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文屋

位置:首頁 > 造句 > 

“沈藎”造句,怎麼用沈藎造句

造句2.81W

5、沈藎之死等於給反對者送去了一個**,因“蘇報案”獲罪的章太炎在上海獄中寫詩追悼,章士釗編了《沈藎》一書,留日學生刊物《浙*潮》。

7、沈藎下獄那個月正值光緒帝生日,刑部接旨,“萬歲月內例不行刑,著即日立斃杖下,欽此。

9、《大公報》最初報道沈藎案時,只是說他“牽涉戊戌之事”,後邊的持續報道也始終未涉及案請真相。

11、沈藎死狀之慘不久即公諸於世,連西方人也聞之膽寒,《泰晤士報》駐華記者莫理循把慈禧叫做“那個該殺的凶惡老婦人”。

13、1903年7月31日,在日本人主辦的《天津日日新聞》報館就職的沈藎在刑部獄中被活活杖死,從被捕到處死僅僅20天,他的罪狀並沒有公佈。

沈藎造句

2、鄒容,就與沈藎之死大有關聯。

4、沈藎案發生將近100年了,但有關史實撲朔迷離,至今尚未完全弄清楚。

8、也幸虧莫理循儲存的這張照片,讓我們一百多年後能清晰地看到沈藎的面容。

12、是年夏,沈藎至武漢活動,與唐才常等聯絡兵勇及官紳士庶,廣發富有票,著手組建自立*,僅兩湖地區入會者已達兩萬之眾,其勢不可小覷。

3、在沈藎送給他的照片背面寫下:“沈克誠,杖斃,1903年7月31日,星期五”。

10、無論沈藎是否確為《中俄密約》而死,眾口一詞,百年以來幾成定論,慈禧太后一生殺人無數,沒有一次像這一次深受中外輿論的責備,沈藎因此被譽為“*史上第一個殉職的記者”。

6、因為各國駐京公使“嘖有煩言”,同年9月14日,《大公報》的報道說,沈藎杖斃之後,各國公使夫人在覲見慈禧太后時都為沈藎喊冤,慈禧也頗有悔意。

1、沈藎1872年-1903年7月31日。

標籤: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