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文屋

位置:首頁 > 經典語錄 > 

《奇想之年》經典語錄

《奇想之年》經典語錄

經典語錄

花環會變黑,地殼板塊會移動,深層洋流會湧動,島嶼會消失,房間會被遺忘。 你必須感受潮水的變化。你必須與變化相隨。

我明白了我們為什麼要讓死者活下去:我們努力讓他們活下去,是為了讓他們陪伴在我們身邊。我也明白瞭如果要繼續我們自己的生活,就必須在某個時刻放手,讓他們走,讓他們死去。

在某個時間點,為了銘記這個事件最令我驚異的部分,我考慮過要新增如下字眼:“那一剎那稀鬆平常。”但我立即明白,“稀鬆平常”這個詞其實全無新增的必要,因為我絕不會忘記:這個詞從未離開我的腦海。正是大事件之前周遭一切稀鬆平常的本質,不斷阻撓著我,令我沒法理解它、接納它、渡過它,乃至不能真心相信事件已然發生。如今我確認這一現象其實是普遍存在著的:遭遇突發災難,我們關注的卻是匪夷所思的事情發生時,周遭的情況是多麼平凡。飛機墜落時湛藍的天空;汽車燃起大火時正在辦理的例行差事;孩子們像往常一樣蕩著鞦韆,而響尾蛇鑽出常春藤咬了他們一口。

一位精神科護士的丈夫死於高速公路上的一場車禍,我在她的描述中讀到:“他正行駛在下班回家的路上,開心、成功、健康,然後就沒了。”一九九六年,我採訪過一些人,他們都親歷過一九四一年十二月七日檀香山的那個早晨;無一例外,他們對珍珠港事件的講述都以如下措辭開頭:那是個“稀鬆平常的星期日的早晨”。多年以後,當紐約居民回憶起美航第十一次航班和聯航第一七五次航班撞向世貿雙子塔的那個早晨,他們仍然會說“那不過是九月的一個稀鬆平常的日子”。即便是“九一一事件”調查報告,開篇也是這常常帶有預兆*,卻依然令我們瞠目的說辭:“二〇〇一年九月十一日,星期二,美國東部破曉的天空萬里無雲,空氣溫暖而溼潤。”

喪慟是一個我們實則並不瞭解的境地,只有在真正抵達後,瞭解才能達成。我們可以預測,我們甚至可能知道那些親近的人會在何時死去,但是對於這一預想中的死亡,我們並不會預想到緊跟其後的那幾天或者那幾個星期。

我並不總是認同他的觀點,他也不總是認同我的觀點,但我們信任彼此。我們的投資或利益之間沒有任何分歧。由於有時候是我,有時候是他,會得到更多好評、進步更大,所以許多人認為我們必定處於某種“競爭”關係之中,我們私底下的生活必定會是一片佈滿職業嫉妒和憤恨的雷區。這番見解離真實情況非常遙遠,對這種見解的普遍堅持表明大眾對婚姻的理解存在某種侷限。 而這也是我們曾經討論過的問題。

標籤:經典語錄 奇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