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文屋

位置:首頁 > 練習題 >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後面題。說   琴何景明何子有琴,三年不張。從( )遊者戴仲鶡,取( )繩以弦,進而求*...

練習題1.52W

問題詳情: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後面題。說   琴何景明何子有琴,三年不張。從( )遊者戴仲鶡,取( )繩以弦,進而求*...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後面題。

說    琴

何景明

何子有琴,三年不張。從(  )遊者戴仲鶡,取(  )繩以弦,進而求*(  )。何子御之,三叩其弦,弦不服指,聲不成文。徐察其音,莫知病端。仲鶡曰:“是病於材也。予視其黟然黑,衺然腐也。其質不任弦,故鼓之弗揚。”何子曰:“噫!非材之罪也,吾將尤夫攻之者也。凡攻琴者,首選材,審制器。今是琴,弦之韌,疎;軫之栝,滯;徽之數,失鈞;越之中,淺以隘。疎,故清濁弗能具;滯,故高下弗能通;失鈞,故細大相逾;淺隘,故聲應沉伏。是以宮商不識職而律呂叛度雖使伶倫鈞弦而柱指伯牙按節而臨*亦未知其所諧也。

“夫是琴之材,桐之為也,不為不良也。使攻者制之中其制,修之畜其用,斫以成之,飾以出之。上而君得之,可以薦清廟,設大廷,合神納賓,贊實出伏,暢民潔物。下而士人得之,可以宣氣養德,道情和志。何至黟然衺然,為腐材置物邪!吾觀天下之不罪材者,寡矣。自混而欲別物,自褊而欲求多。直木輪,屈木輻,巨木節,細木樑,幾何不為材之病也。是故君子慎焉。

“*之以勁,動之以時,明之以序,藏之以虛。勁則能弗撓也,時則能應變也,序則能辨方也,虛則能受益也。勁者信也,時者知也,序者義也,虛者謙也。信以居之,知以行之,義以制之,謙以保之。樸其中,文其外。見則用世,不見則用身。故曰:“雖愚必明,雖柔必強。材何罪焉!”

仲鶡憮然離席曰:“信取於弦乎,知取於軫乎,義取於徽乎,謙取于越乎。一物而眾理備焉。予不敏,願改弦更張,敬服斯說。”——選自《四庫全書》本《何大復集》

11.下列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徐察其音,莫知病端       徐:仔細

B.吾將尤夫攻之者也         尤:責備

C.贊實出伏,暢民潔物       暢:使通暢

D.自混而欲別物             別:其它的

12.將文言虛詞依次填入文中括號內,最恰當的一項是:(   )   

A.而、之、焉         B.其、而、焉     

C.而、而、矣          D.之、而、矣

13.下列用“|”給文中畫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    

A.是以/宮商不識職/而律呂叛度/雖使伶倫鈞弦/而柱指伯牙/按節而臨*/亦未知其所諧也。

B.是以宮商不識職/而律呂叛度/雖使伶倫鈞弦/而柱指伯牙/按節而臨/*亦未知其所諧也。

C.是以宮商不識職/而律呂叛度/雖使伶倫鈞弦而柱指/伯牙按節而臨*/亦未知其所諧也。

D.是以/宮商不識職/而律呂叛度/雖使伶倫鈞弦而柱指/伯牙按節而臨/*亦未知其所諧也。

14.下列對文章內容的理解,有錯誤的一項是:(    )    

A.《說琴》既是一篇關於制琴、*曲的音樂論說文,又是一篇借喻制琴*曲的規定、要求,並從琴論及為人,來闡述人生經驗的哲理文。

B.文章開頭寫的是面對琴聲不揚原因的一場討論。戴仲鶡認為是琴的材質不好,何子認為不是材質的問題,是製作的問題。

C.作者認為*琴則出手要輕柔,行動要候時,觀察要有順序,收勢要有容量。輕柔就能不受阻撓,候時就能應付變化,有順序就能辨別方向,有容量就能受到效益。

D.作者最後有感:一件東西而所有的道理都齊全了,信用作為做人的根本,智慧用來指導行為,仁義作為日常言行的制約,謙虛用來保全自身的品行。君子對此是很慎重的。

15.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其質不任弦,故鼓之弗揚。(3分)

(2)凡攻琴者,首選材,審制器。(3分)

(3)樸其中,文其外。見則用世,不見則用身(4分)

【回答】

11.D

12.B

13.C

14.C

15.(1)它的質地不能勝任琴絃,所以*起來聲音不高亢。(得分點,任、鼓、揚。意思基本正確,每點1分)

(2)凡是做琴的,首先要選擇木材,(更重要的是)審查是不是(按規格)製成各種配器。(每句1分。意思基本相同。)

(3)樸實作為內涵,文采作為外表。為人所知就出而用世,不為人所知就修養自身。(每句1分。意思基本相同。)

【解析】

11.

試題分析:此題考查文言實詞在文中含義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類題要靠平時對課文知識的積累,在課外文言文閱讀當中,辨析重要詞語的含義正確與否,有時就需要結合具體的語境,根據上下文推斷出其詞義,D項解釋不正確,由原文上下句大意內容可知,D項,分清、辨別。所以選D。

考點: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能力層級為理解B。

12.

試題分析:此類文言虛詞題,一般要結合具體語境,去判定某一虛詞的具體用法和意義。其,代詞,他;而,表順承關係;焉:代詞,他。所以B項符合。

考點:理解常見文言虛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能力層級為理解B。

13.

試題分析:斷句前首先要把文章通讀幾遍,以便對全文內容有整體的感知,把能斷開的先斷開,然後逐步縮小範圍,再集中精力分析難斷句,憑藉和語境(上下文)的關係,作出相應調整。找虛詞、察對話、依總分、據修辭 、對稱 、反覆、辨句式。這道題可根據文言虛詞斷句,例如“而”“雖”“亦”;也可根據名詞或人名斷句,例如,“伯牙”。

考點:能為文言文斷句。能力層級為運用E級。

14.

試題分析:此題要在準確把握文意的基礎上,帶著選項回到原文,從人物、時間、地點、事件的混淆和關鍵詞語的誤譯等角度進行比較分析,作出判定。C項,作者認為*琴則出手要有勁,有勁就能不受阻撓。所以選C。

考點: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15.

試題分析:此題要在準確把握文意的基礎上,直譯為主,意譯為輔,理解文中某些關鍵*語句,如重點實詞、虛詞意義、判斷句、被動句、賓語前置、成分省略和詞類活用等,用規範的現代漢語把它表達出來。此題翻譯時需要注意的關鍵詞句有:任、鼓、揚、材、制、樸、其、見。

考點:理解並翻譯文中的句子。能力層級為理解B。

【參考譯文】

何子有一張琴,三年不去*它。他的學生戴仲鶡,拿下來裝上弦,進奉請他*奏。何子拂弄一過,三次撥動琴絃,弦卻不聽手指指揮,發出的聲音雜亂無章,仔細聽它的音響,不知毛病在什麼地方。仲鶡道:“這個毛病在於木質不好。我看它黑黑的,快腐朽了。它的質地不能勝任琴絃,所以*起來聲音不高亢。”何子道:“咦!這不是木質的過錯,我要嚴厲責備制琴人!凡是做一張琴,首先要選擇木材,但更重要的是要審察是不是按照規格製作成器。現在這張琴,弦的韌*稀疏,軫的琴捩滯*,徽的度數失去均衡,越的小孔又淺又隘。稀疏,所以清音濁音不能齊全;滯*,所以高音低音不能相通;失去均衡,所以輕音重音互相侵越;又淺又隘,所以音聲沉悶暗啞。這樣五音混亂,音律也離開了法度。儘管讓黃帝的樂官伶倫來調絃運指,春秋時的琴師伯牙來按照節拍親自*奏,他們也不知如何能叫音聲*了。

“現在看這張琴的材料,是用桐木製成的。不能說不是良材。要是叫製作者按照規格做好,修治完善以備隨時*奏,鑿削合格以成一張好琴,裝飾美觀以便出而應世。上焉者使君王得到,可以獻之於宗廟,陳設在朝廷,祭享神靈,延見貴賓,唱贊祭禮,疏通隱閉,使民情通暢,萬物潔淨。在下使士大夫得到,可以融洽氣質,培養德*,導引情*,和睦心志。何至於黑黑的、彎彎的,成為腐朽之材、無用之物呢!我看天下不責怪材料的人,太少了。自己混亂還想要分清事物,自己狹隘還想要求取眾多。直木作輪,屈木作輻,巨木斗拱,細木大梁,哪能不使材料出毛病呵!因此君子對此是很慎重的。

“*琴要有勁,行動要候時,觀察要有順序,藏要有容量。有勁就能不受阻撓,候時就能應付變化,有順序就能辨別方向,有容量就能受到效益。勁就是信用,時就是智慧,順序就是仁義,容量就是謙遜。信用作為居處,智慧指揮行動,仁義用來制約,謙虛可以保身。樸實作為內含,文采作為外表。為人所知就出而用世,不為人所知就修養自身。所以《中庸》說:‘雖愚必明,雖柔必強。’這怎麼可以責罪材料呢!”

仲鶡聽了不覺恍然若失,離開坐位說道:“信用不就是取於弦嗎,智慧不就是取於軫嗎,仁義不就是取於徽嗎,謙遜不就是取于越嗎?一件東西而所有的道理都齊全了。我所知太少了,要改弦更張,恭恭敬敬地聽從您的教導。”(錢伯城)

知識點:散文類

題型:文言文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