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文屋

位置:首頁 > 練習題 > 

閲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後面題。國學的焦灼中華民族的強國夢,已經斷斷續續做了一百六十多年。到了國力日益強盛的今天,...

練習題2.63W

問題詳情:

閲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後面題。國學的焦灼中華民族的強國夢,已經斷斷續續做了一百六十多年。到了國力日益強盛的今天,...

閲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後面題。

國學的焦灼

中華民族的強國夢,已經斷斷續續做了一百六十多年。到了國力日益強盛的今天,每個人都在迫切地期待着民族的復興。各種宣傳廣告上“傳統文化與現代科技的完美結合”一類不學無術的説詞,就是當今“民族復興”一詞被膚淺理解的註腳。而一個渴望復興的古老的民族面對現實和外來的焦灼心態,也日趨明顯。從1840年至今,我們每個人所能創造出的文化資源,必然受到西方外來文化以及1840年以後本土新思潮二者的影響。按一些激進國學家的安排,純然依照孔孟之道來認識社會、解決問題,已經不可能。而一旦接受了外來與新生,又害怕失去本民族的特*,成為了沒有文化主體*的精神殖民地。一個有着過於燦爛光輝歷史的民族,在面對現實的困窘時的確沒有日本、韓國那樣容易放得下。現在特定語境當中的“國學”觀念與理論,所折*出的就是這樣一種焦灼。

此故,在“國學熱”當中,有種論調頗有代表*:“我們天天在要求現代化,現代化不就是西化嗎?把整個的思想按西方的觀點來大卸八塊,中華文化不但沒有復興,反而越發地死得快……整個20世紀的*知識分子,在不知不覺中受到了西洋的影響,沒有能真正掌握中華文化的靈魂。”

以上的觀點説白了,就是將“從西方傳入”當成了本質上的“西方”,與中華文化不可調和的“西方”,而忽視了一些社會基礎*價值的普適*,也忽視了文化的包容*和交流。世界上最大的、最有活力的水域不是娃哈哈公司的純淨水儲存池,而是有污泥、有毒菌、有濁浪,時時刻刻被海洋生物代謝物污染着的大海。一個文明得以保存和發展的動力不是一種精神潔癖,那種潔癖只能説明一個文明已經虛弱到了免疫機能低下的地步。而在相當數目的國學家眼裏,西方傳來的文化與思想就只能起到破壞和摧毀中華文明的作用。這其間折*出的對自我民族的不自信,也是頗值得玩味的。

而事實*,1840年以來,本土新創造的文化都已經不再是,也不可能是“純粹”的中華傳統,但其中卻不乏優秀傑出的成果,以至於20世紀的二三十年代,無論是在文學成就還是思想成就上,都創造了令今人難以企及的高峯。很多20年代初的知識分子,比如魯迅、胡適、李大釗等,自然是鼓吹自由、*、科學等“西方觀念”的代表,也是“沒有能真正掌握中華文化的靈魂”的知識分子。但是,《我們現在怎樣做父親》和《愛彌兒》相比,《嘗試集》與《神曲》相比,《庶民的勝利》與托馬斯?潘恩的《常識》相比,在精神內核和社會效果上,真的能一致?

就像黑格爾説的,“你走吧,你走不出你的皮膚!”吸收了西方的觀念之後,那些*文化、思想巨人的創造仍然植根於*,屬於*。自此以後的*人恐怕也只能隨之前進,因為中華文明*、自然演進的歷史早在鴉片戰爭時期就被打破了。

往者不可諫,學習西方也沒什麼丟臉的。日本從1865年就一心一意地跟着西方鬧*,到頭來,鮮明的民族特*不張嘴都能從一堆黃皮膚黑頭髮的人裏冒出來。

其實只要*這個人口基數還存在,民族和民族特*是不會消亡的,只是其消極面和積極面會隨着不同的歷史時期相互替換,如同一個硬*的兩面。*人的聰明成了投機取巧,家庭觀念重成了任人唯親,這並非西方導致的民族特*的“消亡”,而恰恰是消極面在社會轉型和制度缺失之下的爆發。

以日本為鑑,以*現代思想史為鑑,擔心成為西方的精神殖民地這樣虛弱的焦灼心態,不僅是一部分“國學家”對自我民族不自信的體現,也是缺乏歷史和現實依據的。

5.根據文意,以下説法錯誤的一項是(   )(3分)

A.在國力日益強盛的今天,國人都懷有一種對民族復興的強烈期盼,但是在對“民族復興”的理解上卻存在偏差。

B.在當下的“國學熱”中,一些學者錯誤地把“從西方傳入”誤解為“全盤西化”,因而視西方文化為洪水猛獸。

C.一種有活力、能不斷髮展的文明,必然具有很強的包容*;而那些排斥外來文化的文明,則必定是虛弱的文明。

D.在*歷史上,從來就沒有*的、自然演進的文化,但卻在文學、思想成就上創造了令今人難以企及的高峯。

6.作者認為,當下的“國學熱”折*了一種“焦灼”心態。在文本中,這種“焦灼”心態具體指什麼?(4分)

【回答】

5.D

6.擔心民族文化在西方文化的影響(衝擊)下,失去自身特*,淪為沒有文化主體的西方的精神殖民地,從而影響中華民族的復興。

[4分。“西方文化的影響”1分,“民族文化失去自身特*”1分,“淪為精神殖民地”1分,“影響中華民族的復興”1分。]

【解析】

5.

試題分析:此題考查篩選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題,可根據對文意的理解,將選項分別代人原文進行比較,做出判斷取捨,D原文的表述是“1840年以來”,而非“在*歷史上”。A見原文第一段前半段。B見原文第二、三段。C見原文第三段。F見原文倒數第二段。所以選D。

考點:篩選文中的信息。能力層級為C。

6.

試題分析:解答此題,可抓住關鍵詞語理解“焦灼”心態所在的語段,然後聯繫上下文理解句意,並根據作者要表達的思想感情、揣摩作者的寫作目的組織*。可結合第一段“害怕失去本民族的特*,成為了沒有文化主體*的精神殖民地”提煉*的概括即可。

考點: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層級為理解B。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知識點:論述類文本閲讀

題型:現代文閲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