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文屋

位置:首頁 > 經典語錄 > 

《20世紀西方人類學主要著作指南》經典語錄


經典語錄

對於一些(並非所有,甚至可以說只是少數)人類學家而言,理想上的人類學是一門綜合*的學科,它既包含著生物學的因素,又包含著人文學和社會科學 的因素。作為綜合學科的人類學,包括體質(生物)人類學和文化人類學兩大支 派。體質(生物)人類學是從人類的身體素質演化的研究中發展起來的,起初集中於研究人類化石*據和種族差異,後隨生物學的轉變而與基因的研究融合。文 化人類學內部又分為考古人類學、語言人類學和社會(文化)人類學(或稱“民 族學”)。考古人類學主要探究史前考古,對非西方文化的歷史有濃厚的興趣,主要關注物質文化反映的社會形態和文化心態,也曾專注於人類創造和生活方式 的階段*變遷。

《20世紀西方人類學主要著作指南》經典語錄

在美國,在接近於新康德主義的知識論引導下,人類學徹底捨棄了進化論,進入一個“歷史具體主義”( historical particularism)和“文化相對主義( cultural relativism)的時代。在具體民族誌研究上,美國人類學特別注重對語言和物質文化的研究,深受德國傳播論和人文地理學的影響,對進化論中包含的“物質決定論”和種族人類學中包含的“生物決定論”持極端鄙視的態度。為了反對西方中心主義的物質和生物決定論,這個時期的美國人類學家大多采納“認識決定被認識的事實”的觀點,由此延伸開去,他們也主張不同文化共同體的語言-觀念體系決定了文化共同體的存在方式。

對於社會內聚力,美國人類學家向來缺乏興趣。他們採用美國化了的德國文化論來闡述文化決定個人-群體行為趨向的論點。從一個特別的角度,這種論點也將文化系統當成共同體的內在一致*來看待。美國人類學從被研究的“野蠻人”的“局內人”角度來判斷文化價值,達成的理解也接近於社會內聚力的理解。美國人類學的“文化相對主義”,與英國和法國的“普通主義”論調,構成了鮮明差異。對這個學派的普及化起過推助部作用的“文化與人格”學說,使它在克服種族主義的同時創造了一種無助於認識人的共*的極端化文化差異論。

語言人類學可分為“歷史語言學”和“結構語言學”,從事這方 面研究的人類學家,或從語言和方言的地理分佈及歷史入手,或從語言與思維的關係入手,探究語言與“語言共同體”、語言與宇宙觀的關係。社會(文化)人 類學有像英國和法國那樣內分為親屬制度、*人類學、經濟人類學和宗教人類學的,也有像美國那樣在研究的領域方面不加內部劃分的。不同種類的社會(文化)人類學旨在研究現存的人類群體的生活方式、*行為、生產與交換的實踐 和制度,以及對超自然力的運用方式。在人類學的教育方式上,美國人類學側重 于堅持綜合*學科的做法,而歐洲英國、法國、德國等國的大學,則主要以社會(文化)人類學或“民族學”為中心展開人類學的教學。

在非西方國度研究和學習人類學,會對這門西來的學科產生疑惑。特別是對人類學的“自我”與“他者”觀念,我們更易於產生抵禦甚至逆反心態。在這門 學科最核心的地帶,我們這些非西方人,是研究的“物件”,是人類學家的“他 者”,而非思考的主體,不是人類學意義上的“自我”。在非西方國度從事人類學研究,確有必要認清西方人類學的思考主體與被研究的客體的關係實質。然 而,思考這一關係實質,不應使我們忘記:無論如何,人類學畢竟是西方產物, 若要把握這門學科,便要充分了解它的來龍去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