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文屋

位置:首頁 > 練習題 > 

(一)文言文閱讀(19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題。曹修古,字述之,建州建安人。進士起家,累遷祕書丞...

練習題2.89W

問題詳情:

(一)文言文閱讀(19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題。曹修古,字述之,建州建安人。進士起家,累遷祕書丞...

(一)文言文閱讀(19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題。

曹修古,字述之,建州建安人。進士起家,累遷祕書丞、同判饒州。宋綬薦其材,召還,以太常博士為監察御史。上四事,曰行法令、審故事、惜材力、辨忠邪,辭甚切至。又奏:“唐貞觀中,嘗下詔令致仕官班①本品見任上,欲其知恥而勇退也。比有年餘八十,尚任班行②,心力既衰,官事何補。請下有司,敕文武官年及七十,上書自言,特與遷官致仕,仍從貞觀舊制,即宿德勳賢,自如故事。”因著為令。

修古嘗偕三院御史十二人晨朝將至朝堂黃門二人行馬不避呵者止之反為所詈修古奏:“前史稱,御史臺尊則天子尊。故事,三院同行與知雜事同,今黃門侮慢若此,請付所司劾治。”帝聞,立命笞之。晏殊以笏擊人折齒。修古奏:“殊身任輔弼,百僚所法,而忿躁亡大臣體。古者,三公不按吏,先朝陳恕於中書榜人,實時罷黜。請正典刑,以允公議。”禁中以翡翠羽為服玩,詔市於南越。修古以謂重傷物命,且真宗時嘗禁採狨毛,故事未遠。命罷之。時頗崇建塔廟,議營金*,費不可勝計,修古極陳其不可。

久之,出知歙州,徙南劍州,復為開封府判官。歷殿中侍御史,擢尚書刑部員外郎、知雜司事、權同判吏部流內銓。未逾月,會太后兄子劉從德死,錄其姻戚至於廝役幾八十人,龍圖*直學士馬季良、集賢校理錢暖皆緣遺奏超授官秩,修古與楊偕、郭勸、段少連交章論列。太后怒,下其章中書。大臣請黜修古知衢州,餘以次貶。太后以為責輕,命皆削一官,以修古為工部員外郎、同判杭州,未行,改知興化*。會赦復官,卒。

修古立朝,慷慨有風節。當太后臨朝,權幸用事,人人顧望畏忌,而修古遇事輒言,無所回撓。既沒,人多惜之。家貧,不能歸葬,賓佐賻錢五十萬。季女泣白其母曰:“奈何以是累吾先人也。”卒拒不納。太后崩,帝思修古忠,特贈右諫議大夫,賜其家錢二十萬。

                                                                  (選自《宋史·卷二百九十七·列傳第五十六》,有刪節)

【注】①班:朝官上朝。②班行:上朝的位次。③三院:御史臺下設臺院、殿院、察院。

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修古嘗偕三院/御史十二人晨朝/將至朝堂/黃門二人行/馬不避/呵者止之/反為所詈/

B.修古嘗偕三院御史十二人晨朝/將至朝堂/黃門二人行/馬不避/呵者止之/反為所詈/

C.修古嘗偕三院御史十二人晨朝/將至朝堂/黃門二人行馬不避/呵者止之/反為所詈/

D.修古嘗偕三院/御史十二人晨朝/將至朝堂/黃門二人行馬不避/呵者止之/反為所詈/

1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古代科舉考試中通過禮部會試者稱為進士,根據排名,分為進士及第、進士出身、同進士出身。

B.御史在秦以前僅為負責記錄之史官,自秦漢至清,則專司監察,監督巡查*及地方官吏。

C.漢有黃門令、小黃門、中黃門等官職,侍奉皇帝及其家族,皆以宦官充任,故後世亦稱宦官為黃門。

D.“出”,即京官到地方任職,也稱“外放”“放外任”,與地方官進朝廷任職的“入”相對。

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曹修古恪盡職守,盡職盡責。他身為監察御史,監察百官,整肅朝儀,不管是太監侮慢還是宰相失體,他都及時參奏,仗義執言,要求嚴懲以正典刑。

B.曹修古關心朝政,積極進言。當他看到有的官員八十多歲心力俱衰卻依然在職,於是建議文武官員七十歲應主動退休,概無例外,朝廷據此定為法令。

C.曹修古不懼權貴,遇事敢言。太后侄兒劉從德死後,朝廷越級任用了一大批劉家親戚乃至廝役,他極力反對,因此惹怒太后,被削官一級,外放地方。

D.曹修古為官清廉,家無餘財。在他死後,連扶靈柩回故鄉安葬的費用都沒有,還是他生前的部屬和幕僚籌集五十萬錢來資助他的家人,才辦理了後事。

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殊身任輔弼,百僚所法,而忿躁亡大臣體。

(2)當太后臨朝,權幸用事,人人顧望畏忌,而修古遇事輒言,無所回撓。

【回答】

10.(3分)C(注意敘述主體。“晨朝”、“至”的敘述主體是曹修古及御史十二人,“行馬不避”、“詈”的主語是“黃門”,“止”的主語是“呵者”)

11.(3分)A(“通過禮部會試者”錯,應為“殿試”。會試考中者叫“貢士”,第一名叫會元;殿試及第者叫進士)

12.(3分)D(“還是他生前的部屬和幕僚籌集五十萬錢來資助他的家人,才辦理了後事”錯,他的小女兒沒有接受五十萬錢)

13.(10分)

(1)(5分)晏殊身為宰相,為百官效法的榜樣,他卻因憤怒急躁而有失大臣的體統。

(譯出大意給3分,“輔弼”、“亡”兩處,每譯對一處給1分)

(2)(5分)當太后臨朝聽政時,權貴幸臣當權,人人都顧慮害怕,曹修古卻遇到事情就上書直言,從不迴避屈服。(譯出大意給3分,“用事”、“顧望”兩處,每譯對一處給1分)

附:【參考譯文】     曹修古,字述之,是建州建安人。憑著考中進士為官,一直升至祕書丞,外任饒州通判。宋綬因他有卓越的才能而舉薦他,他被召還朝廷,以太常博士的身份兼任監察御史。他上書奏說了四條建議:貫徹法令、審查舊制、愛惜財物、分辨忠奸,言辭十分懇切。又上奏說:“唐代貞觀年間,曾經下詔令,規定退休官員朝班的位置在本品現任官員的上列,目的是想使官員知羞恥而勇於退職。近來有人年紀已經超過八十歲,仍然站在朝班行列,精力已經衰弱,對官事有什麼補益?請下詔給有關部門,命令文武官員,年齡達到七十的,自己上書提出申請,朝廷特別予於升官退休,仍遵從貞觀舊制,即便德高望重和功勳卓著的官員,自當依照慣例退休。”朝廷於是據此制定了法令。     曹修古曾經同三院御史一行十二人上早朝,快要到達朝堂的時候,有兩個太監騎馬不肯回避,有人呵斥他們停止,反而被他們二人責罵。曹修古上奏說:“先前的史籍說,御史臺有尊嚴,天子才有尊嚴。舊時制度規定,三院御史同行的規格與知雜事相同,如今這兩個太監如此輕侮怠慢,請將他們交付主管官員*劾治罪。”皇上聽說此事,立即下命令笞打那二人。晏殊用笏板打人,把那人的牙齒都打斷了。曹修古上書:“晏殊身為宰相,為百官效法的榜樣,他卻因憤怒急躁而有失大臣的體統。古時候,三公犯法不交官吏查辦,前朝陳恕在中書省打人,當即就被罷黜官職。請依照典法對晏殊予以懲治,來平息輿論。”王宮內把翡翠鳥羽毛作為衣服的裝飾,皇上下詔讓到南越地區去購買。曹修古認為這種做法是傷害生命,而且宋真宗時期曾經禁止採集猴毛,舊例尚未久遠。於是皇上就下令停辦此事。當時特別崇尚修建塔寺,朝廷商議搭建飾金的樓*,所需費用多得數不盡,曹修古極力陳言此事不可實行。

過了很久,外出擔任歙州知州,轉任南劍州知州,又任開封府判官。歷任殿中侍御史,擢升尚書刑部員外郎、知雜司事,並代理同判吏部流內銓。未過一月,正值太后兄長的兒子劉從德死亡,朝廷錄用他的親族乃至僕役差不多八十人,龍圖*直學士馬季良、集賢校理錢暖,都因為他的遺奏越級授予官階。曹修古與楊偕、郭勸、段少連交替上奏批評。太后大怒,把奏章交付中書省論罪。大臣請求貶曹修古為衢州知州,其餘官員依次處罰。太后認為責罰過輕,命令全部削去官階一級,任命曹修古為工部員外郎、兼任杭州通判,還未起身,又改任興化*知*。恰逢天下大赦,官復原位,卻仙逝了。

曹修古當朝為官時,慷慨有風骨節*。當太后臨朝聽政時,權貴幸臣當權,人人都顧慮害怕,曹修古卻遇到事情就上書直言,從不迴避屈服。曹修古逝去之後,人們都十分痛惜。他家中貧困,不能把靈柩運回故鄉安葬,他生前的部屬和幕僚籌集五十萬錢以資助辦理後事。他的小女兒哭著對母親說:“怎麼能因為這件事連累我父親的名譽呢!”最終拒絕沒有接受。等到太后去世,皇上想到曹修古的忠貞,特別贈官為右諫議大夫,賞賜他家人二十萬錢。

知識點:人物傳記類

題型:文言文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