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文屋

位置:首页 > 练习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19分)战国论【明】李贽余读《战国策》而知刘子政①之陋也。夫春秋之后为战国。既...

练习题1.39W

问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19分)战国论【明】李贽余读《战国策》而知刘子政①之陋也。夫春秋之后为战国。既...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19分)

战国论

【明】李贽

余读《战国策》而知刘子政①之陋也。夫春秋之后为战国。既为战国之时,则自有战国之策。盖与世推移,其道必尔。如此者,非可以春秋之治治之也明矣。况三王之世欤!

五霸者,春秋之事也。夫五霸何以独盛于春秋也?盖是时周室既衰,天子不能*礼乐征伐之权以号令诸侯,故诸侯有不令者,方伯、连帅率诸侯以讨之,相与尊天子而协同盟,然后天下之势复合于一。此如父母卧病不能事事,群小构争,莫可禁阻,中有贤子自力家督,遂起而身父母之任焉。是以名为兄弟,而其实则父母也。虽若侵父母之权,而实父母赖之以安,兄弟赖之以和,左右童仆诸人赖之以立,则有劳于厥家大矣。管仲相桓,所谓首任其事者也。从此五霸迭兴,更相雄长,夹辅王室,以藩屏周。百足之虫,迟迟复至二百四十余年者,皆管仲之功,五霸之力也。诸侯又不能为五霸之事者于是有志在吞周心图混一如齐宣之所欲为者焉晋氏为三吕氏为田诸侯亦莫之正也。则安得不遂为战国而致谋臣策士于千里之外哉!其势不至混一,故不止矣。

刘子政当西汉之末造,感王室之将毁。徒知羡三王之盛,而不知战国之宜,其见固已左矣。彼鲍、吴者,生于宋、元之季,闻见塞胸,仁义盈耳,区区褒贬,何足齿及!乃曾子固②自负不少者也, 咸谓其文章本于《六经》 矣,乃讥向自信之不笃,邪说之当正,则亦不知《六经》为何物,而但窃褒贬以绳世,则其视鲍③与吴亦鲁、卫之人矣。

【注】①刘子政:刘向,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战国策》的编定者,有着“尊王贱霸”(尊崇三王五代之盛世,看轻春秋战国之霸业)的历史观。②曾子固:曾巩,宋代学者,著有《元丰类稿》。③鲍:鲍彪,宋代学者,曾校注《战国策》;吴,吴师道,元代学者,曾重校《战国策》。

1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而知刘子政之陋也    陋:浅薄

B.则有劳于厥家大矣    厥:其,这个

C.当西汉之末造        造:时期

D.而不知战国之宜      宜:应该

1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夫五霸何以独盛于春秋也     苟以天下之大

B.而其实则父母也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C.徒知羡三王之盛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D.区区褒贬,何足齿及         其间旦暮闻何物

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第二段结合春秋特定的历史背景,运用了比喻论*充分肯定了管仲在历史推进中起到的独特作用,突破了传统的褒“王道”贬“霸道”史观。

B.文章虽然是对战国的历史发表看法,其实包含了作者鲜明的个*特点,也是对明代盛行的纲常名教和封建等级制度的一种有力的批判和回击。

C.作者批判了汉代刘向、宋代曾巩以“三王之治”否定“战国之宜”的观点,明确提出从三王五霸到战国、到秦的统一,是一个“与时推移,其道必尔”的必然发展趋势。

D.本文见解大胆,构思精巧,论*严密,文字犀利深刻,长于分析,表现了作者过人的胆识和非凡的勇气。

17.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诸 侯 又 不 能 为 五 霸 之 事 者 于 是 有 志 在 吞 周 心 图 混 一 如 齐 宣 之 所 欲 为 者 焉 晋 氏 为 三 吕 氏 为 田 诸 侯 亦 莫 之 正 也。

1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7分)

(1)如此者,非可以春秋之治治之也明矣。(3分)

(2)则安得不遂为战国而致谋臣策士于千里之外哉!(4分)

【回答】

【*】

14.D

15.A

16.C

17.诸 侯 又 不 能 为 五 霸 之 事 者/ 于 是 有 志 在 吞 周/心 图 混 一 /如 齐 宣之 所 欲 为 者 焉/ 晋 氏 为 三 /吕 氏 为 田 /诸 侯 亦 莫 之 正 也。(6处停顿,错1到2处扣1分,错3处扣2分,错4处以上扣3分)

18.(1)像这样,不能用春秋时期治理国家的措施和办法来治理战国时期的*,是很显然的呀。

(2)那么怎能不演变为战国的局面,而纷纷在千里之外招纳有谋略的臣子和有计策的士人呢!

【解析】

14.

试题分析:此题可以将各个解释放入各自的中具体语境(上下文语境)中去贯通文意,解释准确而无滞碍之处者应是正确的。D项“而不知战国之宜”,对“宜”的解释错误,从这句的上句“徒知羡三王之盛”具体语境来看,“宜”与“盛”相对应,故应为适宜。所以,应选D。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15.

试题分析:结合具体语境,去判定某一虚词的具体用法。A两个“以”都翻译“凭”,介词;B 第一个“则”,副词,“是”;第二个“则”,连词,表转折关系“却”;C第一个“之”,结构助词“的”;第二个是定语后置的标志;D第一个“何”,哪里,怎么;第二个“何”,什么。所以,选A。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16.

试题分析: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带着选项回到原文进行比较分析,作出判定。C项“宋代曾巩”有误,原文是刘向的观点。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7.

试题分析:对文言文断句,最基本的在于对通篇文章的领会。所以,断句前首先要把文章通读几遍,以便对全文内容有整体的感知,把能断开的先断开,然后逐步缩小范围,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句,凭借和语境(上下文)的关系,作出相应调整.找文言虚词(特别是语气词),往往是该断句的地方.也可以通过辨别句式来判断。需要注意的文言虚词“者”、焉;需要注意的人名姓氏“晋 氏”、“ 吕 氏”;名词做主语的“诸侯”、“周”都是需要考虑断句的地方。

考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18.

试题分析: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理解文中某些关键*语句(重点实词、虚词意义、特殊句式等),用规范的现代汉语把它表达出来,翻译时要注意的关键词和句式:“治”、“明” “安……哉”、“为”、“致”和状语后置句式。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参考译文】

我阅读了《战国策》就知道刘子政浅薄无知。春秋之后就是战国,已经是战国了,就自然有战国时期的治道谋略。因为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其道理必然如此。像这样,不能用春秋时期治理国家的措施和办法来治理战国时期的*,是很显然的呀。何况夏禹、商汤、周用文王武干更古的时代呢!

齐桓公、晋文公等五个诸侯先后称霸,是春秋时期的事。五霸为什么唯独在春秋时期强盛呢?因为当时周王室已经衰弱,天子不能掌握**事大权,来指挥诸侯各国,所以诸侯当中有不服从王室命令的国家,诸侯当中的大小首领方伯、连帅,就率领诸侯当中的其他国家去*他,„起尊奉周天子,使诸侯同盟协调一致,然后天下的形势又趋于联合统一。这好比父母患病在床,不能做事,儿女辈互相争斗,没有谁能够禁止,这时其中有一个贤能的儿子白告奋勇担任家庭的主持者,于是代行父母的权力。因此他在名义上是其他人的兄弟,但实际上却像他们的父母一一样。虽然似乎侵夺了父母的权力,但实际上,父母依靠他得到了安宁,兄弟依靠他而能够和睦,左右僮仆等人依靠他能各安其位,各执其事,因此他对这个家庭的功劳很大啊。管仲辅佐齐桓公称霸,就是第一个承担这种事的人。从此,五霸一个接一个地兴起,互相接替着称霸,拱卫辅佐周王室,率领诸侯作周王朝的屏障。如俗话所说:“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周王朝仍能延续到二百四十年,这都是管仲的功劳,五霸的业绩啊。诸侯当中又有不能像春秋五霸那样建立霸业的,于是就一心想吞并用室,统一天下,如战国时齐宣王想要做的那样。晋国的卿大夫把晋国分为赵、韩、魏三国,吕氏的齐国也被田氏所取代,诸侯中也没有谁能纠正这种事情。那么怎能不演变为战国的局面,而纷纷在千里之外招纳有谋略的臣和有计策的士人呢!其发展趋势是不到全国统一时,一定不会终止。刘子政处于西汉末期,痛感王室即将毁灭,只晓得羡慕禹、汤、文、武往古的盛世,而不懂得战国的时宜,他的见解本来就已经乖僻。那鲍彪、吴师道两人生于宋末和元末,胸中充满着儒家教条,两耳听到的都是仁义之道,他们对《战国策》的褒贬,不值得一提。而曾子固倒是很自负,声称自己的文章都是本于儒家《六经》,反而讥刺刘向被流俗的见解所迷惑,不能坚持自己尊王贱霸的观点,邪说应当纠正,他也不知道《六经》为何物,而只会窃取《春秋》褒“王道”、贬“霸道”的滥条来衡量世人,那么拿他跟鲍彪和吴师道相比,也就没有什么差别

知识点:散文类

题型:文言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