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文屋

位置:首頁 > 練習題 > 

時間事件17-18世紀清朝處於鼎盛時期;茶葉、瓷器大量輸往歐洲,*在對外貿易中處於出超地位。19世紀中後期兩...

練習題3.04W

問題詳情:

時間事件17-18世紀清朝處於鼎盛時期;茶葉、瓷器大量輸往歐洲,*在對外貿易中處於出超地位。19世紀中後期兩...

時間

事件

17-18世紀

清朝處於鼎盛時期;茶葉、瓷器大量輸往歐洲,*在對外貿易中處於出超地位。

19世紀中後期

兩次鴉片戰爭,簽訂一系列不平等條約,逐漸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午戰爭後,簽訂《馬關條約》,允許日本在*設廠;沙俄通過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割佔*一百五十多萬平方千米的領土。

1900-1949年

清*時期:簽訂《*醜條約》,淪為洋人統治*的工具。北洋*時期:簽訂“二十一條”,巴黎和會上*外交失敗。國民*時期:**戰爭配合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提高了*的*地位。

1949-1978年

新*成立第一年與十多個國家建立外交關係;新*成立之初美國等帝國主義國家對*採取外交孤立政策;1971年*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20世紀70年代初*社會興起與*建交的熱潮。

1978年以來

實施改革開放,陸續開放一些沿海城市;*、*相繼迴歸;加入亞太經合組織;成立上海合作組織。

——據*近代史等整理

根據材料資訊並結合所學知識,圍繞我國對外政策的歷史變遷,自擬一個論題,並予以闡述。要求:寫明論題,史實準確,史論結合)

【回答】

示例論題:外交是綜合國力的延伸,綜合國力是外交的堅實後盾。

闡述:一戰後*雖作為戰勝國,但由於*國力薄弱,在*上沒有發言權,華盛頓會議上籤署的《九國公約》,嚴重損害了**。二戰時期由於*經濟落後,綜合國力薄弱,雅爾塔會議上美蘇在沒有*參加的情況下要求*承認*古*等。改革開放後,隨著*經濟實力和綜合國力的不斷增強,我國在1997年和1999年分別成功收回*和*。我國還積極參與*事務,在*上*越來越具有話語權。總而言之,弱國無外交,要不斷髮展經濟、提高綜合國力,推動外交事業的發展和*地位的提高。

(示例僅作參考,其他*言之有理亦可)

【詳解】

本題主要考查*近現代對外政策的演變。從統計表的17-18世紀、1900-1949年和1978年以來三個時間段的文字資訊可提取出“外交是綜合國力的延伸,綜合國力是外交的堅實後盾”這一論題。再結合表格中的資訊和*近現代對外政策的相關知識,闡述論題。

知識點:近代*反侵略 求*的鬥爭 兩次鴉片戰爭

題型:論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