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文屋

位置:首頁 > 練習題 > 

題、(19分)材料一  從晚明時期到清朝中期,約有500名耶穌會士來華,*人從他們那裡學到了大*鑄造法、曆法...

練習題2.28W

問題詳情:

題、(19分)材料一  從晚明時期到清朝中期,約有500名耶穌會士來華,*人從他們那裡學到了大*鑄造法、曆法...

題、(19分)

材料一   從晚明時期到清朝中期,約有500名耶穌會士來華,*人從他們那裡學到了大*鑄造法、曆法、繪圖、算術、天文、幾何等西方文明,這為*提供了使其自身現代化的機會。但這一縷微弱之光只在一小部分較進步的*士大夫中隱約閃亮,*的士大夫總體上對自己的文化遺產自負非凡,以至不承認需要吸收外來學識。與此同時,傳教士也將漢學傳回了歐洲,利瑪竇翻譯的《孔子四書》於1687年在巴黎出版,1682年耶穌會士向教皇呈現了400多部*典籍譯本。歐洲第一次領略了*文化的博大精深,一些大思想家如歌德、伏爾泰、亞當·斯密等成為中華文明的崇拜者。歐洲上空瀰漫著進步的氣息。                                  ——徐中約《*近代史》

材料二   西方思想的湧入,始於鴉片戰爭前對聖經和宗教小冊子的翻譯。1861-1895年間,譯著範圍擴充套件到外交、*事、自然科學和技術方面,其中應用科學佔40%,自然科學佔30%。這段時期,從英美國家翻譯來的著作佔全部的85%。1895年後,對西方作品的翻譯不僅侷限於*事和技術方面,還包括*體制、經濟體制、社會結構、科學和哲學思想等方面。1902-1904年的全部譯著中,社會科學佔25.5%,歷史和地理佔24%,自然科學佔21%,應用科學佔10.5%,哲學和文學佔11.3%,其中譯著來自日本的佔62.2%。                                                                                           

——徐中約《*近代史》

據材料,回答問題:

(1)根據材料一,指出在中外文化交流碰撞中,*和西方的態度分別是什麼?指出它們各自產生的影響。(6分)

(2)根據材料二概括近代*譯著外國作品的變化趨勢,並結合時代背景分析原因。(10分)

(3)結合上述材料,你認為哪些因素會推動中外文化交流。(3分)

【回答】

、(19分)

(1) *的態度:有一小部分較進步的士大夫學習西方,但總體上滿足於現有文化,不願接納西方文化。(2分)

影響:失去了近代化的機會(1分)

   西方的態度:欣賞*文化,促進文化的交流(2分);

影響:推動了歐洲的啟蒙運動,促進了社會的進步。(1分)

(2)變化趨勢: 翻譯作品的來源地由以歐美為主到以日本為主。(2分)

 由重視自然科學到重視社會科學。(2分)

原因: 學習西方,救亡圖存。(2分)

  對西方的瞭解日益全面、深入。(2分)

 *午戰敗對*的刺激。(2分)

(3)因素:社會發展的需要;國家政策的推動;思想的開放;對外開放等(3分)

(言之有理,即可給分)

知識點:近代*的思想解放潮流

題型:綜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