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文屋

位置:首頁 > 練習題 > 

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塞罕壩位於河北省最北部,地處內蒙古高原渾善達克沙地南緣,冬季風強勁,屬半乾...

練習題1.94W

問題詳情:

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塞罕壩位於河北省最北部,地處內蒙古高原渾善達克沙地南緣,冬季風強勁,屬半乾旱區到半溼潤區的過渡地帶。歷史上塞罕壩曾開圍放墾,原始森林幾乎絕跡。20世紀60年代初,內蒙古的風沙緊逼*城。為了抵禦風沙南侵,1962年,塞罕壩林場正式組建。塞罕壩的條件比同緯度的大部分地方都更不適宜林木生長,樹木生長緩慢。但是幾十年來,塞罕壩人還 是在極其惡劣的環境下建成了世界 最大的人工林,創造了從荒原到林海 的綠*奇蹟,同時也發展了經濟,詮釋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

材料二 :塞罕壩林場及周邊區域 示意圖(下圖)

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塞罕壩位於河北省最北部,地處內蒙古高原渾善達克沙地南緣,冬季風強勁,屬半乾...

(1)描述圖示區域的地形特徵。

(2)說明塞罕壩原始森林破壞後,風沙緊逼*的原因。

(3)從氣候的角度分析塞罕壩林場樹木生長緩慢的原因。

(4)請以塞罕壩生態環境的恢復對經濟的影響為例,說出你對“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解。

【回答】

(1)圖示區域以高原(山地)、平原為主;(地表起伏較大,)地勢自西北向東南(呈階梯狀)逐漸降低。

(2)(離冬季風源地近,)冬季風強盛;塞罕壩原始森林破壞後,*失去綠*屏障,(冬季風長驅直入,導致風沙南侵);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利於風沙南侵;*離渾善達克沙地距離近。

(3)地勢較高,熱量條件不足(或“生長期較短”) ;屬半乾旱區到半溼潤區的過渡地帶,降水較少;冬季風強勁,易受低溫凍害影響。

(4)塞罕壩生態環境的恢復,能促進當地林業的發展;增加了生物多樣*,(形成獨特的旅遊資源),促進當地旅遊業的發展。

【詳解】

(1)地形特徵主要從主要地形型別及其分佈、地勢起伏和傾斜方向等方面描述。結合圖示可知圖示區域海拔高度多為200米以上,一小部分在200米以下,地形以高原和平原為主;地勢整體從西北向東南方向逐漸降低。

(2)該地區距冬季風源地較近,冬季風強盛; 渾善達克沙地距*近,塞罕壩原始森林破壞後,土地沙化,為沙塵天氣提供了沙源,*失去綠*屏障,冬季風攜風沙長驅直入;該地地勢自西北向東南傾斜降低,利於冬季風沙南侵。

(3)塞罕壩林場位於我國內蒙古高原,地勢較高,熱量條件不足;該地區地處我國半乾旱與半溼潤地區的過渡地帶,降水較少;冬季寒冷漫長,冬季風強勁,容易遭受低溫凍害的影響,因此該地樹木生長緩慢。

(4) 塞罕壩生態環境恢復,森林覆蓋率提高,促進了當地林業的發展;生態環境改善,增加生物多樣*;形成了獨特的旅遊資源,促進當地旅遊業的發展。

知識點:協調人地關係的主要途徑

題型:綜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