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文屋

位置:首頁 > 練習題 > 

(一)文言文閱讀(19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題。   李元紘,其先滑州人,世居京兆之...

練習題2.41W

問題詳情:

(一)文言文閱讀(19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題。   李元紘,其先滑州人,世居京兆之...

(一)文言文閱讀(19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題。

    李元紘,其先滑州人,世居京兆之萬年。元紘少謹厚。初為涇州司兵,累遷雍州司戶。時太平公主與僧寺爭碾磑,公主方承恩用事,百司皆希其旨意,元紘遂斷還僧寺。竇懷貞為雍州長史,大懼太平勢,促令元紘改斷,元統大署判後曰:“南山或可改移,此判終無搖動。”竟執正不撓,懷貞不能奪之。俄轉好畤令、遷潤州司馬,所歷鹹有聲績。開元初,三遷萬年縣令,賦役平允,不嚴而理。俄擢為京兆尹,尋有詔令元紘疏決三輔。諸王公權要之家,皆緣渠立磑,以害水田,元紘令吏人一切毀之,百姓大獲其利。又歷工部、兵部、吏部三侍郎。

    元紘*清儉。既知政事,稍抑奔競之路,務進者頗憚之。時初廢京司職田,議者請於關輔置屯,以實倉稟。元紘建議曰:“*國不同中外異制若人閒無役地棄不墾發閒人以耕棄地省饋運以實*糧於是乎有屯田其為益多矣。今百官所退職田,散在諸縣,不可聚也。百姓所有私田,皆力自耕墾,不可取也。若置屯田,即須公私相換,徵發丁夫,徵役則業廢於家,免庸則賦闕於國。內地置屯,古所未有,得不補失,或恐未可。”其議遂止。

    元紘在政事累年,不改第宅,僕馬弊劣,未曾改飾,所得封物,皆散之親族。右丞相宋璟嘗嘉嘆之,每謂人曰:“李侍郎引宋遙之美才,黜劉晃之貪冒,貴為國相,家無儲積。雖季文子之德,何以加也!”                          (節選自《舊唐書列傳第四*》)

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國不同中外/異制/若人閒無役/地棄不墾/發閒人以耕棄地/省饋運以實*糧

/於是乎有屯田/其為益多矣/

B.*國不同/中外異制/若人閒無役/地棄不墾/跋閒人以耕棄地/省饋運以實*糧

/於是乎有屯田/其為益多矣/

C.*國不同/中外異制/若人閒無役/地棄不墾/發閒人以耕棄地/省饋運以實*糧

/於是乎/有屯田其為益多矣/

D.*國不同中外異制/若人閒無役/地棄不墾/發閒人以耕/棄地省饋運/以實*糧

/於是乎有屯田/其為益多矣/

1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京兆,古代的行政單位,所轄範圍相當於陝西西安及其附近地區。

    B.司馬,唐宋時代**中掌管*政和*賦的長官。

    C.三輔,西漢時本指治理京畿地區的三位官員,後指他們管轄的地區。

    D.侍郎,本是宮廷的近侍,東漢以後,是尚書的屬官。

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李元紘剛正不阿。太平公主與僧寺爭奪碾礎,李元紘將碾礎判給了僧寺,後來又頂住上級的壓力,堅決不肯更改判決。

B.李元紘敢於為民謀利。他主持疏通三輔境內河渠時,命令吏卒拆毀王公貴戚在渠岸上建立的碾礎,讓渠水能灌溉老百姓的水田。

C.李元紘見解獨到。他反對關於在關中屯田的議論,認為屯田既使百姓家業荒廢,又讓國家賦稅欠缺,李元紘的反對得到認可。

D.李元紘為官清廉。他執掌國事多年,不曾改修建造住宅,僕人與馬匹疲弱,自己也不注意修飾,得到的封賞都用來接濟親族。

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既知政事,稍抑奔競之路,務進者頗憚之。

   (2)“李侍郎引宋遙之美才,黜劉晃之貪冒,貴為國相,家無儲積。雖季文子之德,何以加也!”

【回答】

10.(3分)B

11.(3分)B(原文是“潤州司馬”。)

12.(3分)D(“自己也不注意修飾”分析有誤。)      

13.(10分)

(1)李元紘管理國事之後,很是抑止追求名利的行為,那些追名逐利的人非常害怕他。(譯出大意給2分;“知”“抑”“務”三處,每譯對一處給1分,共5分。)

(2)李侍郎引薦宋遙這樣的人才,罷免劉晃這樣貪圖財利的官員,地位尊貴做了國相,家裡卻沒有儲蓄,即使季文子那樣美好的德行,又怎麼能超過他。(譯出大意給2分;“引”“雖”“加”三處,每譯對一處給1分,共5分。)

附:文言文參考譯文

    李元紘,他的祖先是滑州人,世代居住在京兆的萬年。李元紘年輕時端莊謹慎,初授涇州司兵參*,多次升遷任雍州司戶參*。當時太平公主和寺僧爭奪水碾,太平公主正承受恩澤當權執政,百官都迎合她的意旨。李元紘判定還給僧寺。竇懷貞當時是雍州長史,非常畏懼太平公主的權勢,催促李元紘改判,李元紘在判狀後面用大字寫道:“終南山或許可以移動,這個判狀不可改變。”最終主持正道不屈服,竇懷貞也不能改變他的決定。不久轉任好畤令,升任潤州司馬,所有任職都有好的聲譽功績。開元初年,三次升遷任萬年令,賦稅徭役公平,沒用嚴刑苛法境內卻治理得很好。很快升任京兆尹。不久皇帝下令李元紘主持疏通三輔一帶的河渠,當時權貴之家都沿渠架設水碾,因而影響了百姓水田的灌溉,李元紘令官吏搗毀所有權貴的水碾,百姓得到很大的灌溉便利。李元紘歷任工部、兵部、吏部三侍郎。

    李元紘*格清廉簡約,管理國事之後,很是抑止追求名利的行為,那些追名逐利的人非常害怕他。當時,剛廢置了京官的職田,有人便建議在關中設定屯田,以充實國庫。李元紘建議說:“*務與國政情況不同,內地與邊境制度相異。如果百姓清閒沒有勞役,土地荒蕪沒有開墾,徵調剩餘的勞動力耕種荒田,減少運輸,充實*糧,於是設定屯田,它的益處很大。如今百官所廢置的職田不在一個縣,無法集中;百姓的私田都努力自耕,不能佔取。如果設定屯田,就要公私相換,調發壯丁。調發勞役則家業荒廢,減免租稅則國賦欠缺,內地設定屯田,自古以來沒有過,得不償失,恐怕是不可行的。”設定屯田的議論於是停止了。

    李元紘主持政事多年,不曾改修建造住宅,童僕與馬匹疲弱,也不曾改換和修飾,得到的封賞都散發接濟親族。右丞相宋璟曾經對他讚揚感慨,常對人說:“李侍郎引薦宋遙這樣的人才,罷免劉晃這樣貪圖財利的官員,地位尊貴做了國相,家裡卻沒有儲蓄,即使季文子那樣美好的德行,又怎麼能超過他。”

知識點:人物傳記類

題型:文言文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