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文屋

位置:首頁 > 練習題 > 

(2019·門頭溝區二模)閱讀下面兩文,完成問題。材料一答謝中書書(南朝)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來共談。高峰入...

練習題2.32W

問題詳情:

(2019·門頭溝區二模)閱讀下面兩文,完成問題。

材料一

答謝中書書

(南朝)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來共談。高峰入雲,清流見底。兩岸石壁,五*交輝。青林翠竹,四時俱備。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沉鱗競躍。實是欲界之仙都。自康樂以來,未復有能與其奇者。

材料二

三 峽

(北魏)酈道元

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至於夏水襄陵,沿溯阻絕。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白帝,暮到*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迴清倒影,絕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悽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1.下列選項中每組畫線詞的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  )

A.自非亭午夜分/自康樂以來/自三峽七百里中

B.素湍綠潭/調素琴/吳廣素愛人

C.屬引悽異/神情與蘇黃不屬/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

D.雖乘奔御風/小大之獄,雖不能察/雖欲言,無可進者

2.對文中三處畫線語句的翻譯及理解,錯誤的一項是   (  )

(*)兩岸石壁,五*交輝。青林翠竹,四時俱備。

翻譯:兩岸的石壁,**斑斕交相輝映。青蔥的林木,翠綠的竹叢,四季長存。

理解:一年四季這裡都絢麗多*、生機勃勃。

(乙)自康樂以來,未復有能與其奇者。

翻譯:自從南朝的謝靈運以來,就再也沒有人能夠欣賞這種奇麗的景*了。

理解:這句話既傳達了作者惋惜於世人對秀美山水的無動於衷,又隱含了自己愉情山水、歸隱山泉的志趣。

(*)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翻譯:所以三峽中漁民的歌謠唱道:“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理解:引用漁人的歌謠想表達作者對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

3.這兩篇文章都是寫景的佳作。它們不約而同地採取了動靜結合、俯視仰視結合的寫景方法。請你選擇一種方法,結合兩則材料進行賞析。

【回答】

D 解析:本題考查理解文言詞語。A.如果/自從/在。B.白*的/無修飾的/一向,平時。C.連線/類似/類。D.都是“即使”的意思。

2.(*) 解析:本題考查翻譯與理解文言句子。(*)錯誤,引用漁人的歌謠渲染了秋天的蕭瑟氣氛,也讓人體會到了漁者們的*苦和生活的艱苦。

3.動靜結合:《答謝中書書》中“高峰入雲,清流見底”,寫高峰聳入雲霄為靜,水流清澈,直視水底為動。寫出了山之高、水之清的特點。“兩岸石壁,五*交輝。青林翠竹,四時俱備”寫林青竹翠為靜,五*交輝為動。寫出了山川**斑斕、生機勃勃的特點。“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沉鱗競躍”寫日出霧歇為靜,猿鳥亂鳴為動;日落山暝為靜,遊魚躍水為動。寫出山川秀美,盎然生機。

《三峽》“素湍綠潭,迴清倒影”寫急流的水,迴旋的清波為動;碧綠的潭水,倒映著各種景物的影子為靜。寫出了三峽春冬之時水清、景*秀美的特點。

俯仰結合:《答謝中書書》中“高峰入雲,清流見底”,高峰聳入雲霄為仰視;直視水底為俯視。寫出了山高水清、景*秀美的特點。

《三峽》中“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迴清倒影,絕(2019·門頭溝區二模)閱讀下面兩文,完成問題。材料一答謝中書書(南朝)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來共談。高峰入...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寫水為俯視;寫山(樹、瀑布)為仰視。寫出了三峽春冬之時水清、景*奇美的特點。

解析:本題考查理解與分析文言文的表達技巧。從動靜結合、俯視仰視結合中選擇一種方法,結合文章內容加以分析即可。

知識點:散文類

題型:文言文閱讀