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文屋

位置:首頁 > 練習題 >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2~14題憶蔡尚思先生施宣圓5月20日,我國著名的歷史學家、哲學家、思想家蔡尚思先生走完...

練習題1.05W

問題詳情: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2~14題憶蔡尚思先生施宣圓5月20日,我國著名的歷史學家、哲學家、思想家蔡尚思先生走完...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2~14題


憶蔡尚思先生


施宣圓


5月20日,我國著名的歷史學家、哲學家、思想家蔡尚思先生走完了他漫長的一生,享年104歲。噩耗傳來,我思緒滾滾,腦海中不禁浮現出先生的音容笑貌……


與匡亞明先生爭論孔子


蔡尚思先生是我的老師。上世紀60年代初,他給我們年級上*近現代史選修課,我有時去旁聽。那時老師下課後就回去,學生和他們接觸不多。我和他熟悉是在80年代初以後,我常常去他家和他聊天。


1987年2月的一天,他來電要我去他家,說有事和我商量。我到了他家,他取出一張《文匯報》,指著學林版一篇匡亞明先生的文章《如何實事求是地評價孔子》說,他不同意匡老的觀點,要寫文章同他商榷。


匡老是老*,是南京大學校長,是一位孔子研究專家。匡老的這篇文章提出用“三分法”來考察孔子的思想。所謂“三分法”,一是凡屬於維護封建統治,維護宗法等級制、*君王統治利益的,必須批判,必須決裂;二是凡屬於含有合理因素、又含有歷史侷限*帶來的消極因素的思想,必須進行科學分析,批判其消極因素,吸取其積極因素;三是凡屬至今仍有生命力而閃耀真理智慧因素的要發揚光大。


不久,蔡尚思先生送來文章:《也談實事求是地評價孔子――與匡亞明同志商榷》,指出在孔子及孔學的研究中,根據具體材料進行具體分析,堅持“兩分法”,才是最基本最重要的研究方法,匡老的“三分法”不是研究孔子的根本方法。兩篇文章發表後,成為當時還未形成爭鳴風氣的學術界的一段佳話。


“陳寅恪不是‘國學大師’”


蔡先生不僅在學術上勇於“亮出”自己的觀點,對於一些不良的學術風氣,也敢於言人所未言,發人所未發。1997年*節,我去他家,他說現在學術界都說陳寅恪是“國學大師”,簡直是“大家公認”的,他認為評價歷史人物貴在實事求是,不能信口開河。


上世紀20年代初,陳寅恪曾以清華大學國學研究院教授的身份在*大學國學研究所講課,蔡先生聽過他的課。蔡先生認為,*傳統文化最重要而值得驕傲的就是周秦諸子,可以說周秦諸子是*文化的老祖宗,而陳寅恪先生卻反而認為“周秦諸子,實無足稱”,“今人盛稱周秦之國粹,實大誤”。難道有這樣的“國學大師”嗎?蔡先生認為:“陳寅恪先生確是大師,但要知道,在大師中,他是*史學大師之一與通曉多種多國文字大師,而不是所謂的‘國學大師’。”


他對老師是很尊重和欽佩的,再三強調,僅憑陳寅恪通曉十六七種文字,他就真是古今中外第一人,比所謂“國學大師”更加難能可貴,更加值得我們*人驕傲。我問他敢不敢寫文章發表?他說怎麼不敢。說罷,從信封中抽出一篇稿子,我一看,標題:我知道的陳寅恪先生(發表時改為《陳寅恪不是“國學大師”》),原來,他稿子已經寫好。“我愛我的老師,但我更尊重歷史事實。”蔡先生這樣說。


“學術研究貴在爭鳴”


在學術界,蔡先生是以敢於講真話、敢於爭鳴著稱的一位老教授。解放前,他就以批判封建禮教道統而得罪*當局。新*成立後,他積極地參加孔學和其他學術問題的爭論。每次參加學術研討會,不管大會還是小會,他都與人爭鳴;他的文章都要提出自己的真知灼見。於是,有人說蔡先生思想“偏激”、“好辯”;也有人勸他做學術界的“好好先生”,年齡那麼大了,何苦再去得罪人呢?然而,他總是堅信自己的選擇和追求,在學術上決不朝秦暮楚。他的態度是真誠的,他的見解是他研究的心得,他的講話發自他的內心。


蔡先生說:“學術研究貴在爭鳴,沒有爭鳴就不能有所創新,自成一家。沒有爭鳴就只好陳陳相因,人云亦云,變成奴才,止步不前,葬送學術。”他多次在報刊上著文呼籲:學術沒有禁區,學術必須*,學術必須爭鳴,沒有爭鳴就沒有學術,沒有爭鳴就出不了大家。他在70多年的學術生涯中不斷實踐自己的諾言。正因為如此,他對*古代、近代、現代的思想家一一進行剖析,重新評估,完成了以《*傳統思想的總批判》為代表的20餘部*思想史大著,在學術界獨樹一幟,成一家之言。


(《文匯讀書週報》2008年5月30日)


12.下列關於文章內容的理解和解說不正確的兩項是(5分)


A.匡亞明認為應該用“三分法”來考察孔子的思想。所謂“三分法”,指凡屬於糟粕的內容必須拋棄;凡屬於合理又含有歷史侷限*的內容則有選擇地吸收;凡屬於真理的內容則要發揚光大。


B.蔡尚思先生認為在孔子及孔學的研究中應堅持傳統的“兩分法”。並由此引發了與匡亞明先生的一段爭論。


C.蔡尚思先生認為,*傳統文化最重要且值得驕傲的就是周秦諸子,而陳寅恪先生卻認為“周秦諸子,實無足稱”。為此又引發了學術界的一場爭論。


D.蔡尚思先生對老師陳寅恪很尊重很欽佩,雖然如此,他仍然不贊同人們稱陳為“國學大師”,表現了蔡尚思先生敢於求實的精神。


E.“學術研究貴在爭鳴”是蔡尚思先生的治學觀點,也是他的行為方針。


13.結合文章內容,簡要說說畫線的句子在結構和內容上所起的作用。(4分)


答:                                                                               


14.從蔡尚思先生敢於爭鳴的優秀品質中,從他的事蹟中,你在為人處事方面還有哪些收穫或啟示?請談談。(6分)


答:                                                                              

【回答】

12. (共5分,答對一項得3分)B、C (B項“兩分法”並非傳統分法,另外蔡匡兩人並未引起爭論;C項陳未與蔡爭論,亦未引起學術界的爭鳴)


13.(4分)(1)結構上,本句起到承上啟下的過度作用(1分)對上文“與匡亞明的爭論”做總結,又引出下文就呈先生是否可成為國學大師爭論的敘述(1分)(2)內容上逐層深入,由他與匡亞明的個人爭論深入到為陳先生的稱號而與整個學術界的爭論(1分),突出了蔡先生敢於爭論的優秀品質(1分)


14.(6分)①不畏權威,敢於“亮劍”的品質②敢於同不正之風做鬥爭③堅持真理,排除多種不利因素,一以貫之,終有所獲。(6分,每點2分。具體分析略)

知識點:單元測試

題型:未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