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文屋

位置:首頁 > 練習題 > 

閲讀下面的作品,完成小題。鑑賞家汪曾祺全縣第一個大畫家是季匋民,第一個鑑賞家是葉三。葉三是個賣果子的。他這個賣...

練習題1.73W

問題詳情:

閲讀下面的作品,完成小題。鑑賞家汪曾祺全縣第一個大畫家是季匋民,第一個鑑賞家是葉三。葉三是個賣果子的。他這個賣...

閲讀下面的作品,完成小題。

鑑賞家

汪曾祺

全縣第一個大畫家是季匋民,第一個鑑賞家是葉三。

葉三是個賣果子的。他這個賣果子的和別的賣果子的不一樣,他專給大宅門送果子。到了一定的日子,他就來了,挎着一個金絲蔑籃,籃子上*一把小秤,他走進堂屋,揚聲稱呼主人。主人有時走出來跟他見見面,有時就隔着房門説話。什麼果子,是看也不用看的,因為到了什麼節令送什麼果子都是一定的。葉三賣果子從不説價,買果子的人家也總不會虧待他。葉三把果子稱好,放在八仙桌上,道一聲“得罪”,就走了。他的果子不用挑,個個都是好的。他的果子的好處,第一是得四時之先。市上還沒有見這種果子,他的籃子裏已經有了。第二是都很大,都均勻,很香,很甜,很好看。他的果子都是“樹熟”,——不是在米糠裏悶熟了的。他喜歡到處跑,四鄉八鎮,哪個園子裏,什麼人家,有一棵什麼出名的好果樹,他都知道,而且和園主打了多年交道,熟得像是親家一樣了。——別的賣果子的下不了這樣的功夫。到處走,能看很多好景緻,知道各地鄉風,可資談助,對身體也好。他很少得病,就是因為路走得多。

葉三賣了三十多年果子,這年是葉三五十歲整生日,他的兩個兒子都提出爹不要走宅門賣果子了,他們養得起他。可葉三有點生氣了:“嫌我給你們丟人?我跑慣了。就為了季四太爺一個人,我也得賣果子。”

季四太爺即季匋民。他大排行是老四,城裏人都稱之為四太爺。

他真是為了季匋民一個人賣果子的。他給別人家送果子是為了掙錢,給季匋民送果子是為了愛他的畫。

季匋民有一個脾氣,一邊畫畫,一邊喝酒。喝酒不就菜,就水果。畫一張畫要喝二斤花雕,吃斤半水果。

葉三蒐羅到最好的水果,總是首先給季匋民送去。

季匋民每天一起來就走進他的小書房——畫室。葉三不須通報,給季匋民送果子,一來就是半天。他給季匋民磨墨、漂朱膘、研石青石綠、抻紙。季匋民畫的時候,他站在旁邊很入神地看,專心致意,連大氣都不出。有時看到精*處,就情不自禁地深深吸一口氣,甚至小聲地驚呼起來。凡是葉三吸氣、驚呼的地方,也正是季匋民的得意之筆。季匋民從不當眾作畫。對葉三可例外,他很願意有這樣一個人在旁邊看着,他認為葉三真懂,讚賞是出於肺腑,不是假充內行,也不是諛媚。

季匋民最討厭聽人談畫。有一些假名士因為季匋民是大畫家,就特別愛在他面前評書論畫,藉以賣弄自己高雅博學。這種議論全都是道聽途説,似通不通。季匋民聽了,實在難受。但是他對葉三另眼相看。葉三隻是從心裏喜歡畫,他從不瞎評論。

季匋民最愛畫荷花

有一天,葉三送了一大把蓮蓬來,季匋民一高興,畫了一幅墨荷,好些蓮蓬。畫完了,問葉三:“如何?”

葉三説:“四大爺,你這畫不對。”

“不對?”

“‘紅花蓮子白花藕’。你畫的是白荷花,蓮蓬卻這樣大,蓮子飽,墨*也深,這是紅荷花的蓮子。”

“是嗎?我頭一回聽見!”

季匋民於是展開一張八尺生宣,花了一張紅蓮花,題了一首詩:紅花蓮子白花藕,果販葉三是我師。慚愧畫家少見識,為君破例著胭脂。

季匋民送了葉三很多畫,都是題了上款的。有時季匋民給葉三畫了畫,説:“這張不題上款吧,你可以拿去賣錢,——有上款不好賣。”

葉三説:“題不題上款都行。不過您的畫我不賣。”

“不賣?”

“一張也不賣!”

十多年過去了。季匋民死了。葉三已經不賣果子,但四季八節,他還四處尋覓鮮果,到季匋民墳上供一供。

季匋民死後,他的畫價大增。日本有人專門收藏他的畫。

有一天一個外地人來拜望葉三。這人的姓名很奇怪。一問,是日本人。

因為是遠道來的,葉三隻得把畫拿出來。日本人非常虔誠,要了清水洗了手,焚了一炷香,還先對畫軸拜了三拜,然後才展開。他一邊看,一邊不停地讚歎:

“喔!喔!真好!真是神品!”

日本人要買這些畫,要多少錢都行。

葉三説:

“不賣。”

日本人只好悵然而去。

葉三死了。他的兒子遵照父親的遺囑,把季匋民的畫和父親一起裝進棺材裏,埋了。

                                              一九八二年二月二*日(有刪改)

8.小説用較長的篇幅敍述葉三賣果子的故事,這樣寫對情節安排和人物*格表現上有什麼作用?(4分)

9.小説寫季匋民聽了假名士議論後的感受以及葉三品評墨荷畫這兩個情節,對塑造人物形象有何作用?(6分)

10.簡要回答下面兩個問題(5分)

(1)“他給季匋民磨墨、漂朱膘、研石青石綠、抻紙。季匋民畫的時候,他站在旁邊很入神地看,專心致意,連大氣都不出。有時看到精*處,就情不自禁地深深吸一口氣,甚至小聲地驚呼起來。”這樣的描寫表現了葉三怎樣的心理?(2分)

(2)畫家去世後,日本人慕名而來,想用重金收購葉三的藏畫。小説設計這個情節有必要嗎?為什麼?(2分)

11.“葉三死了。他的兒子遵照父親的遺囑,把季匋民的畫和父親一起裝進棺材裏,埋了。”這似乎是一個平淡至極的結尾。請問:這樣的結尾合情合理嗎?請簡要説明你的理由。(5分)

【回答】

8.

情節安排: ①交代了葉三有豐富的生活經驗和對美的感受力 ,這是他賞畫的基礎,(1分) ②引出“他給畫家送果子”的情節,為後文“他懂 畫、賞畫”及“與畫家成為知己”的情節作鋪墊 ;(1分)

人物*格: ③賣果子的經歷,藴含了他為人勤快、誠實守信 、熱愛生活(1分)、 生活閲歷豐富、懂得欣賞美好東西(1分)的獨特*格。

9.

①在對比中襯托葉三是個從心裏喜歡畫、不假充內行瞎評論、不諂媚而真正懂畫(藝術)的人,他的讚賞是出於肺腑的,突出葉三是一個不奉承、不賣弄、,真心愛畫、懂畫的人。(2分)②同時也表現了畫家淡於世事,不屑浮名俗利,平易親切以及從善如流的曠達*格。(2分)③敍寫這兩個情節,不僅豐富了人物*格,豐滿了人物形象,而且使讀者更真切地感到他們是情趣相投的知己,淡泊名利的君子之交。(2分)

10.

(1)①葉三對畫發自肺腑的欣賞、讚美;②對畫家的由衷的敬重。

(2)有必要。

①人物:這個情節表現了葉三重義輕利、寧靜淡泊的一面,是一個真正的鑑賞家。這樣寫使得葉三的形象越發活脱豐滿。

②情節:為後文“帶畫進棺材” 作了鋪墊。

③主題:昇華主旨,畫龍點睛:不為名利所動的鑑賞家才是真正的鑑賞家。

(寫出2點即可。)

11.

示例一:合情合理。理由:

這個結尾合情合理。

理由:

①從情節發展看,前文有“兒子孝順聽話”“葉三將畫放進棺材” 的鋪墊。

②從人物*格來看,葉三愛畫不為金錢,只是為了藝術與相知的友情,他死了都要與畫相伴完全符合主人公思想*格。

③從主旨設置來看,作者意在呼喚不圖名利、不浮誇真正的鑑賞家出現。結尾將畫帶進棺材是最好的結局。

④從小説整體風格來看,結局符合小説整體風格:於平淡樸素中藴含深長的韻味。

示例二:合情但不合理。雖充分表現了葉三珍視友情,愛畫如命,無論生死都要讓畫相伴左右的思想*格,但卻是一種文化痼疾——自私(或封閉狹隘)的表現:滿足了他個人的佔有慾望,卻讓作品永遠不見天日。

(作出判斷併合理闡述出其中一點理由,得3分;合理闡述出其中兩點理由,即可得滿分——6分)

【解析】

8.

試題分析:此類題一般要從內容、結構的角度分析作答。在內容上,可結合着賣果子所表現的葉三的鑑賞家的形象作答;在結構上,葉三賣果子與季陶民畫畫時愛吃水果在相識相知,鑑賞他的話等內容相關,故起着為下文做鋪墊的作用。

考點:分析作品結構,概括作品主題。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9.

試題分析:這兩個情節主要用於塑造豐滿的人物形象,可以根據相關情節中的人物描寫來分析概括人物形象。

考點:欣賞作品的形象,賞析作品的內涵,領悟作品的藝術魅力。能力層級為鑑賞評價D。

10.

試題分析:這還是考查情節作用的題目,可以從人物形象的塑造上、情節的發展上和主題的表現上三個方面來分析其作用。

考點:分析作品結構,概括作品主題。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11.

試題分析:這是一道探究題,此類題目的答題思路一般是觀點加分析。要結合對文章的理解,並聯系實際,做到言之成理,有理有據。

考點:對作品進行個*化閲讀和有創意的解讀。能力層級為探究F。

知識點:現代文學類文本閲讀

題型:現代文閲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