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文屋

位置:首頁 > 經典語錄 > 

《道可道:<老子>的要義與詰難》經典語錄


經典語錄

孔子講的東西總是切中現實*,老子也是一樣,他們縱然談論玄而又玄的天道,標靶卻是近而又近的人事,儘管我們總是把老子想象得更加玄妙而高遠。

《道可道:<老子>的要義與詰難》經典語錄

歷代知識分子屢屢為了從皇帝手中爭取相權而努力,也是有這方面的考慮。具體來說,道理是這樣的:要維護國家的穩定,就必須保障皇帝的權威;為了保障皇帝的權威,皇帝就不能犯錯;但只要是人,都會犯錯,皇帝也一樣;所以不犯錯的辦法只有一個,那就是什麼都不做;但事情總要有人做,那就交給宰相做;宰相可以犯錯,犯了錯既可以處罰,也可以撤換,但大家還是會相信皇帝的英明。道理就是這麼簡單:如果你什麼都不做,就沒人知道你傻。

否定強悍並不意味著人們希望自己弱小,而是因為行事強悍的人反而會失掉他的強大;拋棄仁義也不意味著人們不喜歡仁義,而是因為追求仁義反而會帶來詐偽。

在先秦典籍裡,“道”也已經有了“說”的意思,儘管並不多見。比如《荀子.非相》有“學者不道也”,《荀子.儒效》有:“客有道曰……”,《詩經.鄘風.牆有茨》有“中篝之言,不可道也。所可道也,言之醜也。”

如果我們可以畫一個時間軸的話,就會發現,對《老子》的闡釋是越往後越深刻的,甚至會讓人產生出這樣一種奇異的感覺:與其說是《老子》精妙闡釋了宇宙的至理,不如說是宇宙一直在身體力行地向《老子》學習。

其實這就是一種自我安慰,當你有了成績,你就當成天道酬勤,當你受了累、捱了餓,你就當作這是上天對你的磨鍊和考驗。一個人要在艱難時世裡討生活,總少不的一點信念的火花,儘管這個火花只是你的想象力虛構出來的一個幻影。生活的勇氣往往來自於自我暗示的謊言,除非你一直過得很順。

1,少欲。2,普通人只能理解壞蛋很壞,一點都不好,卻無法理解真正的大好人看上去也一點都不好。3,最高統治者的行政意義不在於解決具體問題,而在於安定民心。 4,*一個全稱肯定判斷雖然需要窮盡所有的例*,但要想駁倒它,只需找出一個反例就夠。(無為與秤砣) 5,有恩有傷。 6,見惡不怒,見善不喜。 7,歸根結蒂,第一,貪慾是生物的本能,人類也不例外,和本能作對是困難的;第二,有飯吃、有房子住是先決條件,如果飢來沒飯、困來沒床,就不得不“百種需索,千般計較”。

有一個明明顯而易見的事情卻常常為人熟視無睹,那就是從《老子》的文字本身看“道”與“德”的關係,其實看不出這是一組成對的概念——反例譬如通行本第三*章所謂“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從發展順序講,“德”後於“道”,先於“仁”;從好壞的角度講,“德”比“道”壞,比“仁”好。所謂“道德”之論,絕大部分是被後人附加上去的,並非《老子》的本旨。歷代研究者為了彌合這個矛盾,便著力於分析“德”的多重含義。

但即便我們去看看道教那些玄而又玄的典籍,比如著名的《道體論》,文章是用問答的形式,提問的人在得到*之後有時還不敢肯定,於是乎多問一句“你是怎麼知道的”,回答的人就會說“因為《老子》的哪段哪段是如何說的”,終歸還是擺脫不了語言文字,沒有放棄對資訊來源的追究,也就是說,沒做到“禪客相逢唯*指,此心能有幾人知”的境界。

經典的一大用處就是:任何立場的人都可以從中“合乎邏輯地”找出依據,論*自己的任何觀點。

它道出了這個世界上最弔詭的一個真相:越是標榜什麼,就說明這個社會越缺少什麼。標榜以德治國的時候,恰恰說明了現實最大的問題是缺德;標榜清官忠臣的時候,恰恰說明這些人才是社會的另類。

一個人一旦成為偶像,光環就遠比真實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