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文屋

位置:首頁 > 經典語錄 > 

《*人應知的文化常識》經典語錄


經典語錄

爲什麼說買“東西”而不說買“南北”呢?其實,“買東西”一詞,自古就有。在東漢時朝,洛陽和長安是兩座商業繁華的城市,洛陽被稱爲“東京”,長安被稱爲“西京”。民間有人到東京、西京購貨,即稱“買東”、“買西”。久而久之,“東西”便成了貨物的代名詞,於是買“東西”一詞就流傳開來了。

《*人應知的文化常識》經典語錄

如果有人問:*歷和陽曆是怎麼來的?籃球隊中爲什麼沒有1、2、3號隊員?手術服爲什麼是綠*的?秋天的楓葉爲何會變紅?爲什麼日食發生在初一而不是十五?爲什麼說買“東西”而不說買“南北”?*歷史上第一位女皇帝是武則天嗎?如果不是,那是誰?諸如此類的問題您能答得出來嗎?也許您已經發現,這些都是常識*的問題,您所說的每一句話裏都包含着文化。

“替罪羊”一詞是舶來品。世界各地都習慣於用“替罪羊”一詞比喻代人受過的人。羊是古代祭祀中必不可少的最主要的祭品。羊除了用作獻祭上帝的犧牲,還承擔了一項任務,就是給人類“替罪”。用羊替罪來自古猶太教。但有趣的是,在咱們*也有類似的事例。《孟子·梁惠王上》中記載:“王坐於堂上,有牽牛而過堂下者。王見之,曰:‘牛何之?’對曰:‘將以釁鐘(注:新鍾鑄成,宰殺牲畜,取血塗鐘的儀式)。’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若無罪而就死地。’對曰:‘然則廢釁鐘歟?’曰:‘何可廢也,以羊易之。’”

傳統長篇山東快書《武松傳》,是山東快書最早,也是最著名的曲目,主要塑造了武松嫉惡如仇、見義勇爲、除暴安良的英雄形象。全書主要由《東嶽廟》、《景陽岡》、《陽谷縣》、《十字坡》、《石家莊》、《鬧當鋪》、《孟州堂》、《安平寨》、《鬧南監》、《快活林》、《調虎計》、《飛雲浦》、《鴛鴦樓》、《張家店》、《蜈蚣嶺》、《白虎莊》、《二龍山》等若干中篇連綴而成,故事情節緊張,人物形象鮮明,語言通俗明快,充滿着濃郁的生活情趣和鄉土氣息。

八股文,是明清科舉考試所採用的一種專門文體,又叫制藝、制義、時藝、時文(相對於古文而言)、八比文等。它要求文章必須有四段對偶排比的文字,總共包括八股,所以稱八股文。“股”或“比”,都是對偶的意思。八股文的基本特點,大致爲以下幾方面:第一,題目一律用《五經》、《四書》中的原文。第二,內容必須以程朱學派的註釋爲準。第三,體裁結構有一套固定的格式。全文由破題、承題、起講、入題、起股、中股、後股、束股、大結等部分組成。

榜文一上牆,馬上就有四個人前來,聲稱是自己親手所殺,請求賜賞。齊王接見了這四條漢子,笑着說道:“你們可不許冒充啊!”這四個人一口咬定是自己乾的,並異口同聲地說:“請大王明查!”齊王點了點頭,大聲說道:“你們四位是真正的‘勇士’啊!一千兩黃金,你們四個人每人分得多少呢?”四個人齊聲答道:“每人二百五。”齊王這時“*”地一聲,拍案大怒道:“來人,把這四個‘二百五’推出去斬了!”後來,人們就把那些腦子缺根弦的糊塗蟲稱爲“二百五”了。

古時候的貴族婦女,常在舉行祭祀大典時戴一種用絲織品或髮絲製成的頭飾,這種頭巾式的頭飾叫巾幗,其上還裝綴着一些金珠玉翠製成的珍貴首飾。巾幗的種類及顏*有多種,如用細長的馬尾製作的叫“剪耄幗”;用黑中透紅顏*製作的叫“紺繒幗”。因巾幗這類物品是古代婦女的高貴裝飾,人們便稱女中豪傑爲“巾幗英雄”,後人又把“巾幗”作爲婦女的尊稱。

三千年前左右,我國已有“圖書文字”和“象形文字”了。於是也就有了專門傳授和學習文字的機構“成均”,這就是學校的最初萌芽。到了夏代,則有了正式以教爲主的學校,稱爲“校”。孟子說:“夏日校,教也。”商代生產力日益發展,文化日趨進步,科學日漸發達,因之學校又有增加,稱爲“學”與“瞽宗”。

史書爲何又稱爲“汗青”?

春秋時,魯國大夫孟武伯,說話一貫無信,魯哀公對他很不滿。有一次,魯哀公在五梧舉行宴會,孟武伯照例參加,有個名叫郭重的大臣也在座。這郭重長得很肥胖,平時頗受哀公寵信,因而常遭孟武伯的嫉妒和譏辱。這次孟武伯藉着向哀公敬酒的機會,又向郭重道:“你吃了什麼東西這樣肥胖啊?”魯哀公聽了,很覺厭惡,便代替郭重答道:“食言多也,能無肥乎!”這句話分明是反過來諷刺孟武伯慣於說話不算數,而且在宴會上當着羣臣之面,出於國君之口,孟武伯頓時面紅耳赤,感到萬分難堪。“食言而肥”這個成語就是從此而來,形容說話不算數,不守信用,只圖自己佔便宜。若表示堅決履行諾言,說話一定算數,即爲“決不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