強拉硬連,任意拔高等等。B項“最終總是付諸實踐”錯,原文為“雖數召見問政事,論亦詳切,顧奏聞輒罷”。

【考點定位】評價文章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度。能力層級為鑑賞評價D。

【名師點睛】假設法和代入法是解答此類題最好的方法,即假設這些選項的內容都是正確的,用來加深理解原文,然後再用代入法,一一與原文比照驗正,就會發現與原文內容不符的選項,排除即可。本題的設定錯項主要是考查學生對語境中一些關鍵字詞的理解。正確解答這類題,需仔細閱讀全文,比較準確全面地把握文章大意。本題中,B項說法過於絕對,所以是錯誤的。

18.本題首先要找出關鍵字或句式進行翻譯,一般為直譯,除一些帶有比喻*的詞語然後再整體翻譯,並按現代漢語的規範,達到詞達句順。關鍵字:(1)“孝悌”:孝敬父母、敬愛兄長;“淫”:濫,過度的;“干戈”:戰爭;“察”:考察舉薦。(2)“薄”:認為。少;“見”:被;“筮”:

占卜;“殆”:大概。

【考點定位】翻譯文中的句子。能力層級為理解B。

【名師點睛】本題可以參考文言文翻譯題的做法。文言文題首先要找出關鍵字或句式進行翻譯,一般為直譯。文言文的翻譯,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換、組詞、保留、省略。對古今異義的詞語要“替換”;對古今詞義大體一致的詞語則“組詞”;對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對古漢語中的同義反復的詞語可以“省略”其中一個,有些虛詞不必要或難於恰當翻譯出來的也可以“省略”。

【文言文翻譯】

陳子昂字伯玉,梓州*洪縣人。(睿宗李旦)文明元年(684)考取進士。

這時高宗李治在東都洛陽逝世,朝廷打算把靈柩遷回長安,當時,關中饑荒,陳子昂極力陳述東都洛陽風景優美,也可以建造陵墓。則天皇后認為他是傑出人才,在金華殿召見了他。陳子昂外貌溫順質樸,儀容威嚴不足,但對答交談情緒激昂,被提升為麟臺正字。武則天垂拱初年,下詔書諮詢朝臣們:“該用什麼辦法調養國家元氣?”陳子昂乘機建議武后興辦明堂、太學,當即進言說:“我惟願陛下為大唐擴大萬代的基業,在京城南郊選擇一個地方,修建明堂。孟春時節,陛下親自舉行耕田、養蠶禮儀來鼓勵農桑,奉養三老五更來教導(百姓)孝敬父母、敬愛兄長,明察案件、謹慎判處來制止濫用刑罰,整治禮樂教化來停止戰爭,考察舉薦忠孝廉潔之士來清除*汙吏。”他還進言說:“‘君子三年不舉行禮儀教化活動,禮儀必然敗壞,三年不奏音樂(感化人心),樂教必然崩毀’,怎能治理國家卻不重視禮樂呢?希望讓貴族子弟迴歸太學學習,這是國家大事,不能廢止。”

    則天皇后召見了他,下手諭給中書省,要他逐條陳述朝政的利害得失。陳子昂寫了三條對策。第一條說:古代唐堯、虞舜不離坐位卻教化天下,因為能夠黜退昏愚的官員,晉升賢明的官員。陛下感到難得物*到這樣的人,倒不如少派人出去。第二條說:國家興盛衰落,關鍵就在縣令。如今吏部調任縣令如同補派一個縣尉,只考慮資歷年紀,不講究賢德才幹。所以庸人都當縣令,教化衰落,能不嚴重嗎!第三條說:應當興禮樂教化,取消刑罰,鼓勵農業生產,讓疲憊的百姓休養生息。外族知道*有聖明的君主,必然一再懇請來華朝拜了。

    就在這時,吐蕃、九姓鐵勒叛亂。陳子昂呈遞奏疏說:“盜賊興起,安北府就不能保全,甘州、涼州以北,動盪不定容易攻佔,其後成為邊境禍患,災禍不堪設想。這是國家的關鍵大事,(處理上)不能失誤。”那以後,吐蕃果然入侵,始終成為後世最嚴重的邊境禍患。則天皇后又召見他,要他論述主持朝政的要領,(批評)不恰當的時政,不要引經據典,大發空洞議論。陳子昂於是稟奏了八個問題:一是廢棄刑罰,二是民可任官,三是任用賢才,四是去掉猜忌,五是徵求批評,六是鼓勵獎賞,七是停止征伐,八是安置皇族子弟。不久遷任右衛胄曹參*。雖然(武后)多次召見陳子昂諮詢朝廷政務,(陳子昂)言詞詳盡急切,只不過最後都是說了就放下。

武則天聖歷初年,由於父親年事已高,陳子昂上表請求辭官回家侍候,詔令戴職供養。父親去世,他在墳墓旁邊修建戶室(守孝),常常放聲痛哭,聽到的人也為他落淚。縣令段簡貪婪凶殘,聽說他家富裕,要殘害他,家屬送給段簡二十萬緡錢。段簡認為財物太少,把陳子昂抓去關進了監獄。陳子昂被捕時,自己占卜,卦象佔出後,驚駭地說:“天意不肯保佑,我大概要死了!”果然死在監獄,終年四十三歲。

    初唐時期,詩文繼承南北朝時徐陵、庾信(辭藻華麗內容空洞)的風格,全國宗奉提倡,至陳子昂才提倡(文辭質樸內容充實)的風雅正道。陳子昂的論著,時人作為法則。代宗大曆年間,東川節度使李叔明在梓州為他樹立旌德碑,碑旁的那所學校至今還在。

知識點:人物傳記類

題型:文言文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