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文屋

位置:首頁 > 練習題 >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5―7題。《橘頌》當為屈原晚年所作《橘頌》是屈原的一篇很重要的作品。作為我國第一首詠物詩....

練習題2.52W

問題詳情: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5―7題。《橘頌》當為屈原晚年所作《橘頌》是屈原的一篇很重要的作品。作為我國第一首詠物詩....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5―7題。


《橘頌》當為屈原晚年所作


《橘頌》是屈原的一篇很重要的作品。作為我國第一首詠物詩.它以獨特的借物喻人的手法,突出而生動地表現了屈原高潔、堅貞的人格和志趣.因而也是我們瞭解屈原的一篇佳作。但是關於它的創作時間,直到現在,學者們的看法仍有分歧。有的認為它是屈原青年時期的作品,甚至可能是他最早的作品;有的則認為作於頃襄王早期,或認為作於頃襄王后期,而曹大中先生則撰文斷定它是屈原的絕筆。看法如此分歧,一方面固然是因為可靠的史料太少,另一方面則是因為對屈原的作品,對屈原的思想、感情的特點及其發展變化過程的認識、把握或有不夠準確、深入的地方。從現存最早的楚辭注本王逸的《楚辭章句》看,就反映出作者對屈原作品包括《橘頌》認識的模糊來。如王逸的《九章章句序》中說,《九幸》皆屈原“放於*南之野”後作,也就是說《九章》都是頃襄王時的作品。其《橘頌》的“年歲雖少,可師長兮”句註文卻說屈原“言己雖幼小,言有法則,行有節度,誠可師用長老而事之”,則又認為《橘頌》乃屈原青少年時代所作了。而在“行比伯夷,置以為像兮”句下又注曰:“屈原亦以修飾潔白之行,不容幹世。將餓餒而終。”顯然又把它當作屈原晚年的作品了。王逸的觀點雖不確切,卻對後世發生了深刻影響。


由於以往各家對《橘頌》創作年代的判斷皆建立在自己對《橘頌》文義的認識上,缺乏具體、可靠的*據,故楚辭學家趙逵夫先生另闢蹊徑,從《儀禮.士冠禮》之祝辭中找到外*,從而作出《橘頌》乃屈原二十歲舉行冠禮後抒懷之作的結論。


趙先生髮前人所未發,他的論述對於幫助我們加深對《橘頌》創作過程的理解是有幫助的。《橘頌》儘管與《士冠辭》有相似之處,可能屈原在寫作《橘頌》時的確借鑑了《士冠辭》的立意和詞語,或受到《士冠辭》潛在的影響,但這並不能表明這就一定是屈原在舉行冠禮後的抒懷之作,因為屈原也完全可能在他晚年回顧自己生平,總結自己志行時借傳統的《士冠辭》形式以詠橘而自我肯定、自我勉勵。何況《橘頌》和《士冠辭》在形式上有很大的不同,特別是從其詩句的涵義及屈原辭作中表現的思想感情來看.根本不像屈原青年時代的心態和口氣,而是在生命的最後階段對一生志行的總結、肯定和自勉。


5.《橘頌》創作時間眾說紛紜,第一段提到了一些原因,下列各項中不成為原因的一項是


A.屈原距今時代久遠,有關屈原及其作品的可靠的史料太少。


B.現存最早,影響最大的楚辭注本王逸的《楚辭章句》對此認識就很模糊。


C.有的認為它作於頃襄王早期,有的以為作於頃囊王晚期,還有的人認為是屈原絕筆。


D.至今對屈原的思想感情的特點及其發展變化有認識不夠深入,把握不夠準確的地方。


6.本文作者對趙逵夫的觀點提出異議,最重要的一點依據是


A.屈原寫《橘頌》借鑑《士冠辭》,未必在行冠禮之後。


B.《橘頌》和《士冠辭》在形式上有很大的區別。


C.從《橘頌》及屈原其他作品表現的思想感情來看,不像屈原青年時代的心態和口氣。


D.屈原完全可以在晚年回顧生平、總結志行。


7.根據原文所給資訊,以下理解、推斷不正確的一項是


A.在研究學術問題遇到困難時,思想方法應該靈活。


B.在學術問題上有不同見解是正常的,在發表己見時要持之有據,言之有理。


C.對古代著名學者的觀點.也要多方面分析參照,不可盲從。


D.本文在認真研究前人觀點、各家意見的基礎上提出自己的看法,肯定了是“晚年”的作品,其正確*是不容置疑的。

【回答】

5.C(C項是眾說紛紜的現象,不是原因。)


6.C(注意準確篩選資訊,“特別”“根本”等字眼非常關鍵。)


7.D(“晚年”原本是作者一家之言,說“不容置疑”絕對化了。)

知識點:單元測試

題型:未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