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文屋

位置:首頁 > 練習題 > 

18、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 赫魯曉夫在1957年提出三四年內蘇聯的人均肉類、牛奶、黃油產量趕上美國的目標,為此...

練習題7.74K

問題詳情:

18、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 赫魯曉夫在1957年提出三四年內蘇聯的人均肉類、牛奶、黃油產量趕上美國的目標,為此...

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赫魯曉夫在1957年提出三四年內蘇聯的人均肉類、牛奶、黃油產量趕上美國的目標,為此不顧蘇聯的氣候條件,要求各地都擴種玉米,以增加飼料。結果很多地方因氣候條件惡劣造成玉米歉收,其他糧食作物也由於播種面積減少而減產。1963年蘇聯糧食產量比1962年減少3270萬噸。1964年蘇聯被迫增加了糧食的進口。

材料二 勃列日涅夫時期,蘇聯幾乎每兩位科學家中就有一位在研究坦克、火*和導*,*工生產差不多佔國民生產的40%。由於*備競賽和改革停滯,生產效率和經營水平與西方已開發國家的差距越來越大,*的生活水平長期得不到明顯的提高。20世紀80年代上半期,蘇聯人均生活水平只相當於美國的1/3左右。廣大*群眾的不滿情緒越來越強烈,渴望改變現狀的呼聲日益高漲。

材料三 1985年,蘇共**戈爾巴喬夫認為蘇聯必須進行根本*的變革和改造,提出了“加速國家的社會經濟發展的戰略方針”,並開始進行經濟改革。1986-1988年,蘇聯經濟不僅沒有加速發展,相反國民收入年均增長率僅為2.8%,低於1980-1985年的3.2%。此後戈爾巴喬夫認為,現行*體制是經濟改革沒有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

請回答:

(1)材料一、二、三中赫魯曉夫、勃列日涅夫和戈爾巴喬夫的改革或統治分別有哪些缺點?其共同的缺點是什麼?(10分)

(2)從蘇聯三次改革的失敗和蘇聯最終解體這些慘痛的歷史教訓中可以得出哪些重要啟示?(6分)

【回答】

缺點:赫魯曉夫提出的改革目標不切實際,且不顧自然條件的限制而擴種玉米,使農業生產受到了嚴重影響;勃列日涅夫上臺後,為與美國爭奪世界霸權,進行*備競賽,從而導致經濟發展停滯,*群眾的不滿情緒高漲;戈爾巴喬夫的經濟改革不但沒有實現“加速國家的社會經濟發展的戰略方針”的目標,反而使經濟增長率進一步降低。(8分)

共同的缺點:沒有真正解決因斯大林模式的弊端而導致的國民經濟比例失調和*生活水平不高的問題。(2分)

啟示: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探索是曲折複雜的;社會主義改革應把*群眾的利益放在首要位置;改革一定要切合實際,遵循客觀經濟發展規律;改革要穩步推進等。(6分)

知識點:俄國十月*與蘇聯社會主義建設

題型:綜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