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文屋

位置:首頁 > 經典語錄 > 

《飢餓的盛世》經典語錄

《飢餓的盛世》經典語錄

乾隆盛世是傳統*的巔峰,GDP佔全球三分之一,國庫充盈,四海臣服,威加海內,但光鮮的外表卻掩蓋不了內在的腐爛。*歷史上最縝密、最完善、最牢固的*統治,培養出來的民眾只能做“奴隸”,自私、麻木、冷漠、對公共事務毫不關心;屈服於皇權*的官員們用*侵蝕著帝國的肌體;*歷史上最大規模的文字獄打斷了士人的脊骨,從此*的知識分子再也沒能站起來;1793年,馬戛爾尼來華,在世界大勢面前整個帝國茫然無知,錯失了最後一次主動融入世界的機會,種下了鴉片戰爭的種子。

本書為讀者描繪了一幅五*斑斕的“盛世”圖景,通過對乾隆時代的解構深刻揭示了近代*失落的祕密。


經典語錄

修改直至銷燬記憶,本來是*統治者的專利,但乾隆以比祖先更殘忍的方式來掩蓋祖先的殘忍,就無論如何不可原諒了。 我們永遠不要低估*統治者的自私和**。乾隆心裡十分清楚,不論工作多麼細緻,僅靠官員們的搜查,是不可能禁絕所欲不法文字的。最有效的辦法是通過製造空前的恐怖,使臣民們自己主動悄悄銷燬家中的不法文字。 為了達到這個目的,乾隆帝蓄意製造冤案、。酷案,把一些語義含混的文字打成大案,借無辜者的腦袋來恐嚇天下之人,所作所為,令人髮指。

儒學既有強調等級秩序的一面,也有高標社會主義的一面。社會正義是整個社會健康發展的基礎。歷代以來,士人都以守護社會良心為己任,能夠在傳統社會中找到自己的位置。然而乾隆卻以虎視之態,粗暴剝奪了儒學賦予讀書人的立志求名之心,守護良心之責,只給他們為稻樑謀這一個生存任務。從那時候起,士人群體便被抽空了靈魂,無法找到自己在社會中的位置。本來,進入清朝之後,士節士氣較之*歷史上的其他時代已經大為降低,乾隆中期以後,士大夫道德自律更為鬆弛。乾隆朝的大臣,雖然不乏能臣,卻又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有才華而無思想,有能力而乏*守,除功名利祿外無所關心。

乾隆認為應該由皇帝壟斷所有的偉大、光榮、正確,不給其他人留一點榮譽空間。乾隆皇帝所需要的,不是站立著的大寫的人,而僅僅是工具和奴才。

雍正以工作狂聞名於史,其實業餘時間也是一個相當摩登的玩家,尤其喜歡西洋玩意兒。現在故宮博物院裡還保留著他好幾張穿西裝、戴假髮的畫像,以及他玩過的大量西洋鐘錶、望遠鏡甚至顯微鏡。

皇帝治國的理想是“總一海內,整齊萬民”,使全國*都生活在高度紀律化之下。他認為,*是肉食者鄙的事。作為民間知識分子,他們唯一的晉升途徑就是老老實實讀書進學,此外任何一種鑽研都是不正當的。 ……皇帝嚴肅提醒底層民眾,國家不需要任何底層社會的自發*熱情,只需要他們的馴服和沉默

長期執政的人容易形成一種“權利幻覺”……權力成為一個洞穴,而整個權勢人物就成為穴居人。他是自己權力的俘虜。他看到的、聽到的,都是支撐權力的正面信,負面的資訊都作為錯誤的資訊被清洗掉了。在他的周圍形成了一個機制,它自動地過濾掉錯誤的資訊,輸入正確的資訊。在此情況下,這個領袖往往無法正確地看待自己和世界,他甚至都無法對自己的力量形成恰當的符合實際的判斷。

製造恐怖,殺一儆百,是皇帝的慣用手段。在乾隆一朝*中,經常可以見到出其不意、輕罪重罰的事例。 除了情緒和*格因素外,乾隆行政之忽寬忽嚴,更主要是策略的考慮。

乾隆把禁戲的重點,從禁地點、禁規模、禁時間轉移到審查、修改、禁止演出的內容。通過為老百姓提供優質的精神產品,寓禁於演,化不利為有利,化有形為無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