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文屋

位置:首頁 > 練習題 > 

20.閱讀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距離,是一種客觀存在,並且具有以多種形態呈現的特點。從有距離到零距離,情感、態...

練習題2.83W

問題詳情:

20.閱讀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距離,是一種客觀存在,並且具有以多種形態呈現的特點。從有距離到零距離,情感、態...

20.閱讀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距離,是一種客觀存在,並且具有以多種形態呈現的特點。從有距離到零距離,情感、態度、信念、追求、得失都會融入其中。在你成長的路上,在與父母、老師、同學、朋友的相處中,你是否經歷過從有距離到零距離的情感歷程?

   請以“我與       零距離”為題,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記敘文。

   要求:1.補充完整題目;2.文體得當;3.書寫端正。

【回答】

我與努力零距離

古人云:“一份耕耘,一份收穫。”沒錯,沒有*勤的付出,哪能換來甜美的收穫呢?記的在我小的時候父親也曾經跟我說過:“只要努力就沒有做不成的事,不努力將會一事無成。”父親的這一句話一直從我小時候陪伴到我現在。

生活就像一方沃土,你播下了什麼,你就收穫了什麼:播下一種心態,收穫一種思想;播下一種思想,收穫一種行動;播下一種行動,收穫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收穫一種命運。年輕時,收穫青春與活力;成年時,收穫成熟與魅力;老年時,收穫經驗與睿智;暮年時,收穫平靜與安詳。成功時,收穫喜悅與快樂;失敗時,收穫悲傷與淚水。生命的歷程,事事必有收穫。

時光飛逝,又結束了一個學期的學習,我在這個學期裡我收穫了非常多的東西,有知識,有煩惱,有成功,有失敗。在平淡之中收穫寧靜與平和;在動盪之時,收穫焦躁與不安。在生命的潮起潮落之中,收穫*與孤寂,在平淡無奇的人生軌跡裡,收穫跌倒起伏的心旌盪漾;在變化無常的人世中,收穫悲喜交加的不期而遇。任何一種經歷都是一種收穫,任何一種收穫都是一個故事。

記的,高二下學期的期會考試的失利,在我心裡留下了深深地傷疤。高二是我人生中最關重要的,因為高二的成績將直接高三的複習成績。期會考試的失利並沒有打倒我,我卻從中收穫了經驗與教訓,於是我更加認真地學習,認真地做好作業,總之都是每一天都讓自己在忙碌充實中度過。我非常喜歡杜荀鶴說過的一句話:“少年*苦終身事,莫向光*惰寸功”我一直把這一句話當做我的座右銘,時刻*示著自己。在我的心中有一個信念:“我是最棒的!我一定能考上自己理想的大學,我一定能行!”我在付出與汗水中深刻地認識到,我想在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自己,為了自己的前途,為了自己的人生能更加絢麗多*。

俗話說“付出就會有收穫”。終於我的努力沒有白費,我的付出換來了收穫,在高二的又一次月考中我前進了好幾名。一刻我收穫了成功的喜悅,也體會到了“付出就會有收穫。”的真正含義。

努力會使一個人收穫快樂;努力會使一個人收穫幸福;努力會成為人生道路上的一盞明燈。“付出就會有收穫”。只有用*勤的汗水,去澆灌美麗的種子,我們的收穫才會變的更加的美麗!

【解析】

試題分析:這是一道命題作文題,題意非常清晰,沒有明顯的審題障礙,立意的關鍵有二:一是對“零距離”進行橫向發散思維。寫作時切不可空洞地演繹“零距離”的體驗或觀點,一定要具體到某一個側面或某一個領域。比如,可以寫與家人或友人的零距離,也可以寫與弱勢群體或焦點人物的零距離;可以寫與有形的人或事物的零距離,也可以寫與無形的思想或情感的零距離;可以寫與高雅的文學或傳統的零距離,也可以寫與底層的市井生活或樸素民風的零距離„„     二是對“零距離”進行縱向推進構思。零距離不可能一下子實現,一般都是從有距離再到零距離的。因此,記敘文中應當體現出這種發展的過程,議論文中應當突出有距離與零距離的辯*思考。“零距離”從本質上看是一種心與心的融合,是一種理想化的追求,因此文章還應當注意虛實結合,使其相得益彰,讓文章韻味更濃,立意更高。

【考點定位】能寫論述類、實用類和文學類文章。能力層級為表達運用E。

【名師點睛】命題作文審題七法:(一)增補資訊法(添枝加葉法)(“組詞造句”)有一些命題作文題比較寬泛,有時讓人摸不著邊際,可以採用“增補資訊法”,即在理解命題作文題的內涵和外延的基礎上,在題目的前或後或中間加上限制詞,增補新的資訊或新的因素,(如果題目中有代詞,則指出具體指代的內容、物件。)從而達到縮小外延、化大為小、化虛為實,明確範圍、方便入題旨的目的。如“舉手投足之間”是一個偏正結構的短語,題目所涉及的範圍很廣,在審題時,可以先把它當成是半命題作文,運用“增補資訊法”,增補新的資訊,將短語補充成一個句子,在補充完善中確定中心論點,然後取其一點入題。(二)明確重心法(審題眼)所謂“重心”是指命題作文題目中最能體現題旨的關鍵字詞,也就是寫作的重點。偏正結構的題型,其表意重心往往在“偏”的部分。考生在審題時要重點對錶修飾或限制的“偏”的部分進行深入思考,才可能使自己的立意不走偏。如:“詩意地生活”其表意重心在“詩意”上,所以審題時就要緊扣“詩意”二字,“詩意”是什麼?“詩意”不僅是詩情畫意,更是一種心靈的*,是一種超越物質的心態,是一種樂觀豁達的精神等。那麼,“詩意地生活”就是用一種超越物質的心態或樂觀豁達的精神去面對生活。如果考生眼睛只盯著中心詞“生活”,而沒有仔細思考修飾語(重心)“詩意”的含義,立意就會走偏。 (三)探究寓意法。(比喻象徵聯想法)寓意通常是指所指物件的比喻義或象徵義,有些作文題目,除了直白說法以外,還有一種比喻說法或者象徵說法,“探究寓意法”就是探究其比喻義或象徵義的方法。對於寓意*的命題作文審題立意要注意兩點:(1)寓意*的命題作文,當然可以寫它的本義,但一般不是“就事論事”地寫它的本義,而是重點寫出它的寓意,即便你的作文要從其本義入手,但最終還得要寫出它的寓意,這樣才會使主題得到開掘。(2)寓意*的命題作文題往往是一種具體事物,因此,它的寓意就有一種開放*的特點。這就要求作者捕捉到自己最熟悉而又理解最深的一點去寫作文。否則,就難以把作文寫得情文並茂。這一類作文,命意的關鍵在於抓住命題中的核心詞素,把抽象命題具體還原,再把具體概念抽象提升;或者把大話題從小處著手,小話題從大處引申。(四)追問法“追問法”就是通過對題目進行不同角度的提問來開啟思路的方法。一般可針對題目提“是什麼,為什麼,怎麼樣”等問題,並自問自答。“追問法”可使考生多角度地審視題目,發散思維,最終使中心論點周密而深入。(五)化意為象法(化虛為實)有些命題作文題目或題目中的某個詞語僅僅是一個很抽象的概念,這時,我們如果僅從抽象的概念出發來審題立意的話,就很難找到突破口。只要我們化抽象的概念為具體可感的形象或事物或事例就容易多了。此法稱為“化意為象法”。(六)一分為二法“一分為二法”是辯*法的一種,唯物辯*法認為,任何事物都具有對立的兩個方面,分析研究問題,既要看到它的這一個方面,又要看到它的另一個方面;既要看到正面,又要看到反面。只有運用一分為二的觀點分析問題,才能正確地認識問題,避免認識上的片面*。這就是“一分為二法”。(遇到“中*題目”時,要注意正反思維、辯*思維)(七)巧用材料法有的材料(提示語),蘊含著跟題目有關的豐富的資訊。審題時就是充分探究材料,分清層次與角度,結合追問法、添枝加葉法等,明確寫作的內容和範圍。

知識點:材料作文

題型: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