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文屋

位置:首頁 > 經典語錄 > 

《*的自我》經典語錄

《*的自我》經典語錄
《*的自我》是由R.D.萊恩(英)編寫,貴州*出版社出版的一本書籍。 全書分為3個部分。 第1部分(本書的前3章)對精神病問題作了宏觀的生存論——現象學討論。第1、2章相當於全書導論。在第1章“人學的生存論——現象學基礎”中,作者指出生存現象學試圖刻畫人對周圍世界及自身之經驗的*質,如果不理解精神*症患者瘋狂言行的生存*關係,就無法理解這些言行本身。在第2章“從生存論——現象學理解精神病”中,作者指出,流行的精神病學行話的一個特徵是認為精神病是患者在調整過...(更多)

經典語錄

所有幸運的人都是相同的,不幸的人各有各的不幸。各不相同的不幸,自然不易得到理解和同情。也許正因為如此,不幸者才顯得不幸,或者説,不幸者之所以不幸並不在於不幸本身,而在於這不幸沒有幸運地得到理解和同情。

健全與瘋狂的判定是由兩方面決定的:判斷者與被判斷者。而人與人總是存在普遍*、絕對*的衝突和誤會的。所以當對於某個人的身份認可存在的*過於顯著且無法調和時,某一方就會註定被解釋為:精神錯亂。 具有存在*不安的人在絕望的孤獨中體驗自己,並且他所體驗的自己並非是一個完整的人,而是以不同方式“*”了的人。這時他們就成為了精神**個體。*的方式有兩種:與環境的系統關係出現*,自身之間的系統關係出現*。他們沒有能力把自己與他人“一同”體驗,也無法將自己“置身於”環境中加以體驗。結果也許是隻有脆弱聯繫的心與身,也許是兩個或多個自我等等。

只有當存在者既*又不孤立,他們之間才會有人的聯繫。我們既不孤立,也保持*,這就形成了悖論:我們與他人的聯繫和*都是我們生存中的基本層面,但任何特定的個體都不是我們存在的必要成分。這一悖論具有深刻的悲劇*質。

基本的存在*焦慮1吞沒:因為感覺生活中任何的人際聯繫都會使其面臨喪失身份及自主*的而產生的焦慮。他們認為:“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拯救自己。他們選擇孤獨,而不是正常的在以**為基礎的*和聯繫之間尋找自己與他人的平衡。他們害怕被正確理解,他人之愛比他人之恨更令其害怕――因為被愛意味着置身於強制*的承諾之下。2爆聚:現實必然是爆聚的指向內部的*,與現實的任何接觸都會使其所能設想的所有身份消失。個體感到自己像虛空一樣,他們渴望虛空被填充,但最終又仍是害怕,因為他們認為自己命中註定只能是無人無物。 3僵化和非人化:個體恐懼被他人變成石頭,同時他們感到自己或多或少的已被非人化,他們又對他人進行非人化進行自我保護。他人是生存的前提亦是自身存在威脅

如果個體感覺不到自身的自主*,那就意味着,他無法以通常的方式經驗與他人的分離以及對他人之聯繫。缺乏對自主*的感覺意味着,個體感到自身的存在被束縛在他人身上,反過來他人也是如此;在某種意義上,這已經越出了人之關係結構中的實際可能*。這意味着,個體用對他人的存在*依賴(即為了自身的存在而依賴於他人),取代了本真的相互關係和依附。在這樣的個體看來,如果不是徹底脱離和孤立,就只有像海貝或吸血鬼一樣寄生在他人的身上。

她的父母沒有盡其責任,沒有讓她對自己有正確的瞭解,即沒有給她提供生活的出發點。由於這一點,她就否定自己與生俱來的權利;而我拒絕提供“安慰”,則強化了她的敵對情緒。但唯有拒絕,方有可能使她自身承擔起對自己的責任。因而,從這種意義上説,心理治療的任務,恰如雅斯貝爾斯所説,是對患者自由的呼喚。有效地完成這一任務,則是心理治療取得成功的標誌。

個體由是有了自己生活的起點;他的身體對他來説是一個基礎,在此基礎之上,他可以作為一個人與其他人交往。如果我們充分確信自身的生存,那麼即便我們感到別人的目光不把我們當人而是當作一樣東西,我們也不會害怕。

在我們的世界中,精神*症患者不可能不失敗。我們侷限於自身世界之內,用我們自己的範疇對他加以判斷,以為這樣就能理解他。他不需要這樣的理解,而我們所能做的,只有徹底承認他的獨特和差異,承認他的*和孤獨以及絕望。

人出生時便具有最基本的確定*,即對存在的去定,這一確定*是所有其它確定*的基礎。之後當個體漸漸地可以將自己經驗為真實的、鮮活的、完整的、與周圍有着明顯地區別(界線)擁有身份和意志的自由、具有內在一致*和內在價值體驗、具有時間的延續*及空間擴張*,他,就獲得了存在*安全的堅固核心。

與世界的自發的、自然的、創造*的關係,是一種擺脱了焦慮之束縛的關係。一旦缺乏這種關係,個體的“內自我”就會產生一種全面的內在貧乏感,到最後,個體會感到自己的內在生活中充滿了空虛、死寂、冷漠、枯燥、無能、荒涼、無意義等等。

《聖經》要我們愛自已的鄰人,然而如果不知道鄰人是誰,也就無法去愛,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只能愛他抽象的人*。

如果雙方的差異足夠嚴重,而且事實上*又無法調和,那麼就只能認為,兩人之間必有一人精神異常。

標籤:經典語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