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文屋

位置:首頁 > 名人語錄 > 

王小波經典語錄

王小波經典語錄

王小波(1952-1997),男,1952年5月13日,出生於*,*當代學者、作家。他先後當過知青、民辦教師、工人。1978年考入**大學,1980年王小波與李銀河結婚,同年發表處女作《地久天長》。代表作品有《黃金時代》、《白銀時代》、《青銅時代》、《黑鐵時代》等。 1984年赴美匹茲堡大學東亞研究中心求學,2年後獲得碩士學位。在美留學期間,遊歷了美國各地,並利用1986年暑假遊歷了西歐諸國。1988年回國,先後在*大學,**大學任教。1992年9月辭去教職,做自由撰稿人。他的唯一一部電影劇本《東宮西宮》獲阿根廷*電影節最佳編劇獎,並且入圍1997年戛納*電影節。1997年4月11日病逝於*,年僅45歲。


經典語錄

恕我直言,能夠帶來思想快樂的東西,只能是人類智慧至高的產物。比這再低一檔的東西,只會給人帶來痛苦;而這種低檔貨,就是出於功利的種種想法。

學習文史知識目的在於“溫故”,有文史修養的人生活在從過去到現代一個漫長的時間段裡。學習科學知識目的在於“知新”,有科學知識的人可以預見將來,他生活在從現在到廣闊無垠的未來。假如你什麼都不學習,那就只能生活在現時現世的一個小圈子裡,狹窄得很。

(孟子) 至於他的思想,我一點都不贊成。有論家說他思維縝密,我的看法恰恰相反。他基本的方法是推己及人,有時候及不了人,就說人家是禽獸、小人;這股凶巴巴惡**的勁頭實在不討人喜歡。至於說到修辭,我承認他是一把好手,別的方面就沒什麼。我一點兒都不喜歡他,如果生在春秋,見了面也不和他握手。我就這麼讀過了孔、孟,用我老師的話來說,就如“春風過驢耳”。我的這些感慨也只是招得老師生氣,所以我是晚生。

我時常回到童年,用一片童心來思考問題,很多煩惱的問題就變得易解。

這種冷淡使我痛心,但我也贊成它對心懷叵測的人保持距離。

心胸是我在生活中想要達到的最低目標。某件事有悖於我的心胸,我就認為它不值得一做;某個人有悖於我的心胸,我就覺得他不值得一交;某種生活有悖於我的心胸,我就會以為它不值得一過。

我已經四十歲了,除了這隻豬,還沒見過誰敢於如此無視對生活的設定。相反,我倒見過很多想要設定別人生活的人,還有對被設定的生活安之若素的人。因為這個原故,我一直懷念這隻特立獨行的豬。

什麼叫失敗?也許可以說,人去做一件事情,沒有達到預期的目的,這就是失敗……一個常常在進行著接近自己限度的鬥爭的人總是會常常失敗的…只有那些安於自己限度之內的生活的人才總是“勝利”。

青年的動人之處,就在於勇氣,和他們的遠大前程。

有些話彷彿永遠講不出口,僅僅是因為別人已經把反對它的話講了出來。因為這些話就成了心底的暗流,形不成文字,也形不成話語,甚至不能形成有條理的思路——它就變成了鬱結的混沌。而已經講出的話被人們一再重複,結構分明地架在混沌之上。

生活方式像一個漫長的故事,或者像一座使人迷失的迷宮。 任何一種負面的生活方式都有很多亂七八糟的細節,使它變得很有趣。人就在這種趣味中沉淪下去,從根本上忘記這種生活需要改變。

我們學會了把世上一切事物分成好的和壞的以後,對世界的瞭解還是非常非常可憐的。我們還要繼續學習一切是如何發生、如何變化的。這些知識會衝擊我們過去形成的是非標準,這時我們就面臨一個重大抉擇,是接受事實,還是堅持舊有的價值觀念?事實上有很多這樣的人:他們“明辨是非”的能力卻成了接觸世界與瞭解世界的障礙,結果是終身停留在只會“明辨是非”的水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